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年治療女兒的脊柱側彎,我是怎麼過來的?

2019-10-03     脊柱特工

這是一位母親陪伴女兒治療脊柱側彎的故事。

01

命運總喜歡在我們毫無防備的時候,來一個迎頭痛擊。


小竹當年10歲多,還在上四年級。


「她的坐姿不大對勁。」有一天鋼琴課後,老師跟我反映道。


我一點也不敢大意,馬上就帶著她去了中山附屬醫院。


檢查結果出來是十八度脊柱側彎,醫生建議:「18歲之前都要佩戴矯具。」

花了三年治療女兒的脊柱側彎,我是怎麼過來的?


聽到這個結果我真的懵了。小竹還那么小,才10歲,這意味著她接下來的8年里都不能離開矯具。


期間她還要上課、參加集體生活、包括心理方面的調適,以後要怎麼辦,我的腦子突然有點空白。


當時心中更多的是自責,如果平時能更留心一點,或許就不會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


02


但是不管怎樣,治療還是要做。


自那之後,我帶著孩子不知跑了多少趟醫院。


每隔半年,都固定要去醫院照X光 、做檢查、調整更換矯具……


那時小竹剛好是生長期,蹭蹭地長個,矯具用不久就要換,這兩年來前後共換了四次。

小竹康復期間使用的矯具


小竹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一直以來都很積極接受治療。


但是這硬邦邦的矯具,每天要穿在身上20個小時以上,連彎腰這種簡單的動作都做不了,加上悶熱的天氣,光是想像都讓人覺得難以忍受。


那段時間裡,除了身體上的折磨,孩子還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作為一個母親,我也不忍心看她這樣辛苦。到後來,慢慢就沒有嚴格堅持每天都戴矯具了。


只是當時的我還沒有意識到,這一時的心軟會導致怎樣嚴重的後果。


03


2018年,我帶孩子去醫院照X光,得到的檢測結果:「脊柱側彎加重到45度,發展為重度脊柱側彎。」


或許是沒有堅持穿戴矯具、或許是骨骼生長導致變形更嚴重、或許是生活習慣、或許是其他因素……


一時間,難受、震驚、無力感湧上心頭。


我以為付出了這麼多的努力,終歸會有效果,沒想到卻迎來了更大的難關。


但人生就是這樣,有一個失望跌底,就會有一個希望升起。


剛好那個時候,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去聽了一場關於青少年脊柱側彎的講座,也認識了主講人 —— 脊柱特工梁嘉欣老師。

講座現場照片

當時梁老師介紹的治療方法跟醫院的不一樣,我抱著不妨嘗試一下的心態找到了脊柱特工。


也正是這個決定,引導著我們的生活重新回到正軌。

04

到脊柱特工做康復訓練,距今已經一年多了,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10個月的康復訓練後,小竹就從45度脊柱側彎康復到了27度。

剛開始確實是有一點難的,因為有些訓練動作比較吃力,據說連成人都很難做到滿分。

「第一次做感覺簡直要上天了,不過後來慢慢就好多了。嘉欣姐姐人很nice,會耐心地指導我。」小竹告訴我,她在逐漸熟悉訓練動作之後,對康復也更加有信心了。

梁老師也會根據小竹的情況,在不同階段安排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方案。

現在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時的訓練,她已經能夠很好地完成。

「接下來我們的目標是控制在10度以內。」對於小竹接下來的康複目標,主治療師梁嘉欣也充滿信心。


在小竹康復訓練期間,我也在脊柱特工進行了「頸肩康復調整」。因為有看得見的效果,所以更加讓人信賴。


小竹喜歡畫畫,以後能順利考上廣美附中是她的夢想,也是我的心愿。


我們都相信不久的將來,小竹就能告別矯具,徹底擺脫脊柱側彎,自由追逐夢想。

感謝脊柱特工的梁嘉欣老師,她很專業也很有耐心。在整個康復過程中,她不只是單純地治癒你的身體,還會時常跟你互動,在各方面給以幫助和安慰。


感謝脊柱特工,讓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

主治療師梁嘉欣寄語:小竹的脊柱側彎康復路途中,雖然之前走了一些彎路,但是現在找對了方向,她在用心堅持,我也會陪她堅持下去。

我們相信未來很長,前路有光。脊柱特工,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脊柱特工,有國家認證物理治療師團隊,專注運動損傷防護與脊柱健康,為您提供專業指導與解決方案!

脊柱健康:頭 | 頸 | 肩 | 腰 | 背 | 髖 | 膝 | 踝 疼痛勞損

形體矯正:脊柱側彎 | 圓肩駝背 | XO型腿 | 扁平足 | 高低肩 | 骨盆歪斜

運動損傷:網球肘 | 跑步膝 | 崴腳 | 肌肉拉傷 | 韌帶損傷

產後康復:腰骶痛 | 骨盆不穩 | 漏尿 | 恥骨聯合附近疼痛 | 術後瘢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if9kW0BMH2_cNUgIPp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