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在中國的旅順地區,爆發了一場戰爭,但奇怪的是中國並非是參戰方之一。
這是沙皇俄國與日本帝國,在中國土地上開展的一次戰爭,清政府原想作壁上觀、兩不相幫,但最終卻淪為了這場戰爭的戰利品,成為了這場戰爭的唯一輸家。
真實的歷史,有時要比最好的奇幻作品,更具有想像力,這樣的故事情節,如果不是有真憑實據,也許沒人願意相信。
日俄之間,究竟有怎樣的利益糾葛,讓他們不得不刀兵相向,而他們想從清政府這裡,取得的利益又是什麼?
在黑龍江入海口的不遠處,有一座面積廣闊的島嶼,但是卻因為地處偏遠鮮為人知。
雖然20世紀以來,圍繞它的爭議從未停止,但毫無疑問,中國是最早與它建立聯繫的國家之一。
這座島嶼在今天有很多名字,中國稱其為庫頁島,俄羅斯將其稱為薩哈林,而日本一度將這裡稱作樺太島。
早在新時期時代,庫頁島上就已經有了人類活動的痕跡,但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高緯度地區的嚴寒,制約了這裡的發展。
而遙遠的距離,又導致庫頁島長期只能以商貿、文化交流的形式,與周邊文明保持最低限度的聯繫。
根據考古挖掘,庫頁島上出土過不少來自中原王朝的物品,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時期。
而文字記載方面,根據專家考證,中國關於庫頁島的記載,也許可以在上古三大奇書中的《山海經》上找到蛛絲馬跡。
書中的「毛民之國」很有可能,說的就是庫頁島上原住民建立的部落。
隨著中原王朝的不斷開拓,中國與庫頁島之間的聯繫,也越加緊密,自隋煬帝三征高句麗開始,歷代封建王朝,都直接或間接的控制著廣大的東北地區。
至蒙金戰爭期間,蒙古更是依靠武力,得到了庫頁島上部落的效忠,到了明朝庫頁島更是被直接納入了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的管轄範圍,部落首領的更替,需要經過明朝皇帝的冊封。
作為清朝的龍興之地,清朝統治者對東北地區雖然十分重視,卻錯誤地採取了封禁政策,導致日漸強大的沙皇俄國不斷進犯,雅克薩之戰也因此爆發。
戰爭最終以清朝的勝利告終,中俄雙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中明確指出沙俄認同庫頁島為清朝領土。
但隨著清王朝的腐敗沒落,東北地區又一次成為了,列強垂涎的一塊肥肉。
除了一直覬覦中國東北地區廣袤領土的沙俄外,崛起的日本也將魔爪伸向了中國。
出於共同的利益,日俄兩國甚至一度公開承認,對方在庫頁島享有主權,由俄羅斯占據庫頁島北方,日本占據庫頁島南端。
不久後,沙俄方面又憑藉著《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從法理上奪取了庫頁島的主權,為了能夠完整地占領庫頁島,沙俄以千島群島作為交易籌碼,換取日本退出庫頁島。
就像邱吉爾說的一樣,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隨著日本的實力與野心越來越大,原有的勢力範圍,已經不能滿足擴張的需要,於是日本便將矛頭指向曾經的「盟友」——俄羅斯帝國。
由於是不宣而戰,沙俄方面節節敗退,最終不得不接受日本方面,重新劃分的勢力範圍,庫頁島也在此時,再次易手被日本占領。
這場強盜之間的戰爭,在中國境內爆發,在中國境內進行,最後也是以重新分配在華利益結束,中國成為了日俄戰爭中的最大受害者。
不過庫頁島的悲劇,遠遠不止與此,圍繞這顆北方明珠的爭奪,並沒有隨著歸屬的改變而結束。
雖然日本通過武力占領了庫頁島全境,但是畢竟是靠偷襲取得的勝利,如果不是美國介入調停,戰爭還會繼續。
由於日俄雙方都不願將庫頁島拱手相讓,於是日本方面只好規定,以北緯50°為界,庫頁島繼續由日俄兩國共同占領。
共同占領雖然是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但無論是沙俄還是日本,都想更近一步,占領庫頁島全境。
1917年,醞釀已久的無產階級革命終於在沙俄爆發了,日本方面趁著俄羅斯國內大亂無暇東顧,立即出兵庫頁島,再一次占領了庫頁島全境。
直到1925年,俄羅斯逐漸恢復元氣,新成立的蘇聯也是如日中天,權衡再三,日本選擇將庫頁島上原本屬於沙俄的部分,歸還給蘇聯。
日本主動與蘇聯交好的背後,是為了更好地進行侵略,為了免除後顧之憂。
1941年,蘇聯與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如果說此前沙俄與日本的行為,屬於狼狽為奸,那麼此次蘇聯的舉動,就是赤裸裸的背叛。
不過蘇聯可以拋棄中國,就一樣可以拋棄日本,在《雅爾達協議》簽訂後,蘇聯便違反了《蘇日中立條約》,直接將槍口指向了日本,庫頁島也再一次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1945年8月11日,蘇聯大軍借著霧氣順利來到了日軍陣地前沿,經過半個月的鏖戰,蘇聯順利拿下了庫頁島,並發出聲明。
此時的日本,也已經是強弩之末,在庫頁島上看清形勢的日本僑民,也開始紛紛逃離。
隨著1951年,日本宣布放棄庫頁島上北緯50°以南的主權,關於庫頁島的爭奪,也算是告一段落。
雖然此後仍有圍繞庫頁島展開的爭議,但庫頁島上再也沒有爆發過戰爭,島上的居民們總算可以享受到難得的和平。
庫頁島上豐富的資源,足以讓島上的居民安居樂業,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島上的居民換了一批又一批。
可是今天的庫頁島,同當年契科夫筆下沙俄流放罪犯之地相比,居民的生存狀況也沒有多大改觀,年輕人不得不選擇離開故鄉另謀出路。
百年前的那段歷史,因為太過屈辱導致我們不願提及,可是如果不能直面歷史,我們又該如何開拓未來。
庫頁島作為中國曾經的領土,其遭遇不免讓人感到唏噓,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庫頁島遭遇的磨難與中國的遭遇何其相似,但不同的是,新中國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