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喊媽媽聲聲催淚,外出務工的媽媽看到監控,驅車10小時趕回

2023-10-10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女兒喊媽媽聲聲催淚,外出務工的媽媽看到監控,驅車10小時趕回

近日一則新聞登上了熱搜,看著真是令人心酸。

10月7號,國慶假期結束之際,河南周口一位媽媽外出務工。

當天,5歲的女兒放學回家後,或許是有所預感媽媽已經離開了,先是小心翼翼地喊了一聲「媽媽」。

果然沒能聽到媽媽的回應,女孩滿滿的失望溢出螢幕,委屈地坐在了凳子上。

緊接著,女孩似乎希望有奇蹟發生,於是她一聲又一聲不斷地喊起了「媽媽」,聲音帶著哭腔。

可始終無人應答,女孩的聲音也變得越來越低沉了,最終只能無奈地接受現實。

不過,事情還有反轉:

當女孩的媽媽顧女士在監控里看到這一幕後,她說自己的心都碎了,當即決定回家,於是她連夜驅車10小時趕回家,回到了女兒的身邊。

此後顧女士還表示,她接下來準備好好陪陪孩子,暫時不打算離開家了。

一邊流淚一邊看完這條視頻後,我想起了《奇葩說》里的一段話:

「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連續劇,從第1集到第20集,他會慢慢改變。

電視劇不看可以補,但我們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去的,1到20歲你不看,就永遠看不了了。」

不賺錢就沒法養家,給不了孩子好的生活條件,可賺錢又要拋家舍子,無法給予孩子陪伴,應該怎麼選?

對孩子而言,可能他們沒想過那麼多,再多的金錢和物質,也無法彌補留守兒童那種傷和痛。

親人見面不相識,留守兒童最大的遺憾

前段時間,有位爸爸曬出了留守女兒一年的變化。

第一段視頻拍攝於去年6月份,鏡頭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女兒見到回家的爸爸,高興溢於言表,大喊了一聲「爹爹」,立刻迎了上去。

隨後,細心的女兒似乎想起了什麼,趕緊拉住爸爸的衣角,提醒道:

「爹爹趕緊進屋,院裡有蚊子。」

試問哪位父親能抵得住這樣的「小棉襖」?小女孩的爸爸心都已經化了。

但這還沒完,爸爸進屋後,小女孩第一時間注意到父親的鞋子髒了,立即蹲下身子就要幫父親換鞋。

父女之間愛意流淌,溫暖了無數網友的心。

可當女兒留守1年後,一切都變了:

小女孩的臉上多了些與年齡不符的成熟,見到父親後,臉上的笑容也沒了,有的只有陌生和疏離。

她甚至一開始都沒認出來,眼前這個男人就是朝思暮想的爸爸,哪怕父女二人常常通過視頻通話。

自此,小女孩的父親徹底想通了:

「想了一晚上,不想讓孩子繼續做留守兒童,害怕最後錢沒賺到,孩子也沒陪好,接受貧窮與平凡,與自己和解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忙著工作、忙著掙錢,覺得給孩子掙錢就是對孩子好,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哪怕讓孩子做留守兒童也在所不惜。

可仔細想一下,在外匆匆忙忙一年掙下碎銀幾兩,回到家裡女兒都不認識自己了,值得嗎?

更何況,留守兒童是心理健康問題的重災區,父母陪伴的缺失,可能釀成孩子一生的悲劇。

人格缺失走上歪路,留守兒童最大的悲劇

很多人對2018年發生的那則慘案應該還有印象:

12歲男孩吳小康(化名)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是一名留守兒童。

10歲那年,媽媽給小康生了一名弟弟,就此留在家裡照顧兩個孩子,父親一人繼續在外務工。

但習慣了爺爺奶奶溺愛和放養的小康,平日裡喜歡玩手機遊戲,還染上了吸煙的壞習慣,常常與母親發生矛盾。

某次,小康因吸煙徹底惹怒了他的媽媽,媽媽用皮帶打了小康。

但小康卻扭頭拿起家裡的菜刀,殘忍地將母親殺害了。

被抓後,面對警察的質詢,小康臉上沒有一丁點害怕或傷心,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

「我就是恨她。」

由於年僅12歲,還不到最低刑事責任年齡14歲,所以小康最終被放回,有記者問他:

「你把你媽媽殺了,你認為錯了沒有?」

他竟回答:

「錯了,可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媽。」

難以想像,12歲男孩竟然會對生命如此漠視,在犯下滔天大錯之後,毫無愧疚之心。

而之所以會釀成這場悲劇,根源正是在於小康常年留守,沒能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心理極度扭曲變形,已經缺乏健康的人格。

最可惜的是,如今小康已經鑄下大錯,再也回不去了。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有人在某乎上提問:

「為了陪伴孩子,犧牲幾年的事業時間值得嗎?」

下面無數網友現身說法,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有位媽媽是這樣說的:

自打孩子上幼兒園後,她就換了一份時間靈活的工作,方便接送孩子。

有次自己做飯時,孩子主動幫忙洗菜,認真地表示「媽媽,等我長大了也給你做飯吃」!

一瞬間,老母親覺得一切都值了,孩子如此感恩,比賺多少錢都重要。

誠然,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大一部分家長,面臨著工作家庭二選一的問題,要掙錢就無法陪孩子,要陪孩子就無法養家。

但關鍵在於,很多時候孩子真的等不起,成長就那麼幾年時間,父母的缺席會造成一輩子的遺憾。

有學者曾專門總結人們生命走到終點時最後悔的5件事,其中有一條正是:

「希望當初沒有花那麼多精力在工作上。」

錢什麼時候都可以掙,孩子的成長卻只有一次,所以如果哪怕有一絲可能,父母也不要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留下一生的遺憾。

結語:

從叛逆到懂事,孩子成長中最必不可少的,是父母的陪伴和教導。

有些家長總想著給孩子更富足的生活,但仔細想一想,可能孩子要的沒有那麼多,父母的陪伴足以勝過一切。

今日話題:你對留守兒童問題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9182bb812faf59407c4c9a817e94e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