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幾年中,娛樂圈頻頻爆出一些顛覆三觀的新聞,無論你是否想去了解,在各種論壇中,鋪天蓋地的全是關於明星的這些情感問題,網民們也因此不得不被迫吃瓜。
這種無奈又好笑的場景,讓人莫名的把自己和閏土刺鼻的場景聯合起來,漸漸的,也從中誕生了一股閏土如今過得怎麼樣的新流:眾所周知,魯迅筆下的人物,大都是以現實中的人為原型。
那麼閏土這一家後來怎麼樣了呢?
閏土原名章運水,在魯迅的筆下,曾經解釋過「閏土」這個名字的由來「閏月出生,但是五行缺土」,秉承著缺什麼名字改什麼的道理,便直接叫他閏土了。
章運水這個名字也是極妙的,在田野間能「運水」的東西,那也是由「土」而造的溝渠了,章運水出生於1879年,比魯迅大了兩歲,兩人是非常好的玩伴。
那時候魯迅家中的條件還算不錯,水田都有四五十畝,因此收穫的糧食自然也要比別人家更多一些,在平常日子中,這些糧食大多就是曬在百草園。
而閏土的父親章福慶是當地一個竹工,誠懇老實不說,做出來的竹匾也是非常精美的,一來二去的,兩家的走動也變得多了起來,每逢過節收租的時候,魯迅一家偶爾也會請章福慶幫忙。
等到了1895年的時候,魯迅家中老人過世,章福慶照常過來幫忙,可是因為事情太多,便順便把章運水叫了過來,魯迅也因此有了玩伴,兩人的家世不同,但是同為男孩子的那種好奇和調皮可謂是一模一樣。
魯迅平時能出去玩的時間比較少,再加上沒有個志同道合的「夥伴」,即便是找到了什麼有趣的東西,能得到的趣味也不多。
但是閏土來了就不同了,魯迅的生活一下子就熱鬧起來,白天可以捉鳥雀,夜晚可以看見月光下的閏土如何管西瓜,沒有了身份的拘束,有的只是兩個男孩之間相互嬉鬧。
閏土的母親叫做阮太君,也曾在魯迅家中做過一段時間的長工,因此還有不少人猜測,這會不會是「長媽媽」的原型,在原文中,阿長在周家還是比較受尊敬的,雖說只是個傭人,但是待遇卻是絲毫不差的。
在原文中還有這麼一段描述,說的是阿長在夜晚睡覺的時候,常常把魯迅擠到邊上去,但是周家卻沒有誰對此說些什麼,魯迅的母親也是委婉的解釋「或許似因為長媽媽怕熱,所以睡相不好。」
但是這乾淨純粹的童年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後來周家開始沒落,魯迅也開始懂事,在外出遊學的這段時間中,與閏土的聯繫就淡了,後來國家又經歷了一系列鬥爭,魯迅也不再是之前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少爺。
當時的人們仿佛被割裂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掙扎於生活的泥潭中,一部分拼殺於反抗的事業里,閏土和魯迅,就成了這麼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群,後來生活漸漸有了起色之後,在1919年,魯迅再次回到紹興。
也就是在這一年,魯迅再度與閏土重逢,閏土的容貌變化很大,只是依稀能從五官中辨認出之前的模樣,閏土開口時的一句「老爺」更是把之前一起玩鬧的時光給推的老遠。
在此之前,或許魯迅也曾幻想過,閏土還是之前那個閏土,可是幾十年的時間過去,加上如今兩人閱歷和生活上的差距,再想重拾兒時那份友誼,已經很難了,
魯迅知道自己變了,閏土也變了,變得麻木,也變得世故起來,也是在這一次的見面中,閏土帶來了一個孩子,這是他的長子,也是魯迅日後筆下的「水生」。
在閏土的父親去世之後,身為家裡唯一的男人,閏土只能挑起養活家人的重擔,但是因為當時的時代變化,在本就物資匱乏的社會中,即便他拚命勞作,也依舊只能過上勉強營生的日子。
後來,閏土的背上還長了一個惡瘡,窮人是生不起病的,自然更沒有時間去看病,只能這麼一直拖著,後來傷口一直無法癒合,到了1936年,閏土去世,享年57歲。
水生的本名叫做章啟生,水生的性格與閏土截然相反,但是之後的人生,基本也和他爹如出一轍,也是因為家庭的原因,不得不拼了命的勞作,才能給這個搖搖欲墜的家換來一絲溫飽的機會。
但是後來也是因為勞累成疾,早早地離開了人生,這個時候他的兒子章貴才不過三歲,等到好不容易新中國成立了,章貴一家的生活依舊沒有絲毫改變,眼看自己也要如此平庸的度過一生,章貴感覺到不甘。
讀書,仿佛是他擺脫貧窮的唯一方式,在他16歲的時候,章貴開始想方設法的開始讀書,沒有錢進學堂,便四處收集那種無人願意翻閱的古書,也不管讀來有沒有用,就是這麼一頭鑽了進去。
如此過了五年的時間,章貴人的見識與談吐,也有了明顯的變化。
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章貴來到了魯迅紀念館工作,或許是因為章家這些年以來與魯迅頗深的淵源,不少人都想看看曾經的「閏土」「水生」的後代。
時間一久,章貴感到了一些愧疚,這些人其實大多是想要透過他去了解魯迅先生,而自己對於魯迅卻好像並不是非常了解,有些愧對他們的眼裡的探究。
此後,章貴人一旦有時間,便會把魯迅生前所有的著作拿出來翻閱一番,並認真去體會其中的感情還有想要表達的思想,在這之後,甚至還專門些了幾十萬字的閱讀分析。
一直到1956年的時候,魯迅的孩子周海嬰與章貴才再度聚首,時隔三十多年重逢,終於應了魯迅當初的那句「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
章貴是閏土一家命運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似乎不管是閏土還是水生,都無法逃脫過「長工」的命運,也只能靠著「老爺」的僱傭才能生活,可現在,這種既定的命運,終於迎來了轉折。
章貴一共有兩個孩子,一個是幼師,一個是經濟師,兩人都在企業工作,比起父輩的生活,已經好了太多,而章貴也終於可以坦然的說一句,他們的後代並不靠魯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