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考据:广东话中为何称“猴子”为“马骝”?

2019-06-29     小汉字见大历史

(一)童年疑问——广东话为何称“猴子”为“马骝”?

记得小时候曾看过一部香港电影叫做《少林黄飞鸿之铁马骝》:

“铁马骝”也就是“铁猴子”,在广东话中把“猴子”叫做“马骝”

这个非常奇怪的称呼,曾经让当时我大惑不解:

顾名思义“马骝”应该跟“马”有关,但是“马”和“猴”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外形没有一点相似,可以说是“‘猴’ 马牛不相及”,无论从哪一方面也联系不上,

那广东话为何称“猴子”为“马骝”?

为这个问题,我甚至问过一些广东人,他们都不知道,我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跟我一样的疑惑?如果有,下面就跟随我的文字,去解开这个谜团!


(二)“排除法”——“马骝”为“古语词”

“语法、语音、词汇”构成语言三要素,在汉语方言中,广东话的发音和词汇最具地域特征,方言学界普遍认为广东话词汇有以下几个来源:

  • 古词语的沿用——古代岭南交通封闭,岭南的汉民和北方汉民交流较少,语言演变相对较为缓慢,所以,广东话中有很多古汉语词汇。

  • 少数民族同源词——岭南汉民曾经和南方百越杂居,广东话中有很多词汇来自古百越族语言,

  • 外国语借词——近代以来广东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 特殊的熟语 ——广东话中独有的一些方言词汇

以上资料 【注1】

我们知道广东话词汇的类型,就可以一一进行排除,限定“马骝”来源的范围。

首先,“马骝”基本可以排除是外来词,西方语言英语、法语。。。。中的“猴子”的发音没有一个接近“马骝”。

我查阅文献发现,宋明时代的文献中“猴子”有“马流”的称谓:

注2

最重要的是,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记载是当时的“北人谚语曰胡孙为马流”。

成书于明代的小说《西游记》中观音菩萨菩骂孙悟空是“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马流、赤尻”对举,“赤尻”很显然就是指猴子的红屁股:

《西游记》第十五回:菩萨道:我把你这个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我倒再三尽意,度得个取经人来,叮咛教他救你性命,你怎么不来谢我活命之恩,反来与我嚷闹。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西游记》白话文是何种汉语方言,尽管有些争议,但吴承恩肯定不是岭南人,《西游记》白话文也不是粤方言。

那么这两个史料说明:

在宋明时代,中国北方有把“猴子”叫做“马流”的叫法,“马骝”和“马流”是同词异形,都是指“猴子”。

那么,也就是说粤语中的“马骝”可以排除是粤方言熟语和岭南少数民族同源词,“马骝(马流)”应该是古汉语词汇。


三、“马骝”的词源考证

甲骨文和金文都没“猴”字,“猴”是一个很晚才出现的字。始见于《说文》小篆。

在“猴”之前,古人是用“夒”字表示“猴子”,

《说文》:“㺅,夒也。从犬矦声。”

段玉裁注:“猿静而猴躁,其性迥殊。”又云:“猱即《说文》之夒字,是二者可相为属而非一物也。”

《说文》:“夒,贪兽也。一曰母猴,似人。从页,巳、止、夊,其手足。”

(注意:《说文》释“夒”曰“母猴”即“沐猴”、“狝猴”之音,非指“雌性”。)

“夒”即“猱、獿”的象形初文:

《广韵》:“猱,猴也。”《集韵》:“本作夒,或作獿、獶、蝚。”

从甲骨文和金文可以看出,“夒”就是象形“一只蹲着的猴子”:

“夒”的古今字形演变过程:

注3

学者王小盾《汉藏语猴祖神话的谱系》一文指出:【注4】

“夔”的上古同音读作“mlu”,快读读如“沐”,也即“沐猴”。缓读读如“马骝”,所以,“mlu (马骝)”实际上是上古音的遗留;

同时他认为古代汉藏诸族:汉、藏、羌、彝都有“猴神崇拜”,汉文献中所见的“猴图腾”,正是以“夔”或“mlu”的名义出现的。

甲骨文中“夔”写为“猴形”,有时候也表示殷人先公高祖“夔”,也即“帝喾”,和先公“契”:

图引自注5


三 结论

综上可见,广东话中“马骝(马流)”来自古汉语词汇,在宋明文献中也可以见到。

“猴”是非常晚才出现的一个称谓,先秦文献甲骨文中“猴子”用“夒”字表示,也表示商人的先祖。

徐锴《说文系传》:夒,今作猱。

“夒、猱”古今字,“猱” 字从“矛” 得声, “矛”的中古音泥母豪韵“nau” , 上古音为“ mlu”,缓读为“马骝(马流)”。快读如“沐猴”之“沐”。

那么,本文的结论就是:广东话中称“猴子”为“马骝”,以及宋明文献中“马流”,正是汉语古音和古称的遗留。

------------------

参考文献:

  1. 詹伯慧 . (2002). 广东粤方言概要 . 暨南大学出版社,页 44—— 51
  2. 罗竹风. (1994).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页17575
  3. 李学勤等(2013),《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页485
  4. 王小盾. (1997). 汉藏语猴祖神话的谱系. 中国社会科学(6), 146-167.
  5. 郑子宁(2016),猴子为什么也叫做“马骝”,澎湃新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w46YGwBUcHTFCnfzt8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