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杭州成功供地
溫州亟需抄作業
OUYUELOUSHI
昨天的杭州土拍,把小編的朋友圈徹底刷爆了。
一堆溫州地產人全程圍觀,上午仰望濱江「大殺四方」、狂拿10宗地,下午膜拜綠城「化身猛男」、獨攬6宗地,快活得像在過節。
來源:網絡
去年4月至今,杭州共經歷了4次集中供地,這次絕不是拍得最瘋的,但在溫州卻是關注度最高的。
為什麼?
感性上來說,「憋」得太久了,確實需要一點好消息提振士氣。
去年下半年以來,溫州新房成交一直沒有明顯起色;地市更慘,市區商品房地塊斷供約8個月、幾乎顆粒無收(刨除澤雅單元地塊後)。
2021年市區(鹿城、龍灣、甌海)
最後掛牌地塊統計
作為省會,杭州的土拍具有風向標意義,超70家房企參與競拍、凍資超千億、23宗地塊封頂成交,刷新不少記錄,標誌著房企重拾信心和行情回暖。
杭州行,溫州是不是就有指望?
理性上來說,現在樓市行情太複雜,溫州亟需杭州土拍為自己「指一條明路」。
早在今年2月份,溫州就發布了《第一期讀地手冊》,如今快5月份了,僅出讓了其中1宗地,還是國企兜底,其他地塊甚至都沒掛牌。
來源:溫州2022年第一期讀地手冊
溫州第一輪供地不容再緩,這次杭州成功完成供地、乾貨滿滿,足以為溫州提供經驗,「抄作業、找打法」。
2
三大趨勢
揭示當前土拍邏輯
OUYUELOUSHI
縱觀杭州土拍,有3個明顯的趨勢,引得開發商、地方政府使出針對性的打法。
冷熱分化,房企有明顯的風險偏好
很明顯,這次杭州土拍冷熱分化非常嚴重,「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數據上來看,新房限價高於3萬/㎡的宅地,22宗里15宗封頂,占比68.2%;低於3萬/㎡的僅6宗封頂,占比23.1%,底價占比53.8%。
限價越高、代表地段越核芯,以杭州來說,這些核芯板塊市場預期更明確、銷量更好;但從利潤上來講,反而是限價低、房價便宜的板塊利潤更高。
這啟示溫州:目前房企把風險偏好放在第一位,最重要的是賣得快、迅速回籠資金、活下來再說,利潤多少那都是次要的。
這就進一步要求溫州做2件事:第一件,出政策、降利率、綁學區等,推動新房市場去化,開發商才敢拿地;第二件,優先出讓競品少、賣得快的地塊。
在本次一期讀地手冊里,小編個人認為:鹿城的濱江CBD宅地熱度必定很高,因為板塊僅天樾璽在售,並且歷年銷量「秒殺」其他頂改板塊。
來源:溫州2022年第一期讀地手冊
甌海的上蔡宅地也不錯,周邊無競品,往遠了看也只有尾盤龍譽城和定位更高的半島九號,競爭少、預期明確,應該也不難賣,會受到開發商青睞。
來源:溫州2022年第一期讀地手冊
如果僅僅從區域供給來看,鹿城的楊府山宅地旁也長期沒有競品入市,但市區高端市場競爭激烈,搶的都是同一小撮客戶,如果定價高、也很難賣。
來源:溫州2022年第一期讀地手冊
至於其他地塊,不再一一贅述,總的來說,競品越少、前景越明確、宅地越純粹,就越容易成功出讓。
除此之外,還有一句真理可講:沒有賣不出去的地塊,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本土房企崛起,越深耕、越敢拿地
這次土拍,杭州本土房企真是「殺瘋了」。
濱江+綠城,合起來拿了18宗地、僅這2家就貢獻約4成分額,包括他們在內、杭州本土房企貢獻約7成分額,創下集中供地以來新高。
來源:網絡
以為這是房企發瘋了?其實正好相反,這說明房企越來越保守了!
直白點說:現在幾乎所有房企都缺錢,既缺錢、又必須拿地、又要保證一定賣得好,怎麼辦?只能是選擇自己項目聲譽最好、市場調研最深入、品牌積澱最深厚的城市,「穩」字勝過一切。
這啟示溫州:重視那些深耕溫州的房企,患難才見真情。
本土房企里,時代、中梁、華鴻、新鴻、國鴻、宏地、大誠、華董等,前些年在強大的外來龍頭企業擠壓下,大多退守郊縣、極少在市區拿地,或許現在他們會迎來機會。當然,本土房企里也有不少出現了資金困難的問題,不可強求。
外來房企里,像華潤、萬科、龍湖、保利這樣深耕溫州、資金面健康並且項目銷量一直不錯的,也相對其他尋常房企更有動力參與溫州土拍。
華潤置地濱江CBD萬象系綜合體示意圖
國企成「壓艙石」,國企兜底、聯合拿地不可少
這次杭州拍地,有心人已注意到:國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來源:網絡
一方面,國企聯合濱江、德信等本土房企共同拿地,分擔房企資金壓力,讓房企更敢於拿地;另一方面,最壞的情況下,一旦房企退出,也有國企兜底,購房者更加放心。
還有一些難啃的「硬骨頭」,比如需要配建大量公配設施、商務商業建築、人才房的地塊,現在開發商視作累贅、避之不及,也只能由國企出手「兜底」避免流拍。
國企競得的溫州文昌路地塊效果圖
3
三線城市供地集體難產
溫州刻不容緩
OUYUELOUSHI
看著杭州率先走出陰霾,溫州人可不能光顧著高興。
據說,杭州5月份很快要啟動第二輪供地,6月份可能就開拍,杭母又要「吸一波金」。
小編認為:現在全國樓市情況緊急,開發商資金捉襟見肘,像杭州、寧波等省內強市都是和溫州爭奪開發商和救命財政錢的對手。
不僅是杭州、寧波兩位「老大哥」,環顧浙江省內其他城市,台州、紹興、嘉興、湖州、金華、衢州、麗水、舟山沒一個好過的,本年出讓地塊很大一部分都是國企兜底,接下來也得加緊供地,都要和溫州「搶客戶」。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一輪供地至關重要,直接影響房企和市民對溫州市場的信心,也直接關係到溫州今年的財政總收入、城市競爭力。
如果地賣不出去、溫州帳上沒幾分錢,溫州拿什麼去造跨江大橋、過江隧道、軌交地鐵?
來源:2022溫州政府工作報告
因此,溫州的土地出讓也要儘快理清思路、提上計劃、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