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北安怡醫院是一家以精神與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務為主,集診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為一體的二級精神心理專科醫院。醫院構建了完善的臨床心理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門診部設立精神科、內科、中醫科、睡眠門診、抑鬱症診療門診、中醫精神科、心身障礙科、心理康復科、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中心、腦功能檢查與治療中心等多個專科與亞專科。住院部開設男病房、女病房,和開放式家庭病房,配備空調、電視、冰箱、無線網絡和24小時熱水,獨立衛生間。開展了個體、團體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設有心理諮詢門診、心理熱線、網絡諮詢等多種諮詢方式,幫助人們解決在戀愛、婚姻、就業、升學、工作、離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礙;開展系統的精神康復治療,採用藥物治療、心理疏導、社會服務、工療、農療、娛療、體療和生活自理、職業技能、社會適應能力訓練等綜合精神康復措施,使心理創傷較重的和正在恢復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進了健康,減少了精神的衰退與疾病復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自閉症和孤獨症其實是一種疾病——孤獨症譜系障礙。不同稱呼主要與地域有關,我國北方習慣稱之為「孤獨症」,南方習慣稱之為「自閉症」。
我國孤獨症患病率約7‰,有增高趨勢,孤獨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複雜,目前認為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起病於嬰幼兒時期,主要表現為三大核心症狀:社交溝通障礙、狹隘的興趣、重複刻板行為。
患有孤獨症的孩子,安靜孤獨又閃爍著光芒,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沉迷於自己的世界裡,難以與人正常交流,往往會存在嚴重的學習障礙,且生活很難自理。不但患兒煎熬,家長也飽受煎熬。
根據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提出的「五不」早期識別,如果孩子出現以下表現,需提高警惕:
1. 不(少)看:指目光接觸異常,孤獨症患兒早期即開始表現出對有意義的社交刺激的視覺注視缺乏或減少,對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視減少。
2. 不(少)應:幼兒對父母的呼喚聲充耳不聞,這是家長較早發現的自閉症表現之一。
3. 不(少)指:孩子缺乏恰當的肢體動作,無法對感興趣的東西提出請求。肢體動作的使用頻率下降,如:不會點頭表示需要、搖頭表示不要、有目的地指向、手勢比劃等。
4. 不(少)語:多數孤獨症患兒存在語言出現延遲,家長最多關注的也往往是兒童語言問題。
5. 不當:指不恰當的物品使用及相關的感知覺異常,對於物品的不恰當使用,包括旋轉、排列,以及對物品的持續觀察,比如長時間不間斷地盯著電風扇、轉動的輪子看等。
孤獨症的症狀表現,在不同的年齡、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和性別上差別很大。因此,需要醫生詳細詢問孩子的發育史、日常生活中的社交表現等,也需要觀察他們的行為表現,並用標準化的診斷手段,綜合判定孩子是不是孤獨症。
而家長若是對自閉症沒有那麼了解,會造成很多誤區。
誤區一:
「有眼神、有語言是不是就不是孤獨症?」
孤獨症是一類以社交溝通缺陷、刻板重複行為以及狹窄樣興趣和感知覺異常為特徵的發育障礙性疾病。它的診斷主要是依據是兒童社交發展狀況以及異常行為表現來綜合評判,所以醫生不會依據某些行為認為兒童是或不是孤獨症。
誤區二:
「孤獨症是不是就是性格孤僻不和人玩」
孤獨症和性格孤僻是兩回事。孤獨症兒童是社交異常,有的會表現不和他人溝通,喜歡獨處;有的是呈現被動型溝通,對於他人的接觸不會表示抗拒,但不會主動發起社交,有的甚至是積極但不恰當的溝通,積極接觸他人,但語言、行為等社交表現不恰當。
誤區三:
「說話遲是不是容易是孤獨症」
確實,孤獨症的兒童常常都伴隨有語言問題,在兒童早期常表現語言發育遲緩,在出現語言後又可能出現語用問題等。如果1歲半孩子還不會意識地喊人,2歲還不會說說詞組,這些都提示兒童說話遲了,應去醫療機構去做全面評估,排除聽力障礙、認知障礙以及孤獨症等問題。
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對改善孤獨症症狀和預後十分關鍵
6歲前是孤獨症非常重要的干預時機。對有可疑孤獨症表現的孩子,家長應儘早帶去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診斷、干預。年齡越小,大腦發育可塑性越強,干預效果越好。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文字、圖片、視頻或其他內容涉及侵權或違規,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