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去世後,楚青向中央提出其另一個遺願,為何20年後才得以完成

2022-02-24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粟裕去世後,楚青向中央提出其另一個遺願,為何20年後才得以完成

1984年2月5日上午9點,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的醫生辦公室里,一位專家對身旁的老婦人說道:「他的體溫下降是假象,病情非但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嚴重了。你們一定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自從說完這句話後,解放軍總醫院的院子裡半小時內停滿了軍車。聶榮臻、葉劍英、楊尚昆以及王震等十幾位國家領導人匆忙地走進一間病房。

所有人擠在一張小小的病床前,看著病榻之上的這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誰能想到,這位老人當年也曾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也曾讓敵人聞風喪膽,甚至連毛主席都稱讚他「最會帶兵打仗!」可如今的他,就算用盡渾身力氣也說不出一個字,眼角不知何時已經淌滿了淚水。這位老人就是新中國的開國第一大將——粟裕。

2月5日下午4點半左右,在戰場上戰無不勝的粟裕大將,終究沒能戰勝病魔,帶著些許遺憾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幾天之後,時任軍委副主席的楊尚昆關切地向粟裕的夫人楚青問道:「楚青同志,你看還有什麼要求,一定要提出來,組織一定會想辦法滿足的!」

楚青突然嚴肅了起來,隨後說道:「楊副主席,我現在只有一個請求,希望組織能夠同意!」當她說出請求之後,在場所的有的人都為之動容,而楚青同志為了這個請求,整整努力了20年。

楚青向中央提出的唯一的要求是什麼?中央又給出了怎樣的答覆?今天博哥就帶大家了解粟裕楚青這對革命伉儷對彼此的一往情深。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給博覽歷史點點關注,既方便回顧往期精彩,又不會錯過最新內容。

戰場所向披靡,情場屢屢碰壁

楚青晚年時期,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回憶她和粟裕將軍之間的一點一滴,在回憶時,嘴角經常不自覺地露出笑容,在提起自己的名字時,楚青前輩曾這樣說道:「我這個姓還是粟裕給起的呢!那天他在紙上一下子寫了20多個姓氏讓我隨便挑,最後選中了『楚』字,粟裕卻在一旁笑著說,小詹啊你上當了,我家鄉湖南屬楚國,你就是我們家鄉的人了。」

誰能想到,一位在戰場上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猛將,面對愛人時卻又是如此柔情真意,其實粟裕和夫人楚青之間的甜蜜故事數不勝數,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殊不知,當初粟裕將軍在俘獲楚青芳心的過程中,可以說是歷盡艱難。這樣一位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常勝將軍,在情場上卻屢屢受挫。

粟裕和楚青初次相識是在1939年的春天,當時的粟裕已是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的副指揮,而楚青則只是一名軍部速記訓練班的學員。當時粟裕應周總理的指示前往新四軍軍部開會,組織上為了擴大江南指揮部的勢力,特批准粟裕在軍部速記訓練班挑選幾名優秀的學員,而楚青因為成績優異,自然在被挑選的學員之中。

初次相見,還沒等粟裕開口,楚青便迫不及待地說道:「請組織讓我到前線去,當偵察員,直接打鬼子。」粟裕笑著說道:「你這個女娃志氣倒是不小!」僅僅是因為這一句話,就讓粟裕對楚青產生了深刻的印象,順理成章地,楚青第二天便以司令部秘書處任速記員的身份跟著粟裕到江南上任了。

自從見過楚青之後,粟裕將軍就一直對她念念不忘,尤其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思念之情更是難以抑制,忍受了一個月的相思之苦後,粟裕將軍鼓起勇氣給楚青寫了一封求愛信,可是等了很久卻始終沒有得到回信。不肯放棄的粟裕,決定再寫一封信,這次信中的文字更加情真意切,而且粟裕還在信中放了一張自己的照片。

