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青少年厭學心理諮詢 處理孩子厭學情緒,聰明家長都這麼做

2022-08-22     天津河北安怡醫院

原標題:天津青少年厭學心理諮詢 處理孩子厭學情緒,聰明家長都這麼做

天津河北安怡醫院是一家以精神與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務為主,集診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為一體的二級精神心理專科醫院。醫院構建了完善的臨床心理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門診部設立精神科、內科、中醫科、睡眠門診、抑鬱症診療門診、中醫精神科、心身障礙科、心理康復科、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中心、腦功能檢查與治療中心等多個專科與亞專科。住院部開設男病房、女病房,和開放式家庭病房,配備空調、電視、冰箱、無線網絡和24小時熱水,獨立衛生間。開展了個體、團體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設有心理諮詢門診、心理熱線、網絡諮詢等多種諮詢方式,幫助人們解決在戀愛、婚姻、就業、升學、工作、離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礙;開展系統的精神康復治療,採用藥物治療、心理疏導、社會服務、工療、農療、娛療、體療和生活自理、職業技能、社會適應能力訓練等綜合精神康復措施,使心理創傷較重的和正在恢復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進了健康,減少了精神的衰退與疾病復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孩子厭學一直是一個令父母頭疼的問題。

厭學的主要表現為不願意學習,藉故逃避學習,上課無精打采,不做作業。談起電腦、電視劇、遊戲興致勃勃,一談學習情緒就低落,沉默寡言,他們把學習當做一件痛苦的事情。

要改變孩子的厭學情緒,首先要弄清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然後才能對症下藥,讓孩子快樂學習。

現在的父母們往往花很多錢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學習班,犧牲孩子的休息與娛樂的時間,強迫孩子長時間地學習,使他們在心理上承受不起,自信心喪失,於是孩子就產生了逃避心理,進而拒學、厭學。

除了父母的期望過高,學習壓力大之外,孩子厭學還可能是因為學習目的不明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關心的問題是我為什麼學習?我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而一些父母與孩子缺少心靈上的溝通,不能為孩子從理論上回答這些問題,實際生活中也無法為孩子提供一個參照,只是一味地讓孩子學習,並給孩子提供過於富足的物質條件。孩子除了學習,其他的都不用擔心,當然也就沒有通過學習而改變現狀的願望。於是,學習的動力也就逐漸消失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父母對孩子保護過度,這種過度保護很容易使孩子失去鍛鍊的機會,並導致孩子失去自信。而缺乏自信的孩子不僅無法保護自己,在集體生活中也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由此也會產生畏懼上學或厭惡學習的心理。

另外,孩子與父母的衝突也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父母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會讓孩子充滿自信心,但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的缺點、錯誤進行挑剔、諷刺甚至貶損,對孩子的行為不信任或過分要求孩子,把孩子置於一種不平等的地位,孩子也會失去自信心並以不學習來與父母對抗。

了解了孩子厭學的原因,父母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幫助孩子消除厭學情緒。我們可以借鑑以下幾種方法:

01

父母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要知道「第一」只有一個,並且只屬於努力向上、不畏困難的人。父母要了解孩子困難所在,幫助孩子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並為此而努力。

對於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只能讓孩子跟自己進行縱向比較。

多與孩子在學習方法、正確處理挫折方面進行溝通與探討,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行學習上的指導,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人都是有差異性的,要承認差異,要了解自己孩子是什麼方面更有潛力、更有優勢。

如果父母對孩子下硬指標,「一定要進前十名」「每科都要95分以上」,孩子背負著沉重的壓力,對是否能達到目標十分擔心,面對困難,心理承受不了,就會產生消極厭學情緒。

02

適當獎勵鼓勵,但不要說過多的空話

孩子想學又學不好,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是最容易導致自卑的,也是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之一。

只要孩子努力學習了,父母就要給予獎勵,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輕撫、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使其感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父母要多加鼓勵,要讓孩子親身體驗自己沒有那麼糟糕,學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只是在旁邊說一些無營養的鼓勵的話,意義不大。

要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指導孩子把比較困難的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從而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體驗成功,從而大大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例如幫助孩子認真分析試卷,找出錯誤原因,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

03

遵循孩子做事的規律,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孩子的學習能力發展是有規律的,家長應該遵循規律,在對的時間選擇讓孩子做對的事情,這樣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很多孩子都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外面有點風吹草動,都會打斷他們的學習。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和障礙,學會抵抗來自外界的誘惑,督促他們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某項任務,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當孩子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通過對學習的慣性,不斷的約束和管理自己,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有了自控力。

04

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比如明星的成長曆程及在賽事中的表現、某電視劇觀後感想,從中挖掘有教育價值的內容。

家長要與孩子一同進入學習狀態,多鼓勵多溝通,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開學了學校有很多可以玩耍的同學,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讓他們對學校有所憧憬。

此外,早晨起來跟孩子打打球、跑跑步也是一種有效的感情交流,更會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05

多主動和老師聯繫

不要以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孩子的學習成績就萬無一失了。

孩子的學習就像是一個三角形,孩子、老師和家長分別代表著三個支點,缺了任何一個點,三角形都不會成型,孩子也不會成器。

所以,家長要經常主動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幫助孩子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不要只是在家長會的時候說一句:「老師,我們家孩子您就多費心了。」

06

找心理專家幫孩子疏導

孩子不是程序,給它設定好環境就能按照人想像的方向發展。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都是不一樣的,同樣的環境,也會造就不同的人。

面對孩子過激的厭學情緒,如果家長實在沒有辦法幫孩子緩解,就趕快找專業人士為孩子進行疏導吧。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文字、圖片、視頻或其他內容涉及侵權或違規,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修改,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85c4e7e537a4c6298e16b21391ae6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