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廣東東莞,監控記錄下令人揪心的一幕。
寶爸將孩子高高舉起,坐在了自己的肩膀上,孩子大聲尖叫,興奮極了。
然而,轉瞬間意外發生了:
孩子從父親的頭頂猛地滑落,頭部直直墜地。
意外發生後,寶爸也慌了,趕緊從地上把娃抱起來,心疼地不斷安撫。
據孩子家屬表示,孩子已經被送往醫院檢查,現在還在等待檢查結果。
「親親抱抱舉高高」,這可能是爸爸們對娃表達愛意的統一方式,將孩子高高拋起,穩穩接住,孩子玩得刺激開心,爸爸看到孩子哈哈大笑也跟著高興,一副父慈子孝的場面。
可問題在於,把孩子「舉高高」是非常危險的動作,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意外的發生。
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孩子的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帶娃動作,遠比想像中要更危險。
寶爸哄娃「舉高高」失手,1歲半兒子摔進ICU
2021年,河南一位寶爸哄娃「舉高高」時,也發生了類似的慘痛悲劇。
當天晚上9點多,寶爸抱著1歲半的兒子玩耍,孩子望著臥室里的電燈十分好奇,一直讓寶爸抱著他抓燈。
於是寶爸站在床邊,抱著孩子玩起了「舉高高」的遊戲,結果第二下就失手,孩子後腦勺著地直接摔了下去。
眼看著孩子一直哭,緊接著渾身發軟,寶爸趕緊撥打120,到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腦出血,哪怕以後孩子出院了,也會變成傻子或者植物人。
悲劇發生後,寶爸哽咽著表示,一輩子都過不去這個坎,一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
寶媽更是痛哭,大呼:
「早知道這樣,我碰都不會讓他碰孩子!後悔死了!以後日子怎麼過啊!」
「舉高高」是很多寶爸帶娃的常規動作,有些寶爸可能覺得不就是哄娃開心,至於這麼上綱上線嗎?
可由這個動作引發的悲劇已經數不勝數,類似案例時常見諸報端。
因此受傷的孩子輕則人生被改變,一輩子生活不能自理,重則失去生命,場面慘不忍睹。
更恐怖的事情是,帶娃危險動作遠不止「舉高高」這一個,很多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哄娃妙招」,都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
這些帶娃動作比你想像中更危險
1.「人肉鞦韆」
所謂「人肉鞦韆」,指的是家長拽住孩子的胳膊,使孩子雙腳騰空,前後左右晃動,或者是整個轉圈。
一方面孩子的骨骼、肌肉發育不完善,可能無法承受過高的拉力,稍有不慎就會導致脫臼。
另一方面,一旦孩子被甩起來,大人手滑沒抓住的話,還會導致孩子摔傷,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2.拽住脖子「拔蘿蔔」
這個遊戲可能是現在某些家長的「童年回憶」:
過去老人認為,給孩子拔一拔脖子能長個,所以會拽住孩子的頭部「拔蘿蔔」。
但實際上,這不僅對孩子身高發育起不到任何效果,還可能傷到孩子的脊椎,乃至於是脊髓,帶來身體癱瘓的風險。
3.把孩子架在脖子上行走
與「舉高高」類似,有些寶爸在外出時,還會把孩子架在脖子上,讓孩子看看「高處的風景」。
而一旦孩子過於興奮、好動,寶爸手滑、抓不住孩子的話,就可能導致孩子跌落,一旦孩子頭部著地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小機率事件≠不會發生
哪怕網上相關新聞案例這麼多,視頻、圖片看得令人膽戰心驚,有些家長還是覺得,這些都是小機率事件,身邊也沒有類似情況,意外不會發生到自己身上。
但我們要知道,在悲劇發生前,其實那些家長都抱著同樣的想法,可生活有時候就是比電視劇還要狗血,意外偏偏就發生在了自己身上,還能怎麼辦?
孩子的安全問題容不得半點馬虎,受不了半點意外。
心理學中有一個「墨菲定律」,說的是如果事情有可能變壞,那麼不管可能性多么小,它遲早都會發生。
包括「舉高高」在內的很多哄娃危險動作,其實也是同理,就算意外發生的機率再小,也不等於不會發生,更不等於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作為家長,要時時刻刻留意那些身邊的安全隱患,為孩子的人身安全建立屏障,而不是任由孩子暴露在各種危險中,乃至於主動將孩子置於危險境地,加大意外發生的機率。
孩子的生命遠比想像中更脆弱,經不起一丁點萬一,所有家長都應該做到「居安思危」。
結語:
很多哄娃動作看似無害,但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險,一不留神就會導致嚴重後果。
最後希望所有家長都能多上心,帶娃時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那些危險的哄娃動作,千萬別做了。
今日話題:你還知道哪些危險的帶娃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