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蘭諾夫宮公園
維蘭諾夫宮外面,有個園子。園門兩邊各立四方粗大石柱,石柱上有帽蓋,蓋上站立的男士赤身像。園門被高大樹蔭籠罩著,呈現出一種神秘感。我們幾人在門前駐足,像劉佬佬在大觀園門前徘徊,不敢馬上造次。當我們發現裡面有二三遊人後,就魚貫而入了。萬分詫異,壺肚裡別有洞天!圓形大草坪,綠草如茵。周圍小石塊拼鋪成寬馬路,似把翡翠草坪鑲上銀邊。該皇宮,呈長方形,主樓為雙層建築,南、北兩端縱臥兩座宮殿,每座皇宮中間部分均是三層,而且塔樓高聳,似要領起皇宮起飛。整個皇宮,呈院落凹字形,那安謐幽香的翡翠草坪,就處於宮院之中。南宮主要有肖像畫廊,北宮有前廳、書房、臥室、圖書館和皇宮教堂等。該皇宮造型別致,雕塑精美的巴洛克式建築群。我來到主宮跟前,那門柱,門眉,窗台,牆體,壁龕,屋頂到處是精美細膩的雕塑,目不暇接。那四方魚鱗白石一對門柱上,各挺立粗壯半身男士,他們肚臍內凹,小肚外凸,胸部排骨根根外露,頭稍前傾,頂起樓上的立柱,那頭頂得很吃力,粗壯的兩手,彎臂緊抱厚發的頭顱;有的頭用包巾墊著,一隻手幫頭頂樓柱,一隻手撐腰。我看到他們那吃力的模樣,就聯想到希臘伊瑞克提翁神殿那些頭頂樓板樓柱的少女,感覺任何時代,藝術家們有相同的認知:財富是勞動人民創造的,走到中國的長城,走到埃及的金字塔,都會得出這個結論!再看大門立面,數根黃色圓柱,柱下均似須彌座,柱頂都是花瓣纏繞。圓柱之間,兩個壁龕里男神、女神,衣裙飄動,神彩奕奕。二壁龕上方,有兩個一老一少的半身神像,其下還有繁複雕花的托座,烘托上面神像更加風采。朱漆玻璃大門框上,有一對揮手舞足的神童,還有神馬飛奔,仙人舞裙。樓頂許多男女神像,異彩紛呈。有的男雕像,赤身露體,盡展裸體俊美。神鵰比比皆是,處處可見。這就是巴洛克的建築風格,其實就是奢華無以復加的風格。
我和汕頭的老黃及他老伴三人,下到地下室,一個長長的棕色櫃檯,有兩位女服務員,她們金黃短髮,白外套,熱情接待遊客。室內縱排的柜子都關閉著,我猜測裡面都是書籍。我們三人,往前走,被紅繩攔住,往暗道進入,想去看看希奇,也被欄杆上的紅繩攔住。正當我們不知所措手足之時,來了一大群青年學生。我們看到他們是買票參觀,我們也可以買票參觀,但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呀,有人說,我們剛才,被攔住的兩條通道,是穿過地道到對面宮殿的,旅遊往往越看不到的,就越想看個究竟,就覺得越好看。我們三人無奈從地下室返回地面。
(維蘭諾夫宮公園地下室)
導遊告訴我們:最初維蘭諾夫宮為一莊園,1677~1696年間被國王約翰三世索別斯基購買,命義大利建築師修建。18世紀歸伊·盧博米爾斯卡公主所有。 1805年,她的女婿波托茨基在宮內創建了波蘭第一個博物館和圖書館,並在其周圍擴建法國式公園。納粹占領期間文物被盜,公園及園內建築被毀。 1955~1965年重建,說明該公園有200多年歷史。
我見大家還在四處遊蕩,我便爭分奪秒在園內獵奇。濃蔭送爽,花香四溢,蜂蝶清唱,使我神清氣爽。
前面是一棟白牆紅瓦兩層長方形樓房,多像中國建築風格,聽說是圖書館,與武昌曇華林我就讀的華師大圖書館,何其相似啊!兩個圖書館旁都有一棵古樹,我似乎在夢中進入曇華林中的母校!
我懷揣喜悅前進,前方出現一座精緻的小屋。屋下有數層大理石相疊的基座,四角有石獅雄踞。兩頭均是一門、兩側均是兩門的長方形涼亭式小屋,屋內有高高石棺,館上睡著石人。據說這是紀念台,我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紀念台,一連拍了好幾張。用這種方式紀念過世的名人或偉人,是世界所獨有!這裡是紀念什麼人,我不清楚。
在附近,有一座皇宮教堂,雖不高大,但很別致。它四角有三層塔樓,第二層塔內還立有精巧的神像。教堂通體白色,唯有塔頂鼓肚都是藍色,仙鶴是白色,鶴頭是藍色,這教堂參合中國仙鶴元素,彰顯這教堂是神仙福地。教堂前後構建對稱美:都是三座逐步高升的連體神堂,這三座神堂又是圓形與方形相結合,凸顯教堂結構繁複奢華的巴洛克建築風格。
還有光潔如洗的長方形三層的鐘塔樓;還有聖像龕、雕塑群、草地、水池;還有中國式和法國式的小花園。這樣便構成維蘭諾夫宮大公園。
(皇宮內的教堂和墓亭)
據說維蘭諾夫宮曾是外國元首訪波時下榻地,戴高樂、尼克森、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都在此住過。
維蘭諾夫宮大公園
神仙福地大觀園, 鳥語花香逸興酣。
白玉皇宮神女舞, 巍峨聖殿裸男翩。
草坪制氧頤顏少, 水榭吹涼泛醉仙。
元首下榻高臥處, 恩來曾是憑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