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追星被騙35萬,現在的小學生富到這種程度了嗎?
前段時間,浙江嘉興海寧,13歲的小李(化名)收到一條私信:
「掃碼進群,給喜歡的明星打call!」
小李信以為真,趕緊加了進去,結果還沒來得及給明星「打call」,一位「張警官」先跳出來了。
這位「張警官」表示,群里有人泄露藝人隱私,所有人都要配合調查,否則就要按「從犯」處理,罰款20000元由監護人承擔。
小李一下傻了眼,自己剛加了群,怎麼可能做這種「犯法」的事情呢?
於是小李急忙給「張警官」發去私信,表示「我一定配合你」、「我什麼都沒有做」。
對方看到獵物上鉤,又令小李加了「趙律師」的聯繫方式,通過視頻電話的方式,讓小李把媽媽手機里的錢全部轉走,還買了一台8000多塊的手機,寄到對方指定的位置。
小李聽之信之,媽媽第二天起床才發現,女兒被騙了35萬8千多元。
事實上,最近騙子猖獗,被騙的遠不止小李一個。
據警方介紹,僅浙江海寧一個地區,7月以來就已經有31名學生被騙,被騙金額高達62萬餘元。
暑假期間,孩子們接觸手機的機會多了,但騙子無形中也多了起來。
孩子們安全防範意識差,對網絡信息也缺乏基本的識別能力,所以很容易被騙子們列為重點目標,成為騙子嘴裡的肥羊。
尤其現在很多孩子熱衷於「追星」,更是成為電信詐騙泛濫的重災區。
追星圈成電詐重災區
面對騙子層出不窮的手段,以及對人性的精細揣摩,別提孩子了,有時候就算是成年人,可能也未必能防得住。
今年1月份,義烏也曾出現類似的追星騙局。
學生小麗刷短視頻時,偶然刷到一條推薦視頻,上面標著她喜歡明星的聯繫方式,小麗激動不已,迅速請求添加對方為好友。
等成功進入粉絲群後,小麗驚呆了,裡面不僅有那位明星的各種照片,而且對方竟然還會「空降」,和粉絲們一起聊天。
正當小麗喜不自勝之時,騙子的爪牙伸出來了:
可以私信聯繫明星助理,領取明星簽名照。
結果當小麗添加上對方好友後,明星簽名照沒領到不說,卻受到了明星「律師」的警告。
這名「律師」稱,明星聯繫方式被泄露,主犯已經被抓到了,需要小麗配合調查,證明自己不是從犯。
沒錯,跟上面小李遭遇的騙局同出一轍,小麗也在對方一通忽悠之下,被騙了28萬。
孩子喜歡追星本無可厚非,但騙子恰恰就針對這點,專門開發了類似騙局,而孩子們在缺乏防範意識的情況下,往往就容易中招。
可能只是幾個小時的時間,父母幾十萬元的血汗錢,就會被騙子洗劫一空,防不勝防。
騙子有哪些特徵?
雖然指望孩子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對方是個騙子並不現實,但我們平時還是應該給孩子講一些騙子的詐騙手法,以及騙子具備的特徵,提高孩子的防詐意識。
一般來說,騙子在行騙時往往會冒用其他身份,來降低孩子的警惕。
比如冒充孩子的同學、某些公職人員、親戚朋友等等,其中以公職人員居多,包括警察、律師等等,都是騙子慣用的冒充對象。
我們平時教育孩子,一定要提前為孩子「打預防針」,告訴孩子如果在網絡上接觸到類似身份,一定先和自己取得聯繫,切勿私自與對方交流,也不要害怕對方的恐嚇。
其次,騙子行騙時少不了的一招,是製造緊張恐懼的氣氛。
孩子們認知能力低,情緒波動之下,就會容易被騙子牽著鼻子走,一步步走下精心設好的陷阱。
因此,我們平時也要多給孩子看一些這方面的真實案例,使孩子遇到類似情況時,能夠更沉穩地應對,也能防止詐騙。
另外騙子行騙,還往往會使用視頻通話的方式,或者是使用一些00號碼開頭的境外電話,且無論手段如何,最後都會要求孩子進行轉帳匯款。
對於這方面,也需要我們對孩子進行科普,提高孩子的警惕心理。
家長也要加強監管
騙子手段防不勝防,哪怕警惕心理再高,也可能一不小心掉進對方的陷阱里。
因此,防止孩子被騙,還需要家長平時多多注意,加強對於孩子的監管。
比如減少孩子使用手機的頻率,尤其是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儘量避免孩子獨自使用手機,給騙子可乘之機。
再比如避免告訴孩子的支付密碼,將孩子可能使用的支付方式關閉,防止孩子不知不覺間將手裡的錢轉走。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隨著手機支付盛行,現在很多孩子對金錢的理解並沒有那麼深。
記得之前有檔針對小學生的採訪,記者問孩子們「你覺得誰最有錢?有多少算有錢」?
竟然有很多孩子覺得校長最有錢,而且起碼億萬身家,一個月就能賺好幾億。
所以當孩子遭遇詐騙分子,動輒轉帳幾萬幾十萬時,她們可能是真的不知道這是多少錢,壓根就不知道錢多錢少究竟是什麼概念。
也正是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對孩子的金錢教育,平時讓孩子適當接觸金錢,明白多大金額的錢堪稱「巨款」,也能從某種程度上防止孩子被騙。
結語:
騙子的手段防不勝防,我們身為家長能做的,就是儘量防患於未然,從各個方面防止孩子被騙。
尤其眼下孩子們還在假期,我們更要注意加強監管,千萬別讓騙子趁虛而入,賺得「盆滿缽滿」。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孩子遭遇電信詐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