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我解放軍僅用32天時間便結束戰爭,卻給印度留下了50多年的噩夢。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是一場規模、時間都很有限的邊界作戰,可中國軍隊將印度軍隊按在地上摩擦的情況還是使得這場戰爭成為了繼抗美援朝戰爭之後,新中國第二場震驚中外的對外反擊作戰。
在自衛反擊戰前夕,毛主席曾說他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通尼赫魯為什麼要搞我們。而印度的尼赫魯也想不通,作為南亞小霸主,有著美蘇兩國撐腰,為什麼印度軍隊還會迅速潰敗?
中國利用中印戰爭再次讓世界看到了新中國的不可戰勝,也徹底打碎了印度的大國野心,成為籠罩其至今的噩夢。中國打贏之後,世界各國又作出了什麼樣的反應呢?美國和蘇聯妄圖干涉中印戰爭,為何最終沒能如願?
今天博覽歷史就來帶大家一起了解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勝利後,世界各國作何反應。新來的朋友可以先點個關注,既方便回顧往期文章,又不錯過之後的精彩內容。
邊境作戰,各國反應
印度在中印戰爭前後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個是囂張跋扈一個是黯然神傷。印度「國父」尼赫魯在印度的統治不可謂不出色。說起來二戰後哪個國家擴張的領土面積最大,答案就是一直被人所輕視的印度。
印度的擴張野心自從1947年獨立之後便從未停止過。但一個國家的擴張野心,便是其悲劇的開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走上對外擴張道路,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條,只不過是早晚的事。
尼赫魯的政治手腕就表現在讓印巴分治後的絕大多數土邦都「自願」加入了印度,極大地擴張了印度的版圖。這讓印度嘗到了擴張領土的甜頭,此後尼赫魯一直野心勃勃對外侵略,更是將目光放在了中國的西藏地區。
西藏問題是中印爆發衝突的主要因素,1951年解放軍和平解放西藏,這引起了印度的忌憚。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尼赫魯就曾表示「強大了的中國一定會產生擴張的動力,這是印度面臨的危機。」尼赫魯將中國看成與印度一樣的國家,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
1951年印度軍隊越過中印傳統習慣線向北推進,侵占了「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而印度拿來提出領土要求的「麥克馬洪線」和「詹森線」是英國殖民印度時期,為了蠶食西藏地區而偽造的,根本沒有得到過中國的承認。
解放軍通過和平方式解放了西藏,黨中央出於對西藏情況複雜的考量,決定暫不對西藏進行社會改革,仍由之前的西藏上層管理西藏。這些西藏上層中的一些人在解放軍進駐西藏時,曾接受過西方勢力的援助以阻止解放軍進藏。
1959年少數西藏上層人士在美國、印度的挑唆煽動下策劃叛亂,在解放軍迅速平定叛亂之後,這些少數叛亂分子跑入印度,向全世界宣告了印度和他們的勾結。
印度眼看其暗中支持西藏上層人士叛亂的陰謀破產,於是公開向中國提出了將中印邊境東段9萬平方公里和西段3.2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印度,尼赫魯此舉已經拋棄了中印友好的旗幟,更是將中國希望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態度視為軟弱可欺,而這個時期的中國也不是不想列印度,眼看著在中印邊境上躥下跳極度囂張的印度,又有誰能忍得下這口氣呢?
只不過是此時中國與蘇聯翻了臉,美國又在東南亞扶持著南越勢力,中國面臨的國際形勢不容樂觀。但印度明顯低估了中國的決心,即使1950年新中國百廢待興之時,為了國家安全和領土主權,志願軍都敢踏出國門,炮擊美帝,如今印度不斷挑事,難道真以為中國不敢打嗎?
