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三胎可領1萬!「現金催生」來了,你要不要生娃?

2022-10-17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生三胎可領1萬!「現金催生」來了,你要不要生娃?

生三胎可以領1萬元補貼,你會動心嗎?

前幾天有媒體報道,長沙市發文明確表示,「合法生育三孩及以上孩次」的家庭,每孩可以領取育兒補貼金1萬元。

也就是說,只要家庭情況符合條件,從第3個孩子開始,每多生1個孩子就能獲得1萬元的補助。

消息一出,網友們瞬間炸開了鍋。

有人表示質疑,「誰會為了一個滑鼠墊,組裝一台電腦」?也有人正在「拼三胎」的過程中,希望自家當地也能推出相關政策,拿到真金白銀的補貼。

不過,雖說長沙宣布生娃進行現金獎勵鬧得沸沸揚揚,但卻不是它打響了「現金催生」的第一槍,近幾年,地方政府為讓大家趕緊生娃,可謂是「操碎了心」。

為讓大家生娃,地方政府「操碎」了心

早在202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就已經明確,對按政策生育第二個及以上孩子的攀枝花戶籍家庭,每月每孩發放500元育兒補貼金,直至孩子3歲。

與長沙的1萬元現金補貼相比,攀枝花市家庭從二胎開始,每生一個孩子,可以領取共1.8萬元的補貼金,數額還要更大。

此外,甘肅臨澤、黑龍江大興安嶺、雲南等地區也已經出台了相關的育兒補貼政策。

比如雲南宣布,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對新出生並戶口登記在雲南的二胎、三胎家庭,分別發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補貼,並且按年度發放800元育兒補助。

大興安嶺地區則是對符合條件的三胎家庭,直接給予一次性獎勵金2萬元,每月發放500元育兒補貼,直至孩子3周歲。

而除了這些「真金白銀」的獎勵外,一些地方還在房產、兒童入學等方面出台了優惠政策。

比如寧波就針對二孩、三孩家庭上調了首套房屋公積金貸款限額,從60萬元升到了80萬元。

不難發現,各個地方為讓大家生娃不遺餘力,但現實情況卻是應者寥寥,對絕大多數年輕人而言,這樣的補貼並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幾乎沒有人會為補貼而去拼二胎三胎。

現在年輕人究竟怎麼了?

自2018年開始,我國每一年的新生人口都在急劇減少,2018年全國新出生人口為1523萬人,2021年全國新出生人口為1062萬人,短短4年時間,減少了461萬,將近30%的比例。

而之所以新生人口數量顯著下降,年輕人們越來越不願意生娃,背後反映的是巨大的養娃成本。

記得之前有寶媽分享,生了二胎,孩子沒搖到公立幼兒園只能上私立,去了私立幼兒園才知道養二胎壓力有多大,一年少說好幾萬。

有網友曾對養娃成本做過估算,即便是一個四線城市,從孩子出生到成家也需要至少100萬元的開銷,如果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還要遠比這個數字更高。

因此,很多年輕人並非不想生娃,實際上是「不敢生娃」,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背負車貸房貸兩座大山已經讓人難以喘過氣來,養娃的昂貴成本足以勸退很多年輕人,不生娃,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生娃壓力可能比想像中要小

同事小黎本來沒有要二胎的打算,但奈何「喜從天降」,和愛人思慮再三之後,她還是選擇了把寶寶生下來。

生二胎之前,小黎本以為要緊衣縮食,養兩個孩子壓力山大,但據她的說法,現實情況卻比想像中要好不少。

首先是有了養一胎的經驗,二胎少走了很多冤枉路,減少了很多沒必要的開銷,這讓小黎發現帶娃花銷其實能夠省上一些,也沒有那麼不容易。

其次是愛人收入進一步的上漲,由於二胎的出生,小黎愛人比以往在工作上更努力,更有奮鬥目標和「幹勁」,隨之而來的是更豐厚的經濟回報,使得家裡經濟狀況寬鬆了許多。

實際上,小黎這種情況並非個例,雖然二胎、三胎必然會帶來更大的經濟壓力,但這種壓力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樣大到難以承受。

而且孩子不單純地是一種負擔,多子女家庭與獨生子女家庭完全是兩種不同的人生體驗,二者各有優劣,無論是對於父母,還是對於孩子本身來說,都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幸福。

結語:

「現金催生」已經是大勢所趨,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地區推出相關政策。

年輕人在面臨生育問題的選擇時,不妨嘗試換一種思路,其實二胎、三胎家庭也可以有很高的家庭幸福指數。

今日話題:你有要二胎、三胎的打算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ef1416fba1fc7f744fd5fcfc128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