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北安怡醫院是一家以精神與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務為主,集診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為一體的二級精神心理專科醫院。醫院構建了完善的臨床心理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門診部設立精神科、內科、中醫科、睡眠門診、抑鬱症診療門診、中醫精神科、心身障礙科、心理康復科、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中心、腦功能檢查與治療中心等多個專科與亞專科。住院部開設男病房、女病房,和開放式家庭病房,配備空調、電視、冰箱、無線網絡和24小時熱水,獨立衛生間。開展了個體、團體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設有心理諮詢門診、心理熱線、網絡諮詢等多種諮詢方式,幫助人們解決在戀愛、婚姻、就業、升學、工作、離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礙;開展系統的精神康復治療,採用藥物治療、心理疏導、社會服務、工療、農療、娛療、體療和生活自理、職業技能、社會適應能力訓練等綜合精神康復措施,使心理創傷較重的和正在恢復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進了健康,減少了精神的衰退與疾病復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21年,中國精神衛生調查(CMHS)對我國31個省157個縣/區的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各類精神疾病的12月患病率(過去一年內人群中患病的比例)為9.3%,終身患病率高達16.6%(不包含老年痴呆),最常見的精神障礙為焦慮障礙,這意味著,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一名患有精神疾病。
隨著醫學知識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對精神疾病有了一定的認知,但仍有人對精神疾病存在著較大的誤解和偏見。
誤區01
在精神科就診的全是精神病?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精神病」和「瘋子」似乎划上了等號。有人一聽說精神病,腦海里浮現的就是一副毫無自制力、滿口胡言亂語、精神錯亂的形象。
這只是一部分譬如精神分裂症這類重性精神病發作時的表現,它並不能代表所有精神疾病。
一些常見的心身疾病,如抑鬱症、焦慮症、軀體形式障礙、強迫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失眠、痴呆、成癮等也會前來就診。
這些患者大多能夠正常的工作生活,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
誤區02
精神疾病很難治癒?
大多數的精神疾病都可以達到臨床治癒(臨床治癒是指某種疾病的各種症狀已經完全消失,疾病本身不會再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或者通過相關治療,疾病本身並沒有痊癒,但是患者的生存質量已經得到明顯改善,不需要再給予過度治療。),只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在醫生指導下規律服用2周藥物後,就能緩解一部分症狀。病人及家屬積極配合調整狀態的話,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緩慢減少直至停藥,即可在不服用藥物的情況下恢復社會功能,正常的工作生活。
精神病不是不治之症,家屬和患者本人千萬不要失去治療的信心,消極和自暴自棄均不可取,積極治療才是最佳的選擇。
誤區03
精神疾病都是想不開造成的?
有人認為,精神疾病就是平時自己鬱鬱寡歡傷春悲秋,時間長了才會得這種病,只要想開點、看開點就能好。
其實,精神疾病的發病機制非常複雜,目前的研究認為與大腦神經遞質失調有關,所以藥物治療主要是調節大腦神經遞質的平衡。
一時的心情不好,可以通過自己努力或者求助家人朋友調整,但如果長期處於情緒低落狀態,靠個人的努力很難緩解,就需要專業的治療介入,目前常見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的綜合治療法。
誤區04
抗精神病藥物副作用大,不能長期服用?
很多患者擔心藥物是否會有激素,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是否有長胖、成癮、肝腎功能損害等風險。其實抗精神病藥物的研究已經非常成熟,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便秘、口乾等,只有極少數病人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這部分患者通過換藥、減量等調整後,不良反應可進一步減小。
抗精神病藥物的治療意義是利大於弊的,且醫生會在每次複診的時候進行專業的精神狀況評估及藥物劑量的調整,不用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誤區05
症狀緩解就可以停藥了?
大多數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正規醫院進行規律治療後,症狀可以明顯緩解,部分患者因經濟、副作用等各種原因會自行停藥,這種私自停藥的行為往往會增大復發的風險,並且使病情加重。
這類疾病均需要長期服藥來維持和鞏固治療。總的來說,不經醫生同意,隨意調整藥量及停藥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
免責聲明: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