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許想不到,這些常見病的「疾病密碼」是完全一樣的,而且你自己就可以破解

2019-12-19     達醫曉護

這是 達醫曉護的第2156篇文章

冠心病、腦卒中、頸動脈斑塊、腎動脈狹窄、下肢動脈閉塞,相信這些名詞你一定不會陌生,甚至冠心病、腦卒中像感冒一樣,和許多家庭都息息相關。

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報告,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推算目前我國心血管病現有病人2.9 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高血壓2.7億。

2015年我國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從2009 年起,農村心血管病死亡率超過並持續高於城市水平,就心血管病具體死因而言,農村居民主要死於腦血管病,城市居民主要死於心血管病。

由此可見,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影響我國居民生命與健康的最大威脅!

冠心病,腦卒中,以及頸動脈、腎動脈、下肢動脈疾病,雖然發生在不同的器官,分屬於不同的臨床專業,但卻有相同的發病機制,那就是動脈狹窄、堵塞,如果狹窄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就是冠心病;發生在腦血管,就是腦卒中;發生在腎動脈,就是缺血性腎臟病。

前些年,醫學界將冠心病、腦卒中、頸動脈斑塊、腎動脈狹窄、下肢動脈閉塞等疾病整合到一起,命名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簡稱ASCVD。整合的目的,一方面是分享各專業的治療經驗,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制定一致的防控措施,提高整體治療水平。

通過一個老大爺的病情,可能幫你具體認識到這個疾病的全貌。

這位老大爺71歲,因為腎衰、腎性貧血住進腎內科,經檢查發現他雙腎動脈狹窄,雙腎萎縮,診斷為缺血性腎臟病,慢性腎衰竭。

此前,他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已經放過心臟支架;下肢動脈也硬化狹窄、閉塞,分別於3年前、4個月前、2個月前三次放置下肢動脈支架;頸動脈也有硬化狹窄,其中右側頸動脈閉塞,左側狹窄50%。

其實,這些硬化狹窄的血管只是能檢查到的,許多看不到的動脈肯定也有狹窄。

這位老人就是典型的ASCVD,如果你了解他的生活習慣和病史,你就能理解他的身體為什麼會這樣糟糕。

老人從年輕時就開始抽煙,平均15~20支/天;高血壓15年,最高190/100mmHg,服藥後維持在150~160/80~90mmHg,倒是沒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

是長期抽煙和高血壓,導致這位老人全身的血管發生病變。

ASCVD有相同的「疾病密碼」,或者叫四大危險因素,那就是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抽煙,而ASCVD的發生,肯定是四個危險因素單獨或者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實,這個疾病密碼,你自己都能破解。不要抽煙,儘量不喝酒,健康飲食,控制體重,定期體檢,一旦發現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一定要及時控制達標。

動脈硬化狹窄的發生是漸變的,而心梗、腦梗、腦出血的發生是質變的。醫生建議患者戒煙、減鹽、減重,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就是防止漸變的發生,而許多患者往往認識不到這一點,總以為「是藥三分毒」,沒有什麼不舒服,就不用藥。而現實卻是,等你感受到不舒服時,質變已經發生,那時只能大把的花錢挽救性命。不過,是否能挽救回來,還要看天意;就算能挽救,生命可能已經沒有質量。

年輕時不懂得呵護身體,當心年老了身體報復你!

作者: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bSZG28BMH2_cNUg6lu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