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煩惱、很壓抑,如果沒有打110,我剛剛就直接從這邊跳下去了……」
前段時間,福州一位三胎全職媽媽凌晨在天橋上崩潰痛哭,實在堅持不住了。
這位寶媽表示,丈夫是一名撒手掌柜,家裡所有的事情全都不管,家裡一共有3個孩子,一個在上小學,兩個在上幼兒園,都是由寶媽自己接送。
而這種與社會脫節、每天圍繞3個孩子轉的生活,她已經過10年了。
「每天在家裡帶孩子,沒有社交圈、沒有朋友、我什麼都沒有,我只能犧牲。但是我老公沒有辦法理解我,他去做他自己的事情,打電話也不接,我很壓抑你知道嗎?」
由於酒精的作用,這位寶媽的情緒徹底失控,對著民警大聲控訴。
然而即便如此,這位寶媽最擔心的仍是家裡的孩子,因為想著丈夫可能還沒回家,她打開了家裡的公共視頻,發現小兒子半夜醒來,獨自一人溜出了臥室後,她又匆匆忙忙地往家趕。
哪怕崩潰之後也只能重裝上陣,全職媽媽的艱難可見一斑。
一直以來,全職媽媽都是爭議比較大的一個群體。
有人覺得全職媽媽每天就是帶帶娃、接送孩子,也不用操心賺錢,這種生活不要太輕鬆,應該人人羨慕才對。
可實際上呢?
有經驗的全職媽媽們才知道,各種育兒、家庭瑣事日復一日的重演,幾乎沒什麼生活空間的轉換,對外社交幾乎為零,還面臨著一定的經濟壓力,做全職媽媽比上班累太多了。
看似簡單的工作,遠比想像中要更令人煎熬,尤其當家人無法理解全職媽媽的這種付出時,這種心理上的委屈,未曾經歷過是很難體會的。
比上班更爽?錯,是更酸爽
記得從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帶孩子這件事,向來都是誰帶誰崩潰。」
全職媽媽的一天,沒有歲月靜好,只有雞飛狗跳,遠比上班還要更「酸爽」。
之前有名網紅奶爸,覺得帶娃比工作可要輕鬆多了,壓根沒什麼難度,所以毅然決然辭職,當起了全職爸爸。
然而,現實很快在他的臉上狠狠扇了一巴掌。
全職帶娃第一天,沖奶粉、換尿布、洗衣服、打掃衛生,寶爸過得手忙腳亂。
好不容易終於能歇一會兒了,結果又接到妻子的電話,提醒他別忘了做飯。
忙碌了一天,晚上是不是能休息了?
怎麼可能,晚上每隔一兩個小時,還得起來喂奶換尿布哄孩子睡覺,連覺都睡不好。
不到一個星期,這位寶爸已經處於崩潰邊緣,整個人都是心力交瘁。
而最可怕的是,這是所有全職媽媽正在過的生活日常,年復一年,一眼望不到邊。
最崩潰的,是家人的不理解
身體上的疲憊,很多時候全職媽媽還可以忍受,但就像上面那位崩潰的三胎全職媽媽,最令人難過的,其實是家人的不理解。
試想一下,丈夫覺得全職媽媽輕鬆無比,對家裡的事情漠不關心,連電話都不接,全職媽媽該有多無助?
那位三胎全職媽媽忍了10年才崩潰,已經稱得上是很不容易了。
之前有寶媽分享,結婚8年,做了6年的全職媽媽。
直到離婚前夕,丈夫依然還是那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振振有詞:
「不就陪著兩個孩子玩玩什麼的。」
「還好像你有多辛苦似的。」
這位寶媽覺得,帶孩子、做家務雖然也很累,但不會讓自己心寒。
最讓她無法接受的,是自己把丈夫當成愛人、親人,他卻覺得自己家裡蹲,是個什麼都不幹的廢物。
儘管家人不解,生活困頓是全職媽媽的生存常態,可很多時候,全職媽媽們最需要的可能還是自救。
畢竟指望另一半做出根本性的改變,說實話,真的很難。
全職媽媽如何調整自身的狀態?
1.儘量做一些生活場景上的改變
帶娃時除了「家裡蹲」之外,有時間還可以多安排一些能夠出門的活動,比如買菜、拿快遞、去不同的地方遛娃等等,做一些生活場景上的改變。
多出去走走才能心情舒暢,一直悶在家裡,確實容易把人憋壞。
2.留給自己一點時間
全職媽媽吐槽最多的,往往是時間不夠用,不知道怎麼一天就過去了。
但日子再忙,也別忘了留給自己一點時間,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最好有一點小愛好,給自己帶來治癒,緩解身心上的疲憊。
3.對自己要求低一點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全職媽媽別給自己設定太高的要求,放輕鬆,對待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生活已經很累了,就不要要求得那麼嚴格,家裡可以收拾得不那麼乾淨,對待孩子更是沒必要把那根弦繃得太緊,放過自己,也放過孩子。
如果家人不滿的話,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表示:你行你來!
歪媽結語:
成為24小時待命的保姆,絕不會比上班更輕鬆,全職媽媽過得比想像中更艱難。
最後希望所有全職媽媽都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儘量調節自己的身心狀態,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全職媽媽嗎?
我是@歪媽,家有萌寶一枚,專注於孕期、育兒方面的知識研究,更多的乾貨內容,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