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睡睡不長,抱睡累暈娘」,如何哄寶寶自主入睡,解放老母親?

2022-07-05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奶睡睡不長,抱睡累暈娘」,如何哄寶寶自主入睡,解放老母親?

當過媽的都知道,抱睡、奶睡是哄嬰兒入睡最便捷的方法。

每當寶寶努力瞪大雙眼,寧可哈欠連天,也不願意乖乖睡覺時,寶媽只要拿出抱睡和奶睡這兩個「哄娃利器」,就能把擾人的小妖精,瞬間變為「天使寶寶」,起到奇效。

不過,即便抱睡和奶睡如此方便快捷,但廣大寶媽仍免不了心有忐忑:長此以往,寶寶會不會形成依賴?會不會養成「無奶不睡,停奶就醒」的壞習慣?

尤其有些寶寶堪稱「磨人精」,好不容易被奶睡,結果剛停止喂奶,寶寶就又哭著醒來,要媽媽「從頭再來」,有的寶寶被報睡哄著以後,卻一放下就「落地醒」,久而久之,老母親身體實在是吃不消。

其實,對小月齡寶寶來說,抱睡、奶睡的哄睡方式並沒有錯,但隨著寶寶年齡增加,寶媽就要注意了,只有及時幫寶寶建立自主入睡的習慣,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為什麼寶寶熱愛抱睡和奶睡?

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來說,睡覺是「首要任務」,尤其在月子期間,寶寶每天睡眠的時間可以達到16-20小時。

然而,睡眠這項技能是需要寶寶後天習得的,絕大多數寶寶天生並不會自主入睡,換句話說,對小月齡寶寶而言,「哄睡」是必需的。

而且寶寶在出生前,一直生活在媽媽子宮裡的羊水中,不僅感覺很溫暖,而且有一種被全方位包裹的感覺,整個人非常具有安全感。

等出生以後,寶寶的生存空間忽然變大,溫度也不像子宮裡那樣恆定舒適,必須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尤其新生兒天生會有驚跳反射,當體位、姿勢突然改變,或者受到一些輕微刺激時,會出現突然驚醒、四肢張開的狀態,所以自己睡會很不踏實。

這時候,如果寶寶能被媽媽抱在溫暖的懷抱里,聽著熟悉的心跳聲,聞著安心的味道,自然就會放鬆下來,有很強的安全感,也會更容易入睡。

因此,寶寶對於奶睡和抱睡往往有著非同一般的熱愛,這是由其自身生理特點所決定的。

抱睡、奶睡並不是洪水猛獸

很多寶媽之所以牴觸抱睡、奶睡,是擔心為寶寶養成習慣,非抱睡、奶睡,寧可不睡,反而影響到睡眠。

但事實上,抱睡和奶睡本就是小月齡寶寶正常的生理需要,並不是一些寶媽想像中的「洪水猛獸」,只要及時幫寶寶建立自主入睡習慣,並不會養成依賴。

尤其當寶寶來到5個月後,很多時候會出現「奶不睡了」的情況,當寶媽準備把娃奶睡時,寶寶會開始東張西望、越吃越清醒,即便吃了半天奶,也沒有絲毫睡意。

這是因為隨著寶寶感官發育,認知能力增強,此時他們對世界的態度會從陌生轉變為好奇,會更容易受環境因素而影響睡眠,比如周圍的響動,或者是所處環境的變化,都會使他們變得不那麼容易入睡。

而且此時寶寶的睡眠周期增長,清醒間隔也會增加,抱睡和奶睡的效果自然會變差。

所以,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奶睡和抱睡對睡眠的影響會越來越小,此時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幫娃建立自主入睡的習慣。

利用這3招,幫娃自主入睡

1.抓住「睡眠信號」

當寶寶開始入睡,發出「睡眠信號」的時候,此時安撫他們入睡,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會更有利於寶寶建立好的睡眠習慣。

比如寶寶開始打哈欠、揉耳朵、撓自己的小臉,或者是反應遲鈍,對玩具失去興趣,無緣無故地大哭,或者不停眨眼等等,都是進入「睡眠窗口期」的表現。

我們幫娃自主入睡,應該格外留意寶寶的這些「睡眠信號」,抓住機會。

2.建立睡前儀式

在哄寶寶入睡時,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固定的睡前儀式,讓娃形成「睡眠秩序」,將睡覺這一行為,與睡前儀式聯繫在一起。

比如睡前要先洗漱,安靜地玩耍,聽一個睡前小故事,或者放一些輕柔的音樂,把燈光調暗,拉上窗簾等等,通過一系列的流程讓娃形成「條件反射」,更迅速地產生睡意。

3.營造舒適的環境

寶寶睡眠較淺,比成年人對環境的要求更嚴苛,我們幫娃養成自主入睡的習慣,應該提前營造舒適的環境。

比如關閉燈光,保持適宜的溫濕度,避免聲音嘈雜,床上用品足夠柔軟舒適等等,都對寶寶入睡有積極的效果。

老苗結語:

對小月齡寶寶而言,奶睡、抱睡是正常的生理需求,家長不必太擔心。

我們只要掌握一定技巧,完全可以幫娃養成自主入睡的好習慣,將哄睡難題徹底解決。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需要抱睡和奶睡嗎?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949c520f2c51e35e8688dc0d3fd87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