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出英雄,也出賣國賊,同樣也湧現出一些無黨無派的黑暗勢力。
那些惡勢力也從此刻發展起來,對於上世紀上海灘惡勢力的龍頭老大杜月笙來說,金錢的作用遠不比人情來的重要。為此不管來人身價如何,權力如何,只要是他杜月笙能幫上忙的,他都會義不容辭援助一把。
張學良在九一八事件發生後,為了躲避悠悠之口而逃到上海灘。相信張學良能東山再起的杜月笙誇下海口,要力保張學良的人身安全。不料此人一出山,杜月笙立即說到,張先生趕緊走。
張學良與吳鐵成
張學良作為北洋軍閥首領張作霖的兒子,他的一生榮耀止步在九一八事件後。17歲的張學良在父親軍隊中服役,三年後作為炮兵第一名的張學良,在他畢業後擔任了東北軍混成旅第二團長,主要負責父親張作霖的安全。
在1928年6月的一天,張作霖在皇姑屯戰亡,張學良繼而接任父親之職,升任東北三省保安總司令。期間張學良經歷若干戰爭,而在中原大戰後,他的人生聲望以及他的實力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
但由於中原大戰後,大批關東軍未能及時回防戰地,也給了對東三省預謀已久的日本軍隊一個可乘之機,而後便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九一八事變。
面對日軍的突然暴動,張學良所帶領的上萬東北軍實行不抵抗政策,而導致東三省落入日軍手中。東北失守後,張學良從人人敬畏的英雄便成了人人可憎的逃兵,張學良為了逃避責任而逃到上海灘。
張學良辭掉自己的職位,帶著家人假扮商人逃到上海,而沒有了保護的張學良,在上海灘這種多政派之地,他深知他的身邊危機四伏,為此他萌生了找人保護他的想法。
他為了不被發現,私下裡悄悄找了上海市長吳鐵成。吳鐵成看到張學良時也是萬分激動,但是聽到張學良的來意之後他犯了難。
要是在平時,他定能滿足張學良的所有要求,可是經過東三省一事之後,張學良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況且張學良還指不定哪天就死在愛國之人手下。
吳鐵成很是糾結,他心想如果他幫了張學良,自己便會成了另一個被暗殺的對象。如果自己不幫,萬一張學良之後東山再起而為難自己,這樣思來想去吳鐵成也沒個準確的想法。
危險來信
在吳鐵成危難之際,杜月笙出現了,他主動聯繫了張學良,並表示他可以幫忙。因為在他來看張學良還是值得交往的一個能人,還是有機會東山再起的,他更是揚言要保護張學良周全。
為此在張學良逃到上海後,也是他主動與張學良取得聯繫。張學良在上海的所有事務,都由杜月笙安排妥當,並和張學良表示有麻煩都可以找他,他都會擺平。
杜月笙有一句名言:別人存錢,我存交情。杜月笙出手幫忙的原因,是自己有了人情在張那裡,日後或許可以撈點好處。
張學良在杜月笙的庇護下,度過了幾天的安穩日子,但幾天後他在門口看到了沒有引線的炸彈和一封威脅之信。
此信留了三個給張學良的選擇,要麼會東北抗日,要麼留下自己的頭顱,要麼將自己的我財產係數交出用于軍隊購買武器,並留言如果不做出選擇,寫信之人將會立即取他性命。
張學良對於這封信,心中多多少少有些害怕,信與炸彈竟然能在他沒有發現的情況下送來門口,那下次有引線的炸彈必然也會送到自己的身邊。
此後張學良將這事告知杜月笙,並請求杜月笙幫忙,杜月笙在看到來信的署名是王亞樵後大吃一驚,並表示讓張學良快離開。
杜月笙竟然能做上上海灘的「土皇帝」,自己也是有些本事的,但不管勢力多大還是會有害怕的人。其中王亞樵就是壓著杜月笙的人,王亞樵與他不同的地方是,王亞樵專殺這些不利國家的人。
民族英雄王亞樵
王亞樵是人民的英雄,1889出生在安徽合肥,因為少年經歷導致他格外憎恨欺軟怕硬,欺壓百姓之人,從小便知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個人責任。
1911年,王亞樵在合肥組織軍政府宣布獨立,兩年後來到上海專研無政府主義,主要研究如何打倒社會的強權。1920年,他趕赴安慶遭到通緝逃亡上海,一年後創立斧頭幫,專門與當地惡勢力對抗為老百姓出力。
1923年11月,王亞樵暗殺淞滬廳長徐國梁後投奔盧永祥,並在湖州出兵時與戴笠胡宗南結為兄弟,慢慢的王亞樵闖出了自己的天地。
但他不忘初心,一直在懲奸除惡,只要是被王亞樵盯上的通敵賣國的惡人,都很難從王亞樵的手下逃過。也有一些日本高級軍官死在王亞樵的手下,國民黨最高軍官蔣介石也曾遭到他的問候。
杜月笙之所以將張學良離開,是因為杜月笙也曾遭到王亞樵斧頭幫的壓迫。那時杜月笙勢力慢慢起來,為了保護老百姓,王亞樵多次帶著斧頭幫,與杜月笙一派搶奪地盤,這一對抗是以杜月笙做出讓步才停止。
也就是在這時,杜月笙便知道了王亞樵的真正勢力,不光是杜月笙怕王亞樵,上海灘所有有錢有勢的人都不敢惹王亞樵。
小結: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祖國遭到外部勢力的打擊,但凡是一個中國愛國之人,都會奉獻出自己的力量,王亞樵就是其中一位。
毛主席曾這樣評價過王亞樵:「殺敵無罪,抗日有功。小節欠檢點,大事不糊塗。」可惜的是,這樣一位革命英雄最終死於國軍特務戴笠之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65a473577e6c00351528d3c5f28ae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