author :美姐
姐妹們,歐陽娜娜又給angelababy給整不會了。
一檔綜藝中,歐陽娜娜表示自己有很深的容貌焦慮,因為臉上長了「貓咪紋」
不僅我懵C了,就連見多識廣的angelababy都好奇地瞪大了眼睛,一臉茫然。
啥玩意?貓咪紋?在哪裡?一點也看不出來啊....
所謂的貓咪紋呀,是灣灣的叫法。
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印第安紋路
很多人會將印第安紋跟淚溝混為一談,淚溝呢,是圍繞著眼眶骨的半圓形。
而印第安紋的位置比淚溝的更下,是位於顴骨下側形成的一道凹陷。
印第安紋有動態和靜態兩種類型,動態的印第安紋只有在做表情時才會出現,靜態的印第安紋則是在面部沒有表情時也能看到。
印第安紋會讓人顯得老相和嚴肅,
印第安紋的形成與三個因素有關:
與遺傳因素有關,有些人天生就有顴皮韌帶過緊或過發達的情況,這樣就容易在顴骨下方形成凹陷。這種先天性的印第安紋一般在青春期就會出現,隨著年齡增長而加深。
與皮膚老化有關,隨著時間的流逝,面部皮下脂肪漸漸變薄,顴骨因骨質疏鬆會被吸收,支撐韌帶會變弱。因此顴骨結構會突出、面部組織下垂,形成印第安紋。
據一項對中國女性面部皺紋的調查研究顯示,印第安紋的發生率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從20歲以下的0.8%逐漸增加到60歲以上的16.7%,平均發生率為6.1%。
該研究還發現,印第安紋的發生率與BMI(體重指數)呈負相關,即BMI越高,印第安紋越少。
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比如長時間佩戴眼鏡、趴著睡覺、做過多表情等,都會加速皮膚的鬆弛和老化,導致印第安紋的產生。
如何預防和改善印第安紋呢?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抽煙、喝酒等影響皮膚彈性和血液循環的行為。多吃富含維生素C、E、A等有助於皮膚修復和膠原合成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堅果、魚類等。多喝水,保持皮膚水分。
做一些面部按摩和運動,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增加肌肉力量和彈性。可以用手指按壓顴骨下方的穴位,如迎香穴、四白穴等,每天早晚各做10分鐘。也可以用嘴巴做一些表情運動,如吹氣、吸氣、咬牙、微笑等,每天做20次。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贊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使用一些抗衰老的護膚品,如含有維生素A酸、透明質酸、膠原蛋白等成分的精華液、乳液、面膜等,可以刺激皮膚再生,增加皮膚厚度和彈性。注意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避免過敏或刺激。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太有效,可以考慮一些醫美手段來改善印第安紋的外觀,如玻尿酸或自體脂肪填充、線雕提拉、手術剝離等。
不同的方法適用於不同程度的印第安紋,也有不同的效果和風險。
一般來說,輕度的印第安紋可以通過線雕提拉改善,中重度的印第安紋則需要手術剝離才能徹底解決。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醫美手段,可以做個參考:
線雕提拉:這是一種通過在筋膜層植入蛋白線,人為地把鬆弛的筋膜層提拉上去,達到提拉脂肪墊的目的。這種方法適用於輕度的印第安紋,一般需要做2-3次,每次間隔2-3個月,維持時間大概1年左右。
玻尿酸或自體脂肪填充:這是一種通過在印第安紋的凹陷處注射玻尿酸或自體脂肪,使皮膚變得飽滿平滑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中度的印第安紋,一般需要做3-4次,每次間隔2-3個月,維持時間大概半年到一年。
手術剝離:這是一種通過切開眼結膜,剝離眼輪匝肌下方,切開淚溝和眼窩的支持韌帶,剝離顴骨脂肪帶,固定眼窩支持韌帶和顴骨脂肪帶骨膜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重度的印第安紋,一般只需要做一次,維持時間大概3-5年。
姐妹們喜歡的話,點下方名片關注我,可以領取更多健身視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