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廠小妹逆襲為申通霸總,146億賣掉申通後,靠賣雨傘又掙200億

2022-02-24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從工廠小妹逆襲為申通霸總,146億賣掉申通後,靠賣雨傘又掙200億

婦女能頂半邊天,誰說女子不如男。古往今來,商海中不乏生財有道的女子,陳小英就是這樣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奇女子。

她白手起家,從工廠小妹逆襲為申通霸總,和馬雲一起談笑風生,把申通146億賣給馬雲後,東山再起,賣雨傘又掙百億,陳小英是當之無愧的女強人,那麼這位身價百億的「快遞女王」又有著怎樣的人生呢?

陳小英

工廠小妹

1976年,陳小英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桐廬縣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有鍾靈毓秀之地的稱號,宋名臣范仲淹更是對此地讚嘆不已,並寫下名篇《瀟洒桐廬郡·十詠》來讚美桐廬縣,現在的桐廬縣有一個更為響亮的稱號,那就是「中國民營快遞之鄉」。

陳小英小的時候中國的經濟還正在處於起步的階段,那個年代很少有富裕的人家,日子也都剛能溫飽,而陳曉英的家庭更是苦上加苦,在她小的時候父親就已經去世,全家的經濟重擔都壓在她母親柔弱的肩膀上。

為了能讓貧困的家庭早一天過上好日子,陳小英的哥哥陳德軍初中畢業之後就輟學了,在家鄉的一名老木匠那裡做學徒,每個月僅僅只有30元的微薄收入,全用來補貼家用。

和哥哥陳德軍一樣,陳小英也早早地就放棄了學業,來到了杭州的一家印染廠打工,十幾歲的女孩子初進社會,總想著把掙來的錢寄給家裡。日子過的很辛苦,幸運的是,陳小英在這家印染廠認識了和她同命相憐之人—聶騰飛。

聶騰飛比陳小英大三歲,和陳小英一樣,聶騰飛的家境貧寒,他本人更是連個上學的機會都沒有,所以窮苦家庭出身的聶騰飛比誰都更懂得努力的重要性,他清楚地知道,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現狀。

陳小英

好運總會眷顧勤奮努力的人。性格開朗,工作努力的聶騰飛得到了印染廠老闆的賞識,也贏得了陳小英的芳心,二人的年齡相近,家庭狀況也差不多,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在工友們的撮合下,二人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成為了一對人人羨慕的金童玉女。

二人在一眾印染廠工友們的見證下結了婚,有了自己小家庭的聶騰飛心中的責任感更為強烈,他清楚地知道,印染廠不是他一輩子的歸宿,他必須為自己的小家庭以及親人們謀一條更好的出路。

抓住機遇,白手起家

上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以及改革開放的深入,憑藉著人口紅利,中國的對外貿易行業發展迅速,尤其是滬杭兩地的進出口貿易生意非常火爆。此時,陳小英和丈夫聶騰飛還在印染廠辛苦地打著工,但是商業嗅覺敏銳的夫妻二人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商機。

那是1993年,印染廠接到了來自美國商家的20多個訂單,但因為出境的港口是在上海,而為了不耽誤貨物的出關,在杭州的海關報完關之後,報關單必須在第二天就到達上海。

從杭州到上海雖然距離很近,但是上世紀90年代初,還是郵政一家獨大的局面,從杭州到上海,往往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90年代的印染廠

想要抓住機遇,就不要固化思維模式,那麼,既然郵政做不到,那就自己送,聶騰飛自己一人帶著報關單搭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車,很順利的把報關單送到上海的碼頭,而且來回趟的路費要比郵政的運費少多了。

陳小英和丈夫就算了一筆帳,用市場上一單的報價再扣除來回趟的費用,那麼一單就能掙到報價的70%,這是一筆非常可觀的盈利。

看到如此可觀的利潤之後,夫妻二人果斷辭去工作,來回跑了幾趟之後,掙的錢就抵得上他們夫妻一個月的工資。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夫妻二人很快便把身邊的親朋好友拉入伙,這其中就包括了詹際盛、聶騰雲和陳德軍,尤其是詹際盛和聶騰雲二人,這兩人在後來一個創辦了天天快遞,一個創辦了韻達快遞,都成為了快遞運輸業的大佬。

說到中國的快遞公司,大家耳熟能詳的是郵政、韻達、天天、百世、申通、中通、極兔等,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這些公司老闆們的背後也有一個鏈條,把他們緊緊聯繫在一起,環環相扣。

