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碰瓷現象,武志紅如何理解?

2020-01-31     CIO的夜讀時光


蠢即是惡


2012年的年底,看電影《1942》時,一個清晰的概念跳了出來——巨嬰。


電影中一個鏡頭:軍需官去妓院,老鴇給他安排「東家」的女兒,他將要上17歲的姑娘,卻大剌剌躺在床上,要女孩像個老媽子一樣先伺候他。這一幕讓我覺得很噁心,也因他肥頭大耳,我聯想到,他就是一個巨嬰而已,要一邊吃奶,一邊做性事。


同是找妓女,我想到湯姆·克魯斯在電影《大開眼戒》中,他面對小姐,是將對方視為一個人來尊重的。他們之間,像是兩個成年男女間發生的事,而軍需官和「東家」的女兒,其實像是一個嬰兒要找媽媽伺候,但問題是,他們的年齡差又是相反的,所以這種反差引起了我很大反感。這個概念一形成,我隨即有了一個強烈感慨:天啊,巨嬰,好像是我們大多數國人的共同寫照,我們多數人,看似是成年人,但心理發展水平,其實還是嬰兒水平。


這個概念一形成,再去理解各種經典的中國社會現象,就容易了很多。譬如,屢屢爆出的老人「訛詐」扶助者的事情,輿論一般認為,他們出於經濟原因而去有意訛詐。


最初,我也這麼認為。然而,多起案例並非如此,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案例是,一位摔暈的老人在醫院一醒過來,第一時間就抓住送他去醫院的扶助者的手說,小伙子,你為什麼要撞我?還好,這位扶助者是警察,還有視頻做證,所以順利證明了自己的清白。


類似案例挺多,由這些案例可看出,老人並非是有意識地在訛詐。那麼,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如果將老人視為巨嬰,那就很好理解了。嬰兒是沒法面對失控的,失控會引起他們巨大的無助感,他們需要將失控這件事從自己身上切割出去。他們會認為,既然失控意味著「我」控制不了,那必然意味著,是有一個「我」之外的力量在控制這件事,並且,因為這件事是傷害性的,所以必然是敵對力量在控制著這件事。


成年嬰兒,即巨嬰,和嬰兒的心理邏輯是一樣的。作為巨嬰,這樣的老人摔倒受傷,是一個巨大失控,他們會認為,這不是「我」導致的,而是「我」之外的一個敵對力量導致的,並且它有主觀惡意動機。


所以,他們必然會找人去怪罪,這樣就保護了「我還是能掌控自己身體」的這種感覺,且他們會認為對方是主觀惡意的,於是對方必須負責和道歉,否則他們就一直死磕下去。一些案例中,即便有了視頻,並且,目擊者強有力地證明了對方是扶助者,他們還是要死磕。


圖片來源:CC0

素材來源:巨嬰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GTq_W8BjYh_GJGV0rYW.html

在熔爐中升華

2020-03-13















王參謀的初心

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