1962年10月2日,尼赫魯聲稱印度政府要「以軍事力量對付中國」,主動挑起了大規模的邊境武裝衝突。1962年10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召開,這次會議將對中印邊境問題做出重大決策。
毛主席說「多年以來我們採取了許多辦法想謀求中印邊界問題的和平解決,印度都不幹,蓄意挑起武裝衝突,且越演越烈,真是欺人太甚。既然尼赫魯非打不可,那我們只有奉陪了。」
毛主席站在巨幅地圖前,凝視著地圖,他沉思良久,指著地圖上印軍據點大手劈了一下說「掃了它!」而關於打不打的問題,毛主席也猶豫了好幾個晚上,以至於他用調侃的語氣對身邊人說「我想了十天十夜,也想不通尼赫魯為什麼要來搞我們。」其實毛主席這是在調侃印度太不會挑選時機。
1962年10月20日,印軍向中國軍隊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我國決定實施自衛反擊作戰。早已經枕戈待旦的解放軍同時從西段和東段發起反擊,解放軍向盤踞在克節郞地區的印軍發動進攻,印軍潰不成軍,其第7旅被解放軍殲滅,旅長被我軍俘虜。
解放軍參戰部隊繼續向南追擊時,印軍未開一槍便聞風而逃,解放軍收復了麥克馬洪線以南達旺河以北部分中國領土。
而西線戰場上,新疆邊防部隊對入侵印軍據點實施強攻,炮火全面覆蓋了印軍據地,隨後拔除入侵的印軍據點37個。東西兩線戰場取得勝利之後,10月24日我國發表聲明,提出停止衝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三項建議,並命令東線反擊部隊停止追擊。
但此時的印度面對解放軍的迅猛攻勢剛回過神,全國開始進入緊急狀態,尼赫魯親自接管了印度國防部。印度國內進行戰爭動員之後,尼赫魯在中印邊境再度增兵,向中國邊防部隊發起全線反撲。
中印戰爭第二階段自11月16日正式打響,於21日結束。
第二階段我軍繼續向南反擊,逼近中印傳統習慣線,11月20日我軍占領查庫,這裡是我軍反擊作戰前進最遠的地方,在這裡可清晰地看到印度平原。前線的潰敗讓整個印度陷入了恐慌,尼赫魯趕忙向美國求援,要求派遣戰鬥機、轟炸機參戰。論對付中國,沒有誰比美國更積極,美國總統下令航母編隊緊急開往孟加拉灣。
而就在11月21日,中國發表聲明,宣布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全線停火、後撤。尼赫魯徹底懵了,他剛撕下自己不結盟的外衣向美國求援,中國就宣布停火,尼赫魯和印度徹底成為了全世界的笑柄。
戰爭結束後,印度的反應最為強烈,尼赫魯在得知中國軍隊停火後撤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召見了中國駐印大使,開口就是「你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之所以尼赫魯會有此疑問,是因為當時印度高層根本沒有完全掌握戰場動態,由於印軍的節節潰敗,前線總指揮考爾中將為了推卸責任,在發給尼赫魯的電報中誇張地說「中國軍隊投入了十幾個師。」這可把尼赫魯嚇壞了,以為中國軍隊這次要徹底占領印度,他立即命令全國進行戰爭動員。而得知中國軍隊僅用了4個團就擊潰了印度的兩萬大軍時,尼赫魯知道自己的政治生命將會終結,他在印度、在全世界丟盡了顏面。
戰爭結束後尼赫魯經常受到指責,他也十分後悔,1964年5月27日尼赫魯鬱鬱而終,而印度則每年耗費巨大的財力採購外國的先進武器,時刻緊盯著中國,生怕自己再次遭受打擊。同時昔日印度不可一世的想法也消失殆盡,此後更是事事都要與中國作對,可能1962年這一場短暫的戰鬥實在是給印度打出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而印度的老對手巴基斯坦則拍手叫好,真正看清楚了自己該站隊何方。自從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巴基斯坦和印度就因為種種問題爆發了激烈的軍事衝突,1963年初,巴基斯坦派遣代表團訪華,中巴關係快速升溫,中國打服了印度,也收穫了一個「巴鐵」,中國在南亞乃至西亞的外交局面徹底打開。
除了這些與中國有著直接相關的國家,美蘇兩個大國的態度和戰後反應也十分值得玩味。