聶騰雲

申通的老闆是聶騰飛和陳小英,韻達快遞的老闆是聶騰雲,而聶騰雲是聶騰飛的親弟弟,天天快遞的老闆是詹際盛,而詹際盛又曾經是聶騰飛的工友,這幾人聯合起來,占了中國快遞市場40%左右的份額。

辭去工作的幾個人,可以說是破釜沉舟。事實證明,他們的決定是對的,流水線式的工作模式雖然能養家餬口,但也掙不了大錢,與其一成不變還不如放手一搏,去掙一份事業。

萬事開頭難。聶騰飛和幾個男人們在外奔波運貨,為了省錢,他們常常抱著貨物,一站就是一夜,一天的睡眠時間僅僅只有幾個小時,日子過的雖然辛苦,但是錢是掙到手了,有了奔頭,大家工作也就更為努力。

彼時還在辛苦奔波的幾人,或許還沒有預料到,他們開創了中國「另類」的運輸市場,填補了中國民營快遞市場的空白。

僅用一年的時間,夫妻二人就掙到了兩萬多塊錢。這是一筆他們以前不敢想像的工資。對比今天的人均儲蓄計算,90年代的兩萬元,放到今天的話,摺合人民幣將近200多萬元,200多萬的身價哪怕是現在也算得上是小康家庭了。

圖源網絡

獲利如此之多,哪有不繼續幹下去的道理?很快陳小英他們夫妻二人成立了「盛彤」,也就是申通的前身。男人們在外跑運輸,陳小英就去拓展業務群,陳小英一家一家地給杭州的一些貿易公司打電話洽談生意,但由於公司是剛起步,時常遇到一些外貿公司把她當成騙子的情況。

陳小英也絲毫不氣餒,她一遍一遍地打著電話,只要對方要求見面,她就飛速地趕過去,但大部分都是不成的。因為報關單不比其它普通信件,貿易公司還是更為信任郵政快遞。多數時候陳小英一天要打上千個營銷電話,即使成交的幾率不大,但陳小英也依然堅持下去,這個江南女子身上總有一股越挫越勇的精神。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陳小英的努力下,申通的業務市場被拓寬。隨著和一些外貿公司業務的深入往來,公司的名聲很快就被打響,陳小英與聶騰飛抓住機會積極拓展業務,從1995年開始至1996年,僅僅只用了兩年的時間,申通就完成了在江浙滬地區的快遞站布點。

申通快遞的出現迎合了時代的發展。1997年公司業務進一步擴大,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市場也被申通快遞占據。可以說,申通快遞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它開創了國內民營快遞市場的先河,是國內第一家民營快遞運輸企業,90年代可以說是申通的天下。

陳曉英和聶騰飛的事業蒸蒸日上,榮歸故里時,夫妻倆人開了一輛小轎車,家鄉的親人們也都為之自豪,甚至在村頭放起了鞭炮。

事業有成之後,陳小英與聶騰飛夫妻二人就想要帶著鄉親們一起發財,他們從老家桐廬招了很多同鄉,帶領大家一起致富。

申通快遞

「快遞女王」

事業有成,嬌妻在懷,正是人生風光無限之時,然而意外卻悄然到來。此時,聶騰飛正想進一步擴展全國市場,一場意外的車禍,卻殘忍地奪走了他年輕的生命。

陳小英16歲的時候就和聶騰飛相戀,已經有六年的時間,二人少年夫妻,相知相愛,風風雨雨中一路走來,嘗遍了辛酸苦辣,如今眼看著日子變好,卻也永遠的天人永隔了。

彼時的陳小英也才22歲,正值青春靚麗之際,丈夫卻意外身亡,留給她的是夫妻二人的共同心血—申通。

快遞行業的巨大利潤,公司的元老們也都是看在心裡的,有聶騰飛在,還能夠管住他們。但如今聶騰飛已經去世,公司群龍無首,人心渙散,剛剛失去丈夫的陳小英只一心沉浸在悲痛之中,那時的她還沒有後來的成熟與果斷。