為了能夠儘快得知楚青的態度,粟裕派政治部主任王集成親自轉交。王集成把楚青叫到辦公室,滿臉笑意地說道:「楚青同志,我等著吃你的糖啦!看我給你帶什麼好東西來了!」可沒想到的是,楚青剛打開信看了一眼,便把信撕了個粉碎。王集成當即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楚青一本正經地說道:「作為新四軍的高級將領,不應該向一個小姑娘求愛!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得知了楚青的態度後,粟裕心中極其失落,為了避免楚青被部隊的其他領導或者同志針對,粟裕還強調:「她有選擇的自由,任何人都不允許責怪她!」

打仗從不認輸的粟裕將軍,在追求愛情上也是如此,即便遭到了拒絕,可是粟裕卻仍不放棄。不久之後,他又對楚青展開了第三次追求。這一次她沒有寫信,而是當面表達心意,可是當他對楚青說完一番甜言蜜語後,楚青卻非常嚴肅地表示:「國恨家仇尚未得報,我目前不想談個人問題。」聽完楚青的回答,粟裕非但沒有傷心,反而更加認定了自己眼前的這個姑娘。他當即向楚青表示:「不管什麼時候,我都願意等!」

眼看著粟裕三次求愛都遭到了拒絕,老搭檔陳毅元帥在一旁勸道:「我看人家小姑娘對你沒那心思,我可是等著喝喜酒呢!你要不幹脆換一個吧!」粟裕卻非常堅決地表示:「我已經認定她了,這輩子都不可能換了!」

你想要報國恨家仇,我便在戰場上奮力殺敵。在此後的2年里,粟裕將軍指揮大軍怒跨長江、決勝黃橋、進駐蘇中,一場場膾炙人口的勝仗,讓楚青對粟裕由欽佩漸漸生出了愛慕,兩人的愛情之花終於蠢蠢欲動。

1940年冬天的一個晚上,粟裕再次鼓起勇氣向楚青求愛,其實在這次表白心跡之前,粟裕已經決定,若再被楚青拒絕,那自己將終身不娶。當天晚上,粟裕將軍一本正經地說道:「楚青同志,我對你的傾慕之心真真切切,我一直在等待著你的理解以及回應,如果你現在仍然不想談個人問題,那我願意永遠等下去。」

聽完粟裕的真情實意後,楚青紅著臉說道:「那你豈不是要等很久很久!」粟裕將軍非常堅定地表示:「只要有一點希望,我就願意等,哪怕是3年、5年甚至10年,我會一直等到你願意為止!」

沉默了幾秒之後,楚青一臉激動地說道:「那如果我現在就答應你呢!」聽完這一句話,粟裕怔了一會兒,很快便激動地手舞足蹈,還一邊大聲喊道:「我太幸福啦!」

1941年12月26日,18歲的楚青和34歲的粟裕正式結為夫妻,從此,這對革命伉儷在一起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還親眼目睹新中國成立。無數的風風雨雨讓兩人的感情越來越深。而當粟裕將軍在1984年去世時,最傷心的就莫過於楚青了。

唯一的要求,一本回憶錄

粟裕在臨終之前,曾說出了這樣一個遺願:「我在戰爭期間,有幸得到黨和組織的信任,指揮過無數場戰鬥,曾經和我一起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戰友們,有上萬人犧牲在戰場之上,正是因為他們的奮勇殺敵,才讓我有幸親眼見證了革命的勝利。我希望在我去世之後,不要舉行追悼會,不要進行遺體告別儀式,只需要把我的骨灰撒到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尤其是在江西、河南、山東以及福建等地,我希望能夠跟曾經犧牲的戰友們長眠在一起,繼續守護著我們曾經一起打下的土地。」

粟裕的這個遺願人盡皆知,在他去世後也很快得到了實現。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粟裕大將在臨終時還有另外一個未完成的心愿,只不過他沒來得及說,而唯一知道這一心愿的就是他的夫人楚青。

當粟裕大將的追悼會等事宜都結束後,時任軍委副主席的楊尚昆專門把楚青請到中南海,非常關切地詢問了楚青有沒有什麼要求,需不需要組織的幫助。

面對組織的好意,為了完成丈夫的心愿,楚青毫不猶豫地表示:「楊副主席,我現在只有一個要求,希望能夠得到組織的幫助。粟裕在臨終前一直心心念念著他的戰爭回憶錄,即便是在病床上還堅持口述內容,我希望組織能夠允許我幫助粟裕把這件事做完。」

