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退位時眾臣歡慶,僅一人垂頭大哭,一年後沒哭的人全被處死

2022-02-24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武則天退位時眾臣歡慶,僅一人垂頭大哭,一年後沒哭的人全被處死

有句話說得好:「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古時候的文人讀書,絕大部分都是為了進入官場,或是想光宗耀祖,或是願為民請命,或是為了一腔抱負。譬如大名鼎鼎的李白,一生求仕而不得。

在唐朝,有這麼一個人,比李白早出生半個世紀,他的詩和文章被《全唐詩》《全唐文》收錄。但和李白不同,他一生歷經四朝,數次出任宰相。這個人就是姚崇,是唐朝的四大賢相之一。

得武則天賞識

姚崇的父親是唐初的官員,但是很早就辭官回歸田園了。後來,年紀大的時候又被高宗起復任用,倒是做出了一番成績。姚崇性格瀟洒,受父親影響,喜愛習武,直到二十餘歲才開始勤學苦讀。

步入仕途之後,姚崇按部就班地升遷。後來,契丹作亂之時,姚崇正好在兵部任職,雖然因為戰亂事務且多且雜且亂,但姚崇處理得得心應手,一眾事務井然有序,絲毫沒有慌亂,姚崇因此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

武則天雖然推行酷吏,但是也很注重人才的選拔,知人善任。發現姚崇這個人才之後就開始大力提拔,沒過兩年,就提升姚崇為宰相。可以說,武則天對姚崇有知遇之恩。

後來,姚崇因為鐵面無私,不給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情面而得罪他,於是在張易之的鼓動下,姚崇被貶。但即使被貶了,姚崇仍然心系朝堂,舉薦了張柬之。

武則天晚年的時候,太子趁著她病重率領群臣發動神龍兵變,逼迫武則天退位。兵變成功後,眾人皆喜,只有姚崇告別舊君低頭垂泣。武則天對姚崇畢竟有恩,當年那個手腕強硬的女人風燭殘年之際,失去了權力怎麼不令人唏噓。

姚崇因此遭到新任皇帝的不喜,五大功臣中其餘四位如張柬之均獲封王位,唯有姚崇得到的封賞最小不說,還被外放貶職。

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一年之後,其餘四人不是被殘酷殺害就是死在了流放之中,只有被貶的姚崇得以幸運生存。

幾度變遷

在武周時期姚崇就歷經了升遷、貶職。中宗繼位,姚崇卻為武則天哭泣而再度貶職,這不但是因為姚崇確實感激武則天的知遇之恩,還有他深知中宗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而主政大臣又剛愎自用不斬草除根徒留後患的緣故。

睿宗繼位後,姚崇再次被起用,他同另一位有名的賢相宋璟齊心協力整頓朝綱,罷奸人用有才之士,兩人性格互補一剛一柔可謂合作無間,一時之間,朝堂風氣大為改觀。

但好景不長,姚崇因欲除去對太子有威脅的人,被冠上離間宗室的罪名而被遭貶謫。都說「文死諫,武死戰」,姚崇認為太平公主和諸位王爺不是擾亂朝堂就是兵權在手,應將他們分別外放遷居,此等行為觸怒了太平公主。

這次和他一起被貶的還有宋璟,太平公主是不允許這兩個人在朝堂之上和她作對。太平公主得武則天盛寵,性格剛強,出手果斷,她是絕對不會放棄手中的權力做個尋常公主的。

兩年後,玄宗誅滅太平公主集團,然後召見了姚崇。此時的姚崇在宦海之中沉浮了幾十年,歷任中央和地方多年,一生經歷無數個危機時刻。姚崇針對這些年所看到的朝政弊端,分門別類提出了對應的意見。

一番促膝長談過後,玄宗接受了姚崇提出的建議。他深知這位從高宗時期就開始出仕的老宰相善於見微知著、經驗豐富又為人忠心耿耿,姚崇的意見必然是他幾十年的心血結晶,正合此時勵精圖治的玄宗的心意。

於是姚崇再次重返京城輔佐朝政,選賢能、罷冗餘;平衡朝堂勢力;興農業,捕殺蝗蟲救災。這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為開元盛世奠定了經濟和政治上的基礎。

毛主席盛讚

毛主席熟讀史書,對古代的政治家尤為關注,對姚崇這個古代賢相,他的評價頗高,毛主席稱姚崇為「大政治家」。尤其是姚崇給玄宗提出的10條意見,不過兩百來字,卻針對性強實施性高,「古今少見」。

毛主席還稱姚崇是個「唯物論者」,姚崇在治理蝗災的時候就體現出了這一點。古時候的人多為迷信,蝗蟲肆虐,百姓和官員卻不敢捕殺它們,生怕不符合老天爺的心意招來什麼禍患。

但姚崇不同,他堅信「人定勝天」,對所謂修德一說嗤之以鼻。為了勸諫玄宗,姚崇翻閱歷史記載,列舉前朝因為不滅蝗災而導致的糧食顆粒無收,災民遍野,絕望之中甚至出現了易子而食的現象,其慘烈程度難以想像。

另外,古人還講究「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對身後事非常重視。我們經常在出土的陵墓中看到,很多墓主人生前使用過的東西作為陪葬品,這是讓他們在另外一個世界能夠繼續享受。

但姚崇顯然不這麼認為,他對後代的交代就是死後薄葬,「人死了就沒有任何知覺了」,薄葬怎樣厚葬又如何,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能受用了。

姚崇勸諫也會講究方法,並不會死磕硬碰,這一點,恰好與宋璟的直陳明諫有著鮮明對比。姚崇會根據皇帝的性格採用不同的勸諫方法,比如對玄宗,他就會循序漸進,使得玄宗聽得進去他的話才會慢慢進言從而達到目的。

歷任三朝宰相,又經歷了國力鼎盛時期,身居高位的姚崇卻十分簡樸,從不貪墨,以致於年老之時還買不起京城的房子,只能住在郊區的寺廟裡,其清廉可見一斑。

小結:

姚崇是個具有高度政治智慧的人,善於在錯綜複雜的政治環境中把握住主要的方向,所以才能夠歷任四位帝王都能夠得到任用、信任,數次出任宰相。

同時,姚崇薦賢任能進退有度懂得急流勇退,所以才在晚年辭官之後也能得到唐玄宗的榮寵。生病之後,唐玄宗還讓他住進專門的居所,君臣相得直至姚崇病逝,成為一代佳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2de6923b15eeb67a66d3091ebf794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