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世界只給每個人兩個詞彙來形容自己的性格特點,你會用那兩個詞彙呢?溫柔,大方,善良,糊塗,聰明,可憐?
幾乎所有人在評價別人時,都會犯一個幼稚的錯誤,那就是「一邊倒」,我們會評價這個人很好,反之我們也會一味地挑一個人的刺。
可是只有我們自己知道,人是複雜的。就像一個多稜角的球體,遠看是一個圓球,但是仔細觀察,卻是一個覆滿稜角的多面體。
因為有了思想,所以想要實踐。因為有了思想,所以很複雜。
曾經的熱播劇《春風十里不如你》背後的創作者馮唐,讓我們大為震撼,我們由此了解到他是一個作家,但不為人知的是,他還有另一個身份:一位婦產科醫生。
提到這個我們又會想起耳熟能詳的迅哥,藉此念頭我們來看看這二人之間的共通點。想必當初看《春風十里不如你》的觀眾中,有不少人都是衝著流量IP馮唐去的。
追劇作為時下年輕人所熱衷的生活調解劑,讓我們走進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而這些動人的故事背後,是作家嘔心瀝血的勤奮耕耘。
作家的神奇之處大概就在於將人們代入另一段故事的能力,我們常說代入感這個詞,可真正能牽動人們心弦的作品卻不多見。
無論是順應時代的青春偶像劇,還是懷舊青春劇,荒唐和浪漫褪去,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熱劇更迭,馮唐無疑將人們再一次引向了衝動和感動,都說馮唐的作品很露骨,但他的情懷卻才是最能抓住人心的地方。
人們對於專業的認識偏差,導致我們一旦提起醫學這個專業,想到的不是聖心就是冷血。因為需要,所以醫者通常都是冷靜的,但這並沒能將馮唐本人心中的野獸困住。
或許點燃這把火的正是他獨特的人生經歷,馮唐本人的作品與他冷靜的外表,看起來「格格不入」。讀他的文章,我們明顯能夠感覺到生命的靈動。
當然,字裡行間也透露著馮唐本人的橫行肆意。
對此,馮唐本人做過解釋,他認為一個人心中的膨脹是需要通過一種方式化解的,毫無疑問,寫作就是他與自己和解的方式。
他的自大傲慢與詩書氣息並存於一個身體當中,在靈魂深處糅合最終吐出一篇篇文藝與流氓氣息並重的青春系列作品。
在《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中》,在《北京,北京》中,寫不盡的是一代又一代青春的續篇。像是夏天的汽水,脹氣也脹得舒爽痛快。
青春是自以為是的,自以為是的意氣風發;自以為是的多愁善感;自以為是的不顧一切。好像泡沫一般經不起推敲,卻又像泡沫一樣透著五彩的晶瑩。
《萬物生長》電影上映好似並沒有脫離往常青春題材的影視劇,但這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卻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至少是一個能夠近距離接觸作者的機會。
這不僅避免了套路的尷尬,也給觀眾帶去了一個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我們新奇於這個長得人畜無害的男人,怎麼會這麼懂女人,這裡我們必須說明馮唐原本的IP便是一名婦產科博士。其次,他還是一名商業人士。
這無疑是令人意外的,定居於香港的馮唐,在香港從事商業活動的同時,還是個有名的成功人士,這樣的人生經驗讓他得到了很多大齡女文青的青睞。
除此之外,小資女人也對他和他的作品關注有加。他很自然地將文藝和流氓揉進自己的作品中,也正是因此,馮唐坐擁大批粉絲。
《春風十里不如你》播出之後,僅僅上線10多天,播放量就高達4億次。其中張一山演繹的秋水可以說很好地拿捏了這個角色,他身上的痞氣和絕佳的演技為我們帶來一個活生生的「秋水」。
馮唐作品的成功之處恐怕在於敢寫,人說他的故事只能算作三流,但關鍵時刻對於意象的描繪確是一流水平。
可以試想一下,一本小說雖然狂野,但字裡行間卻不失美感和優雅,這樣的文章恐怕是最得大眾喜愛的。
評價一個作品好與壞,看文章詳略,看文章是否能夠牽動讀者的情緒,是否讓人深省,能夠讓觀眾開懷大笑,卻也讓他們如鯁在喉的,這便是一篇佳作最基本的作用。
馮唐用他的作品告訴我們青春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換句話說,青春不應該是什麼樣的。無論是遺憾,悔恨,驕傲,遲到,都是青春最好的模樣。
令人驚奇的作品,讓人自愧不如的馮唐。
這個渾身充滿金錢味道的商人,這個醫者聖心的婦產科博士,他的雙面人生造就了他的驕傲以及那一片片動人肺腑的青春故事。
曾坦言:「當婦科醫生,我能光明正大地看女人」,卻在短短3年後就痛苦裸辭。
放棄了多年的醫生經驗,轉頭卻又能站在另一個領域混得風聲水起,這其中的經歷只有馮唐自己知道。
不僅在工作中表現優秀,在文壇上還能夠占有一席之地,他為什麼這麼厲害?
正如馮唐自己說的,做人不能過多在意別人的看法;做事不必問結果,只管努力;最後成事的前提是靜心做事。
馮唐在病床上見了太多面目憔悴的病人,診治過許許多多個危在旦夕的婦女。面對病人盡心盡力,面對事情有等待的勇氣,為了想要的生活也能夠果斷放棄,這在常人身上是極其難得的品質。
最令人驚訝的是,他對於時間的掌控。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絲剝繭,於靈魂深處與真實的自己促膝長談,將胸中的傲氣吞吐出來,撥雲見霧,找到一直追尋的那個自己。
馮唐願意為了既定的目標做出努力,甚至願意悉心澆水以待果實落地。
這份沉心靜氣的魄力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每個人都需要空氣,每個人都需要時間,如何利用好一切成就自己將是我們一生都需要謹慎對待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