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士看見美軍在射程內取水,準備將其擊斃,班長:不可以開槍

2022-02-24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一戰士看見美軍在射程內取水,準備將其擊斃,班長:不可以開槍

戰爭給人的第一印象永遠都是殘酷和可怕。我們在各類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見識到了太多戰爭帶來的負面影響。無數無辜的平民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戰火波及之處,地上的生靈無不哀鳴。戰場上的殘肢與鮮血倒映在我們的眼帘,刺痛著我們的內心。

許多人認為在這充斥著絕望與血腥的戰場上為了勝利可以不擇手段,丟掉一切道德與法律準則,以打擊敵軍為第一目標。著名的科幻作家劉慈欣也曾在他的代表作《三體》中這樣說道:「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但你可知道,在70年前韓戰中,曾經有這樣一幅本不該存在於戰場上的美好畫面:一條河流劃分開中國人與美國人的界限,兩國人民互不越界,也不相互攻擊。大家僅僅都只是到河邊取水,兩邊的人民互相打招呼問好,美國人甚至在石頭上刻下了英文單詞「Good」。

誰敢相信這條河流是戰爭中的必爭之地?誰敢相信河兩岸的人是戰場上搏命廝殺的對手?正因為這幅畫面和它背後的品質難能可貴,所以至今每當有人提到這件事,評價的聲音只有讚揚。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1950年6月,朝鮮與韓國的戰爭全面爆發。朝鮮僅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便占領了韓國近90%的領土。這時美國插手,武力支持韓國反撲朝鮮。一時間局勢扭轉,在美國先進的軍事裝備以與謀略計劃下朝鮮節節敗退,一度將戰火侵染到我國家鴨綠江附近。

面對朝鮮人民的求助,中國決定幫助朝鮮,派遣人民解放軍支援。這既是為了幫助同為社會主義陣營下的朝鮮,也是為了保護我國的邊疆不受侵犯,更是為了在國際社會上站穩腳跟,贏得尊重。

彼時新中國剛剛成立,正是百廢俱興之時,在內各種武裝力量的殘餘與仍在興風作浪,在外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不斷的對新中國實施打壓。在如此嚴峻的考驗下,即使新中國投入了大量精力與資金在這場戰爭中,各種軍事裝備與設施依舊遠遠沒有美軍先進。

面對中國的部隊增援,美軍不屑一顧。他們低估了中國人民的決心,低估了中國人民的血性,低估了中華文明5000年的傳承。一個只有百年歷史的國家怎麼能想像到一個延續千年的古國背後的底蘊與文化?我們的民族自尊心與民族凝聚力便是我們最強大的武器。

美國不顧國際公約和中國主權將戰火波及到我國的邊疆,一場表面上是韓國與朝鮮的戰爭,背面其實是中國與美國的角力。新中國剛剛成立,它迫切需要一個機會證明自己。

無情戰場,有情河流

最近熱映的電影《長津湖》充分向我們展示了韓戰的殘酷,但電影只是電影,經過了藝術的過濾與篩選,真正的戰場遠比電影中的要慘烈。

中國解放軍的驍勇善戰給美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裝備不夠,決心來湊。面對我軍的兇猛攻勢戰爭美國打打停停,時而要求談判,時而進行反撲,戰爭一度陷入了僵局。在這樣緊張的情況下,一件小事充分展現了我國身為禮儀之邦的底蘊。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時朝鮮氣候極其惡劣,在戰場必須的水資源與糧食又非常匱乏。因此在戰事稍息的時候,士兵們經常外出尋找可以利用的資源。在一個外出尋找水源的日子裡,解放軍非常幸運地找到了一處水潭。

但是不好的消息也隨之而來,水源附近有美軍駐紮的營地,顯然他們並不是第一個發現這個水源的人。水源在雙方火力覆蓋範圍內,無論是誰去取水,都會成為對方的活靶子。

一次來自四川的戰士鄭時文被安排和其他人一起前往打水。當時年少的鄭時文不明白,如此大搖大擺地進入對方的火力覆蓋範圍,豈不是九死一生?但這是在戰場上,為了勝利龍潭虎穴也要去闖。

取水的路上平靜無事,直到臨近水源之時,觀察能力敏銳的鄭時文一眼就發現了對面同樣來打水的美軍。鄭時文拔槍欲射,卻被班長攔了下來。

雖然鄭時文疑惑不解,但也是乖乖地放下了槍。取水的時候他心驚膽戰,生怕背後的美軍開槍偷襲,但是對面的美軍同樣沒有採取行動,默許了他們取水的行為。

後來回到營地的鄭時文得知真相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志願軍曾向美軍表態,當美軍來取水時,我方絕不會發起攻擊。水是生命之源,無論什麼生命,都要依託水才能存在。身為泱泱大國的我們,素有仁義之師的說法。

善良的志願軍戰士們認為為了一處水源又一次搏命廝殺實在是不值得,於是向美軍提出商議。最後兩軍落下規定,在雙方取水時和諧相處,絕不開槍。於是便有了文章開頭那溫馨的一幕。

本來針鋒相對的敵人在取水時進行友好的互動,在這被黑暗籠罩的戰場上燃起一縷熾熱的火光,溫暖著雙方戰士的內心,融化了降至冰點的肅殺氣氛。

禮儀之邦,千古傳承

在韓戰的戰場上,我們的解放軍戰士用自己的實力,決心和氣度向世界證明,中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沒有落伍。傳承千年的文化,讓我們有底氣有信心迎接一切困難。

禮儀之邦不是我們說出來的,而是我們做出來的。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哪怕是在戰爭當中,我們也不能允許丟掉自己的禮儀與自尊。

千古傳承的美德烙印在我們的骨髓,我們內心中的禮儀與善良,也會成為我們最強大的武器,所向披靡。

小結:

在那個硝煙四起的戰場上,我們敬愛的前輩們仍在用他們最真摯的感情,維繫人與人之間最基礎的溫暖。

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憑藉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一定能用它的禮儀與自信贏得全世界的尊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b850bb3a7a5f158691574f703d880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