在戰爭開始前,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就與蘇聯展開了中蘇論戰,關係逐漸破裂,1959年中國平定西藏叛亂,同年10月的國慶節蘇聯代表團應邀來北京參加慶祝活動,這次會面中蘇領導人在許多問題上發生爭執,其中在西藏問題上,赫魯雪夫指責中國不應該為了西藏而得罪印度。
這次會議不歡而散後,蘇聯就在中印衝突中公然支持印度,不僅給了其13個師的裝備,還向印度提供了整套的米格-21戰機圖紙,而美國更是在經濟援助上十分大方,美蘇兩國都希望扶持印度來對付中國。能從美蘇這兩個敵對的國家手裡拿錢,還兩不得罪,全世界也僅此印度一家了。戰前美蘇兩國對於印度的援助有多積極,戰後的反應就有多冷漠。
在它們看來,作為美蘇「寵兒」的印度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說能夠取得勝利,和中國軍隊打個有來有回總能做到吧,但印度就是用事實證明了做不到。這讓美蘇兩國都有種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對印度大失所望。而如果換成平時,美蘇兩國可能就真的要下場拉偏架了,但1962年的美蘇正處在劍拔弩張之際,無暇分身,於是只好對中印戰爭表示漠視,就當此事沒有發生。
這也正是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的高明之處。
讓我們將1962年的另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飛彈危機和中印戰爭的時間點排列出來,就一目了然。
1962年10月15日,蘇聯部署在古巴的飛彈被美國發現,古巴飛彈危機正式爆發。10月20日,中國邊防部隊打響對印反擊戰第一槍。10月22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宣布封鎖古巴,同日我軍越過「麥克馬洪線」向南追擊。23日,蘇聯強勢表態支持古巴,同日我軍殲滅印軍第7旅。24日至27日,美蘇博弈進入白熱化階段,誰也無暇顧及中印之間的衝突。這期間我軍展開猛攻,收復被印軍侵占的中國領土。10月28日,美蘇達成妥協,古巴飛彈危機結束,同一天對印自衛反擊戰第一階段暫時結束,我軍停止反擊。
可以看到對印自衛反擊戰的時間和古巴飛彈危機的時間幾乎重合,這便是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抓住了古巴飛彈危機這一千載難逢的戰略空窗期,在美蘇忙於爭霸的關鍵時刻狠狠教訓了印度一頓,如果早了,美蘇可能大規模武裝支持印度,晚了美蘇兩國可能會直接下場參戰。唯有此時,美蘇兩國才能看著印度挨打幹著急。
除了美蘇兩個大國之外,歐洲一眾看戲的國家也少不了對這場戰爭進行點評。英國這位印度曾經的主人,可是絲毫不給印度面子,英國媒體稱印度拋棄了獨立自主的政策,有了美國的軍事支持還打成這樣,就差明說印度軍隊是垃圾了。
而葡萄牙也跟風嘲諷起了印度是罪有應得。葡萄牙之所以關注中印戰爭,是因為葡萄牙在印度也曾有一塊殖民地「果阿邦」,但被印度在1961年用武力強行收回了,這對於印度人民來說是「揚我國威」的事,但葡萄牙卻在國際上丟了面子,因此葡萄牙心裡也十分不滿,於是只能看印度被中國揍來找回點平衡了。
雖然其他國家嘲諷印度,但作為取得戰爭勝利的中國卻做到了有禮有節,沒有對印度步步緊逼,歸還了所有的印軍俘虜和繳獲的印軍武器裝備,中國用軍事實力向世界再次證明了中國的崛起,中國再也不是百年前任人欺壓的舊中國,中國人民有能力、有決心捍衛祖國主權,不受侵犯。
距離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已經過去59年的時間,和平來之不易,但只有戰爭才能換來和平,如今中印之間在邊境仍有衝突矛盾,這便需要我們接過先輩們的旗幟和鋼槍,擔負起保家衛國的使命。中印之間的衝突必將得到徹底解決。
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本期的朋友點贊評論關注支持一下吧,咱們下期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cacebbff89e45b3a922852f49e4c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