很快,公司的元老們都各奔東西,自立門戶,就連聶騰飛的親弟弟聶騰雲也自立門戶,創辦了後來的韻達快遞。

少年夫妻又共度風雨,總是情義深長,但如今斯人已逝,活著的人還要為自己的以後做打算。陳小英不得不逼著自己堅強起來,在哥哥陳德軍的幫助下掌控了申通,整裝旗鼓,成為了申通的當家人。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男人走進了陳小英的視野,他就是後來天天快遞的董事長奚春陽。奚春陽原先是聶騰飛的司機,聶騰飛去世之後,奚春陽給予陳小英很大的幫助,並陪著陳小英度過這段艱難的歲月,二人日久生情,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奚春陽

此時,「快遞公司」如同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行業競爭力度加大,申通不僅要同其它的「兩通一達」競爭,也要同正飛速發展的廣東順豐搶占市場。申通如果想要繼續保持民營快遞業龍頭的位置,那麼就必須要另闢蹊徑,才能從眾多的競爭者中間殺出一條血路。

因為公司元老們的出走,申通快遞流失了不少優秀的人才,很難再創往日的輝煌。但是與韻達,圓通等不同的是,這些年的經營下來,申通的口碑明顯更大,擁有其他快遞公司所沒有的品牌效應。

陳小英和哥哥陳德軍為了擴大市場份額的占領,於是便另闢蹊徑,創造性地開創了快遞行業的加盟制度。

可以說,兄妹二人的想法非常大膽,也非常符合時代的發展,以及中國市場的具體狀況。

因為當時民營的快遞企業雖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規模小、口碑不好,很難形成一定的氣候。選擇加盟申通,那麼就能夠用到申通的品牌,就可以擴大自己的業務,自擔風險自負盈虧,除此之外,只需要每年向總部繳納保證金,信封面單費以及中轉派送費就可以了,何樂而不為呢?不得不說兄妹二人走了一步非常聰明的棋。

這種加盟性的商業經營模式,是最為簡單粗暴的市場占領模式,也被後來很多行業所借鑑。

陳小英

申通的這一操作讓其它的快遞企業看傻了眼,利用加盟模式,申通迅速占領了國內絕大多數的市場。算上加盟的門店,申通的門店在全國已經達到4000多家,提供社會就業崗位5萬個,日均業務量達150萬件之多,早些年的申通完全當得上民營運輸行業老大的位置。

但是加盟的模式明顯也存在很多的弊端,比如說有些代理商不受約束,配送的質量差,頻繁遭到客戶的投訴等,另外,客服服務的質量也拉垮了整體團隊的運行,從而進一步導致了申通口碑的下跌。

2003年5月10日,淘寶網正式成立,淘寶的成立開創了中國網絡零售的王國。

中國的網民從此開啟了網上購物的時代,那麼,在網上購物就得需要運輸,電商的興起將是快遞行業新的機遇,這是一塊非常大的市場,這個機會不僅申通看到了,圓通也看到了。

在2005年的時候,圓通的創始人張小娟和喻渭蛟就找到了馬雲和他商談合作的問題,但一手創立淘寶的馬雲也是一個非常精明的商人,雙方對價格展開了拉鋸戰。

馬雲

當時郵政快遞的價格是22元,如果說用郵政的話,那麼快遞費就必然從購物網民中間薅羊毛,這明顯很不利於淘寶版圖的擴大,為了降低運輸成本,馬雲就選擇同桐廬縣的這些民營快遞企業合作。

但是馬雲給出的價格是8元錢,很多快遞企業都不能接受這個價格,但喻渭蛟夫妻看到了淘寶的商業價值,不顧同行們的罵聲,以8元的價格和馬雲展開了合作。

喻渭蛟和張小娟的做法顯然是破壞了桐廬縣民營快遞企業們的「行規」,他們一邊罵圓通,一邊眼紅圓通搶占了淘寶的市場,而喻渭蛟與張小娟夫妻二人卻在與淘寶的合作中掙了不少錢。

所謂樹大招風,隨著淘寶的越做越大,淘寶的這塊蛋糕,人人都想來咬一口,而馬雲則有恃無恐,進一步壓低快遞的價格。

2007年,為了提升網民的購物體驗,方便用戶能夠實時監測到自己快遞的位置,淘寶平台打算增加物流跟蹤服務,當時很多家快遞公司都不以為然。然而失去同淘寶合作先機的陳氏兄妹卻很看好淘寶的發展,在其他股東們的反對聲中,陳小英堅持自己的觀點,投入大量資金建立全國分撥中心,很快統一的快遞信息管理系統被被建立了起來。

