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幼師憑「挖呀挖呀挖」走紅,畫面美好,喜歡老師的孩子更自信

2023-05-04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美女幼師憑「挖呀挖呀挖」走紅,畫面美好,喜歡老師的孩子更自信

今年的五一假期,被一首兒歌洗腦了。

「在小小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種小小的種子開小小的花,在大大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種大大的種子開大大的花…」

這幾天,只要一打開短視頻平台,就能看到一位漂亮的幼師手上比划著可愛的動作,歌聲甜美純真同時又極具魔性,不僅孩子們興奮地跟著一起歌唱,還引發了無數網友圍觀。

網友們紛紛表示:

「相當洗腦!相當治癒!」

據悉,視頻中這位姓黃的幼師來自武漢,本來是翻拍另一名幼師博主的作品,卻沒想到突然爆火,目前這條視頻全網播放量已經超過千億次。

簡單的兒歌,純粹的快樂,很多人覺得這個視頻符合想像中對於幼師這份工作的定義:

工作內容輕鬆,與孩子們相處愉快,而且還能保持童真,留有一顆童心。

但不得不說的是,幼師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光鮮亮麗,這份工作背後的辛苦常常不為人知。

幼師在工作中遭遇的無奈,遠比我們想像中更多。

身累心更累,才是幼師職業的真實寫照

同樣都是老師,幼師可能是社會地位最低的一個。

儘管美其名曰「老師」,但幼師的工作內容遠不止教學,飲食、衛生、安全,孩子吃喝拉撒的方方面面都要做,而且還都要做到位。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很多時候僅僅在家裡養育一個孩子,就已經把家長折磨得煩不勝煩,更何況幼師每天要面對數十個孩子呢?

每天既要維護小朋友們的秩序,又要給某些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小朋友把屎把尿,什麼髒活累活都得干。

而比身體勞累更令人難以接受的,其實還是心理上的疲憊。

我有一位幼師朋友,平時照顧孩子們盡心盡力,相當敬業。

但就算是她,有次也被一位家長告到了園長那裡。

原來,竟然是中午喂飯的時候,這位家長嫌棄老師沒有首先喂自家的孩子,這位朋友簡直當場心裡崩潰。

現在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需求,很多幼兒園還安裝了實時視頻,家長可以實時掌控孩子的情況。

相當於幼師們要時時刻刻在監控下工作,家長隨時隨地都能進行監督,雖然家長這樣的需求可以理解,但對幼師而言,無疑也會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

喜歡老師的孩子更自信

每個孩子在家長心裡都是最珍貴的,所以往往會關心則亂,家長生怕孩子在幼兒園裡出一點問題。

無形中,這份焦慮又很容易從家長傳遞到幼師身上,導致雙方出現矛盾。

但我們家長應該認識到,老師們需要的更多是理解和鼓勵,做好家校溝通至關重要。

很多時候,家長的一句話可能就是老師堅持的動力。

再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孩子們認知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差,他們對於老師的喜惡大多是由家長態度所決定的。

如果家長總是對老師各種不滿,那麼孩子也會潛意識中對老師產生排斥,產生不信任,對孩子的成長很容易造成消極影響。

只有孩子喜歡老師,對老師感到親近,才能在幼兒園裡獲得安全感,才能更積極地溝通和表達、展示自己。

因此這也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過程,如果孩子對老師比較排斥,那麼在幼兒園裡表現必然就會比較消極,長期下去,孩子就會淪為邊緣人,逐漸失去自信心。

幼兒園家校溝通注意這3點

1.不要預設立場拿老師當壞人

網絡上「幼兒園暴力事件」頻發,導致很多家長天然對幼師有一種不信任,擔心孩子在學校會遭受虐待,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其實這是「反向倖存者法則」的結果,畢竟我們國家那麼大,有那麼多的幼兒園,個別的幼兒園出問題也不奇怪,而現實中,99%以上的幼師都足夠盡職盡責。

所以我們在跟幼兒園老師的溝通中,一定不要預設立場把老師當成壞人,否則這樣的心態就會導致我們很難跟老師正常溝通。

相信老師,以平常心跟老師溝通交往,是做好家校溝通的前提。

2.適度包容,避免苛責

幼兒園老師每天面對幾十個孩子,有時候就難免有一些工作細節會做得不夠到位,我們作為家長可以指出問題,但要注意溝通的態度。

要儘量地去理解和包容老師,而不是去苛責她們,幼師工作本來就是以愛心支撐的,一味地苛責只會讓把工作變成應付家長,反而有害無益。

3.避免對老師過度打擾

歸根結底幼師只是一份比較特殊的職業,她們也有家務要做,有自己的個人生活。

所以我們與老師溝通儘量選擇在工作時間,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避免過多打擾。

老苗結語:

上面這則視頻爆火後,很多人覺得幼師這份職業單純而美好,甚至產生了一絲嚮往。

但視頻只是截取了幼師工作中微不足道的、輕鬆愉快的一小段教學片段而已。

更多的幼師,每天都在掙扎要不要辭職、什麼時候辭職。

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在家校溝通中多注意,給予幼師們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家孩子上3年幼兒園換好幾個老師。

今日話題:你對幼師這份職業怎麼看?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8050c7d9d372fe10e3921a8a31fbd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