粟裕的戰爭回憶錄第一次被提及是20年前,當時的粟裕因為特殊原因離開指揮崗位,整個人每天鬱鬱寡歡,楚青便多次開導他說:「你既對現有的一些材料不滿意,何不把自己親身經歷的戰爭體會寫出來?」可是粟裕卻始終沒有進行任何回應,直到1976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粟裕終於下定決心開始寫這本戰爭回憶錄。

1976年春,粟裕突發嚴重的心肌梗塞,若不是搶救及時,很可能有生命危險,面對死亡,粟裕決定把自己的戰爭經歷寫下來。而他寫回憶錄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希望能為黨和部隊留下點有價值的東西。

粟裕的決定得到了組織的強烈支持,不僅讓楚青做他的副手,而且還專門抽調了好幾位工作人員負責這項工作。在寫回憶錄期間,粟裕還寫了一副對聯自勉:寫好自傳萬事足,無官無憂一身輕。可是《戰爭回憶錄》的撰寫工作並不順利,中間曾多次被迫停止。

1979年,粟裕身體狀況明顯變差,在醫生的強烈要求下,粟裕只得暫時放下回憶錄的撰寫工作,前往青島安心養傷。等到1980年底,粟裕身體逐漸好轉,正準備重新啟動回憶錄的撰寫工作時,一場更大的危險突然降臨了。

1981年2月份,,粟裕突發腦溢血,記憶力明顯下降,經過了2個月的治療,病情終於穩定了下來。稍有好轉之後,粟裕便對守在病床前的楚青說道:「我的戰爭回憶錄還沒有完成,我們繼續吧!」從此之後,粟裕將軍在病床上口述,楚青負責記錄,就這樣持續了幾個月的時間,按照這種速度,回憶錄很快就能完成,可沒想到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

1981年底,粟裕的腦血栓反覆發作,整個人開始出現意識不清以及邏輯混亂的情況,當楚青向他問道:「戰爭回憶錄還要繼續嗎?」粟裕將軍眼神中雖然充滿了渴望,可此時的他,已經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從1982年開始,粟裕每天有絕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昏迷狀態,可楚青卻並未放棄回憶錄的編寫工作,當遇到一些重要問題時,楚青會特意標註出來,希望等粟裕狀態好了之後再進行補充,可沒想到的是,這一等就是永別。

自從1984年1月中旬以來,粟裕將軍就一直高燒不退,整個人的呼吸也越來越重。2月4日晚,粟裕的心跳突然停止,醫生立即進行搶救,經過5個小時的手術,粟裕將軍終於被救了回來,驚奇的是,他的體溫也恢復了正常,可正當所有人準備長舒一口氣時,醫生突然提醒:「這種假象並非好事,家屬可能要準備好做最後的告別了!」

就在醫生提醒過不到8個小時後,粟裕大將的心臟徹底停止了跳動,而楚青準備好的有關戰爭回憶錄的問題,永遠也得不到回答了!可就算再艱難,楚青依然堅持要把這本戰爭回憶錄完成,因為這是粟裕大將最放不下的一件事。

當得知楚青這個唯一的要求之後,楊尚昆毫不猶豫地表示:「您這不只是在替粟裕將軍在完成遺願,您這是在為全中國整理寶貴的財富!」楊尚昆不僅安排了多名專職人員輔助楚青,而且還以中央軍委的名義,邀請粟裕的各位戰友以及部下提供真實的資料。

粟裕大將去世20年後,長達37萬字的《粟裕戰爭回憶錄》終於順利出版,楊尚昆還親自為這本書題了詞。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粟裕和楚青夫婦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無限的革命事業中。也正是因為有無數大公無私以及前赴後繼的革命英雄,才讓我們有幸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我們只有銘記前輩、銘記歷史、繼續努力,才不會辜負那些鞠躬盡瘁的英雄們。

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喜歡的朋友可以多多點贊留言,新朋友記得給博哥點點關注,博覽歷史會繼續給大家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bfdf81c92f81faf7aed91b23502cf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