在2009年天貓的雙11之際,蟄伏已久的陳小英和陳德軍兄妹,則以遠低於市場價,以2.7元的價格搶到了淘寶的快遞市場。

陳小英與陳德軍

在當時,一份快遞只有保持4元的價格才能勉強維持不虧本,但是申通為了能搭上淘寶的快車,放出了2.7元的價格,這完全無異於自殺,申通的這一操作,讓其他家快遞望而卻步,但也促成了和阿里的成功合作,2009年申通與阿里巴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自從和淘寶合作之後,申通的訂單量年年遞增,2012年申通以1.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前員工詹際盛創辦的天天快遞,陳小英的現任老公奚春陽出任天天快遞的董事長。

2016年12月30日,申通快遞借殼艾迪西上市,陳曉英與哥哥陳德軍一起敲響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鐘聲,至此,「快遞女王」陳小英正式進入大眾的視線。

通過上市,陳小英獲得的財富將達110億元,完全可以排得上國內排名前30的女富豪,其哥陳德軍所持申通的股份加上艾迪西所支付的現金也多達117億元。

轉換行業,再掙百億資產

2019年3月份,陳氏兄妹以46.6億元的價格,賣掉自家快遞公司14.6%的股份,接盤的東家正是阿里巴巴。

2019年8月,申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發出的一則公告震驚了快遞界,申通的員工們這才知道阿里集團以99.82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自家公司31.35%的股份,阿里以46.05%的股份占有率成為了申通的新東家。

陳氏兄妹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賣掉自家公司,套現146億元,選擇急流勇退榮歸故里,這一步不可謂不絕。

因為在申通上市之前的2014年至2015年間,申通的市場占有份額就已經從16.8%降到了12.4%,到了2016年度申通的市場占有份額更是一度降到了10.4%,申通借殼上市之後也沒有恢復到以前的輝煌。

申通的頹勢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加盟模式沒有及時轉直營是一方面的原因,更為重要的是激烈的市場競爭。眾所周知,快遞行業中間有「四通一達」,前有順豐、京東,後有極兔、天天,腹背受敵之下,申通的市場占有份額一再縮小。

陳小英退出申通後她就不是董事長了嗎?答案是否定的,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企業家更明白。除去申通,陳小英名下還有完全控股以及相關聯的公司共9家,如杭州瑞兆控股有限公司、杭州昌彤投資管理合夥企業等,除此之外陳小英還控股天天快遞49%的股份,妥妥的人生贏家。

然而回到家鄉的陳小英也沒有閒著,她選擇再次創業,一番運作下來,再一次打造了商業神話。

陳小英對市場有著極其敏銳的嗅覺,這一次她選擇了從最常見的雨傘做起。

市場上的雨傘有上千種品牌,雨傘市場已經飽和,那麼陳小英又是靠著什麼翻身再掙200億的呢?

雨傘

我們常見的雨傘無非是在造型上多變,但陳小英團隊設計的雨傘在性能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她在原來傘面的基礎上增加反光的作用,增強了夜間外出的安全性,採用荷葉仿生原理圖層,雨傘上的水珠一甩就干,完全不用擔心弄濕地毯的煩惱。

憑藉著優秀的營銷策略,和雄厚的資金支持,陳小英牌雨傘在一眾雨傘品牌中脫穎而出,一經上市,立馬引起巨大的反響,陳小英也狂攬200億利潤,2020年陳小英躋身胡潤百富女榜第60位。

優秀的人在哪裡都會發光,陳小英的成功與她過人的膽識和聰慧是分不開的,更為重要的是她一直都在豐富自己,申通快遞成功運營之後,陳小英自考了本科,提升了自己的學歷,她不斷地學習與進步,緊跟時代的步伐,從容優雅地面對一切。

陳小英不僅是一位極具魄力的女企業家,她還是一位慈善家,2016年陳小英向浙江大學捐贈了4000萬,設立教育基金、醫學基金。

陳小英

縱觀陳小英的前半生,她過得並不算是一帆風順,青年時喪夫,她並沒有沉溺於悲傷,反而是堅強地站起來,保住了夫妻二人的心血,中年時遭遇事業危機,她勇敢果斷,急流勇退,東山再起,衣錦還鄉。

我們或許無法複製陳小英的成功,但是她的智慧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抓住機遇,不怕吃苦,不半途而廢,即使是遇到最大的坎坷,悲傷過後也能再次堅強,願我們都能風雨無阻,砥礪前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33f6939e730b3465eae455008a938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