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美姐
姐妹們好!我是愛吃瓜愛健身的美姐!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兩年很流行暴汗減肥法」,
先是劉濤等一眾明星宣傳暴汗服,「穿上某暴汗服運動15分鐘,流的汗比穿普通運動服運動1小時還多」~
然後,最近網上又開始流行「三伏天減肥」。
宣稱三伏天天氣炎熱,進行運動時大量汗液排出體外,使體內水分減少,從而燃燒脂肪,減肥效果比冬天更加明顯。
但正如所宣傳的那樣,類似的方法只是抓住了大家的一個人性盲點,打了一個概念擦邊:這種方法是通過大量排汗,減少人體水分,實現短時減重的效果,一旦補充水分,體重又會迅速反彈。
高溫下運動能夠消耗更多的脂肪嗎?
其實不然,溫度越高並不意味著燃燒的脂肪越多,反而可能會降低脂肪氧化的比例,這是因為:
當溫度升高時,身體會提高新陳代謝,產生更多的熱量,但是散熱又比較困難,所以體溫也會升高。這樣的話,身體就不需要太多的脂肪來提供能量,而是會優先利用碳水化合物,因為碳水化合物的氧化過程更快,更能滿足身體的需求。所以,高溫環境下,脂肪氧化的比例就會降低。
一項研究表明,在28°C和10°C兩種環境溫度下進行運動時,總脂質和碳水化合物利用率分別為39±2mg脂肪酸/min和165±9mg葡萄糖/min(28°C),以及177±17mg脂肪酸/min和358±41mg葡萄糖/min(10°C)。
當溫度降低時,身體會減少新陳代謝,減少熱量的產生,但是又要保持體溫的穩定,所以身體就需要更多的脂肪來提供能量,因為脂肪的氧化過程更慢,更能持續地供應熱量。所以,低溫環境下,脂肪氧化的比例就會提高。
一篇發表在《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雜誌上的研究發現:在0℃和21℃兩種環境溫度下進行高強度間歇性訓練時,低溫環境下的脂質氧化效率增加了358%。
在18.3℃和36.3℃兩種環境溫度下進行60分鐘相同強度的運動時,在低溫環境下脂肪氧化的量比在高溫環境下增加了3~8g。
在10℃和24℃兩種環境溫度下進行6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時,在低溫環境下棕色脂肪組織的活性增加了45%,而在高溫環境下沒有變化。
同時,高溫運動還會有以下的風險,
在高溫環境下進行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時,人體的水分損失量為1.5升左右,而在舒適環境下只有0.5升左右,身體出汗過多,失去水分和電解質,造成脫水、低血壓、低血鈉等問題 。
在高溫環境下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時,人體的核心溫度可以升高到38.9℃,而在舒適環境下只有37.6℃。當核心溫度超過40℃時,就會出現中暑或熱射病的症狀。
在高溫環境下進行3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時,人體的最大心率可以達到185次/分,而在舒適環境下只有172次/分。同時,高溫環境下的收縮壓和舒張壓也分別比舒適環境下高出了11和8毫米汞柱4,因此有可能會增加心臟的負擔,使心率和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在高溫環境下進行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時,人體的肌肉力量和耐力都會顯著降低,而且肌肉乳酸的產生也會增加。這些都 會影響肌肉的功能,降低運動效率和表現,增加肌肉痙攣和損傷的可能性。
在高溫環境下進行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時,人體的水分損失量為1.5升左右,而在舒適環境下只有0.5升左右,身體出汗過多,失去水分和電解質,造成脫水、低血壓、低血鈉等問題 。
在高溫環境下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時,人體的核心溫度可以升高到38.9℃,而在舒適環境下只有37.6℃。當核心溫度超過40℃時,就會出現中暑或熱射病的症狀。
在高溫環境下進行3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時,人體的最大心率可以達到185次/分,而在舒適環境下只有172次/分。同時,高溫環境下的收縮壓和舒張壓也分別比舒適環境下高出了11和8毫米汞柱4,因此有可能會增加心臟的負擔,使心率和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在高溫環境下進行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時,人體的肌肉力量和耐力都會顯著降低,而且肌肉乳酸的產生也會增加。這些都 會影響肌肉的功能,降低運動效率和表現,增加肌肉痙攣和損傷的可能性。
當然,高溫運動也不是完全沒有效果,19年2月的一組 100 名肥胖青少年在 (16~38°C)進行有氧運動的研究數據報告中,高溫組的減肥效果更明顯。
原因竟然是高溫降低了他們的食慾...
所以吧,我們想要減肥其實沒必要刻意去追求所謂的高溫燃脂,而是應該踏踏實實的安排好自己的健身與飲食計劃,
當然,你覺得我今天所說的都是F話,仍然迷信高溫減肥,那麼請一定要:補充好水分,關注好自身的各項身體指標哦,姐妹。
健康最重要~
最後,送給大家幾個我最近超愛的HIIT的視頻最為收尾,祝大家能夠早日獲得自己夢寐以求的身材~
姐妹們喜歡的話,點下方名片關注我,可以領取更多健身視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