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了砂糖橘,為何手腳會變黃?家長別不當回事

2023-03-06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孩子吃了砂糖橘,為何手腳會變黃?家長別不當回事

「沒有一袋砂糖橘,能放過夜。」

這或許是大家給予「砂糖橘」的最高褒獎了。

大人隨手喂給孩子,一口一個,無論多少砂糖橘都能不知不覺被炫完...

尤其每年春節前後,砂糖橘都會登頂熱搜,堪稱當之無愧的「頂流」。

不過,很多家長會忽然發現:

怎麼炫著炫著砂糖橘,孩子手心腳心通通變得焦黃,變身「小黃人」了?

於是嚇得趕緊帶娃去了醫院。

其實,雖然砂糖橘美味,營養價值也高,但真不建議大家多吃。

否則不僅會讓孩子手腳發黃,還會帶來其他的問題。

砂糖橘吃太多真的會變黃

柑橘類水果,胡蘿蔔素含量大多比較高,砂糖橘自然也不例外:

每100g砂糖橘含有胡蘿蔔素1173μg。

人體適當攝入胡蘿蔔素,可以補充維生素A,對眼睛、皮膚都有好處。

而一旦過量,就會導致「高胡蘿蔔素血症」,使皮膚發黃。

有一些「不信邪」的外國友人曾做過相關實驗,專門對比吃了20mg胡蘿蔔素和吃了100mg胡蘿蔔素對皮膚顏色的影響。

結果顯示,吃完100mg胡蘿蔔素後,手掌顏色明顯偏黃。

不過要說明的是,這裡的皮膚發黃,大多指的是手心腳心,臉部變化是比較小的。

研究發現,手掌和手臂內側才是最容易變黃的部位。

那麼有家長可能又要問了:

寶寶變「小黃人」了可怎麼辦?不會變不回來了吧?

不用擔心,因為這種膚色變黃是可以復原的。

只要停止繼續炫砂糖橘,通常1-2周後,孩子身體就能代謝掉多餘的胡蘿蔔素,重新變得白白凈凈啦。

砂糖橘炫多了還會上火

一直以來,網上都流傳著砂糖橘吃多了會上火的傳聞,很多家長和孩子也有過親身經歷。

從醫學上來說,所謂「上火」一般指的是西醫中的炎症。

而砂糖橘「橘如其名」,真的不愧叫「砂糖」橘:

糖分含量簡直超標。

我們都知道,碳酸飲料以糖分含量高而知名,砂糖橘的含糖量一般>10%,與可樂這種碳酸飲料屬於同一水平。

以一個砂糖橘25g來算,一天吃10個就相當於多喝了一罐可樂。

但對絕大多數家庭來說,砂糖橘的計量單位都不是「個」,而是「筐」。

仔細算一算,當我們一筐又一筐地炫砂糖橘時,相當於喝了多少罐可樂?

當孩子一口接一口地把砂糖橘吃進嘴裡時,高濃度的糖液不停進入口腔、咽喉,細胞外滲透壓增高,進而導致口腔、咽喉部位組織失水,越吃越口乾舌燥,喉嚨發乾發澀。

此外,砂糖橘中還含有一類特殊的促炎蛋白,一旦攝入過多,還會使人體出現紅腫、潰瘍等發炎症狀。

所以說,砂糖橘炫得太多,一不留神就會「上火」,還是少吃為佳。

PS:另有傳言稱砂糖橘上面的白色須狀物(橘絡)可以「去火」。

但實際上,橘絡其實是橘子果實的維管束,簡單說就是植物生長過程中為其運輸水分和營養物質的「管道」。

所以橘絡雖然能吃,但除了口感不好之外,並沒有其他特殊之處。

如果指望吃橘絡幫著「敗火」,倒不如直接「管住嘴」,不要太貪多。

孩子一天能吃多少個砂糖橘?

又好剝又沒籽,酸甜的味道更是惹人喜愛,這導致孩子一吃砂糖橘往往就停不下來。

但前面已經說了,砂糖橘好吃是好吃,可不宜多吃,那麼孩子每天可以吃多少呢?

這裡我們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國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2022)》以及《0-3歲嬰幼兒喂養建議》,幫大家換算出孩子每天最多能吃多少砂糖橘。

以中等大小的砂糖橘每個25g為例,一般來說:

1-2歲孩子,每日水果推薦攝入量為50-150g,對應砂糖橘不超過6個;

2-3歲孩子,每日水果推薦攝入量為100-200g,對應砂糖橘不超過8個;

3-5歲孩子,每日水果推薦攝入量為150-250g,對應砂糖橘不超過10個;

成人,每日水果推薦攝入量為200-350g,對應砂糖橘為10-14個。

當然,有時候砂糖橘的魅力實在太大,別提孩子了,就連家長也管不住自己,根本停不下來,這該怎麼辦?

我覺得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就是:少買!

結語:

最後提醒大家,除了要少吃砂糖橘之外,每次吃完之後,還要儘量給孩子漱口。

砂糖橘不僅含糖量高,而且富含有機酸,如果清潔不及時的話,可能會誘發齲齒,也就是俗稱的「蟲牙」。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平時愛吃砂糖橘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ac6b4ac0f61eca654a0bb8e1dbbd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