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是什麼?能治好嗎?這幾個防治方法要牢記

2019-09-11     脊柱特工

骨刺,這名字聽起來就讓人避而遠之。

很多朋友在檢查發現自己有骨刺之後,便忙急忙慌地到處找偏方,想要把骨刺給消掉,或要做手術給除去……

但事實上,骨刺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今天,特工來跟大家講講骨刺是怎麼回事。

一、骨刺到底是什麼?

骨刺又叫骨質增生,嚴格說不算是病,而是生理現象,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自然老化現象,主要發生在人體負重的關節,比如膝關節、頸椎、腰椎、足跟等。

當我們關節軟骨磨損、肌肉鬆弛,或者關節發生變形、骨折、錯位時,關節穩定性變差。

這個時候,為了維持關節的穩定,人體會通過骨質增生的方式,填補骨骼被磨損的位置或增加骨骼的接觸面積,使脊柱或關節重新變得穩定。

而這增生出來的就是我們口中的「骨刺」。

二、骨刺需要治療嗎?

看完上面我們知道,骨刺的產生其實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大部分情況下,人體是不會對這些細小的骨刺產生不適感的,因此也不需要治療。

但是隨著關節使用次數增加,導致構成關節的各種組織如軟骨等就會很大機率出現老化、發炎等反應,這些變化導致關節周圍的組織受刺激或者受壓迫,從而引起系列症狀:如頸痛、腰痛、肢體疼痛或神經疼痛、關節疼痛等,這個時候骨刺就需要治療了。

這裡特工要提醒的是,骨刺說白了就是骨頭的一部分,市面上有很多所謂的膏貼藥片,聲稱一貼就能消除骨刺,你敢相信嗎?

當然,一些正規的消炎鎮痛藥物可減輕或控制症狀,但不能改變病變的進展,服用也需要遵醫囑。

三、骨刺要如何進行防治?

骨質增生,重在預防。

平時我們就應該好好保養身體,來減輕關節負擔、增強關節穩定性,以減少產生骨刺的幾率:

  • 補充鈣質
  • 減輕體重
  • 避免生活中的各種不良姿勢(沙發癱、低頭族、久坐等)
  • 合理的運動鍛鍊等

若骨刺已經引起腫脹疼痛等一系列症狀,應該減少關節的負重和過度的大幅度活動。

肥胖者應減輕體重,以減少關節的負荷,延緩病變的發展。下肢關節有病變時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減輕關節的負擔。可以做理療及適當的鍛鍊,以保持關節的活動範圍,必要時可使用夾板支具及手杖等,有助於控制急性期症狀。

脊柱特工專注於脊柱健康和運動損傷,這裡有國家認證的專業物理治療師團隊。關於脊柱病痛預防及診療,姿勢評估及矯正,運動防護及康復等健康問題,歡迎隨時聯繫我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l2Lsm0BMH2_cNUg0D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