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經歷過戰爭的人知道,能在亂局中得平安是多麼的不易。能聯繫上家人,傳遞自己消息的人是多麼的幸運。
其實一旦戰事起,兄弟相殘短兵相見者不乏有之,而因為是親友,化干戈為玉帛的事件也曾存在過。
解放戰爭時期,就發生過這樣的趣事。兩人分屬不同的陣營,一方是國民黨部的守城者,一方是解放軍部的攻城者。兵臨城下,劍拔弩張。
關鍵時刻,解放軍炮兵團長獲悉城內守軍軍長,是自己多年未謀面的表哥。他臨危受命,最後僵局得以化解,城池得以保存。這座幸運的城市就是新鄉。
守城新鄉
每個人都知道我們於1949年建國,但是卻不知道最後解放的城市是哪個?據史料記載,新鄉是我國最後解放的城市之一。
當時北平已經和平解放,全國形勢已經非常明晰,國民黨軍官們更是先後逃往台灣,河南全境只剩下新鄉和安陽兩座城市還沒有解放。解放新鄉迫在眉睫。
當時駐守新鄉的國民黨部為40軍,人數大概1萬餘人。基於對當時情況的預判,原軍長李振清認為大勢已去,棄城逃跑。整個新鄉城不能群龍無首,迫於形勢原副軍長李晨熙擔任40軍軍長職位。
在當時的情況下,每個人對國民黨都不抱有希望。守軍內部也是人心惶惶,爭執不斷。有人提議以死守城,城在人在;有人則說好漢不吃眼前虧,我們應該主動投降。
兩種完全相反的想法,哪個是正確的,軍長李辰熙犯了難。面對自己的手下,看著城外的解放軍,李辰熙終日眉頭緊鎖,不得其法。
3個月,是他們已經駐守的時間。工事已經搭建完畢,城內的炸藥、地雷已經部署好,這是李辰熙能做的僅有的分內事了。
看著城外解放軍隊伍一次次來到城下,然後離開,他更是心神不寧。李辰熙天天在琢磨,但是還是沒有辦法。終於解放軍47軍來到了城下,不再離開。李辰熙明白,他終於等來了最後的對手。雙方將在新鄉決出雌雄。
你我兄弟
47軍是由河北固安來到新鄉的。軍長梁興初在新鄉問題上進行了全面的考慮。經過討論後,他認為,和平解放新鄉是最佳方案。
原因有很多,一是駐守新鄉的國民黨40軍為龐炳勛舊部,一直受排擠,士兵的抗戰心氣並不高,可以利用之;另外城內多處埋有地雷、炸藥,一旦攻打肯定會造成大量傷亡,得不償失。
只不過,如何實施和平解放的步驟呢?「萬事俱備只差東風」,這個時候「東風」來了。原來是炮兵團團長冉影出現了。他向軍長報告,對方守城軍長李辰熙是自己的表哥。
軍長梁興初說到:「你可是一定要確認好,這對我們是很有利的條件呢!」冉影回答道,已經確認過了,無疑。
接著冉影主動提出願意去新鄉城,勸說自己這個從未謀面的表哥主動投誠,軍長頓時喜上眉梢。經過與四野指揮部彙報,解放軍47軍長梁興初認為攻心的勸降是上上策。
但是具體如何做,怎樣做才能成功,我方進行了非常細緻的討論和周密的安排。書信建立初步聯繫是第一步。第二日,冉影和李希才經過喬裝打扮,親自上門將書信送至新鄉守門人手中。接下來就是等待了。
不久就得到了回復,李辰熙與冉影約好在新鄉城內見面。李辰熙雖然帶著一些狐疑,但是還是熱情地接待了冉影。
聊了一會兒,冉影直奔主題,告訴表哥今天自己的來意是解放新鄉。接著冉影詢問表哥有什麼打算。李辰熙眼見表弟的誠意,知無不言地告知自己現階段的打算,是想衝出重圍去太行山謀求生機。
冉影聽後搖搖頭,表示不贊同,勸慰道:「現在全國形勢已然非常明顯,華北已經在我們的手中。你能去哪兒?」李辰熙聽後,一聲嘆息。他何嘗不知,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冉影隨即向表哥說明了來意,並把軍長的意思傳達給了李辰熙。李辰熙沒有立刻表明立場,他只是說考慮考慮。隨後的幾天,冉影推心置腹地多次與表哥深談。終於,李辰熙被說服。
和平解放
新鄉的城門終於打開,李辰熙帶領40軍部分人員來到47軍所在地,與解放軍就和平改編進行談判。雙方軍長見面後,各自將條件擺在了明處。
國民黨40軍希望解放軍尊重每一位駐守新鄉的40軍人員,以他們的意願為準。是走是留由個人決定,47軍務必妥善安置;另外對人員財產及其家屬要提供相應的保障。
即使我軍處於優勢,解放軍47軍的條件並不苛刻,幾乎都是出於和平解放的目的。一是要求守軍接受解放軍的改編,不能對城內百姓進行侵犯;二是人員、武器裝備要悉數在冊,不遺漏;三是所有特務人員交由解放軍處置。
面對如此契合實際的條件,國民黨40軍無任何異議。大的方向確認了,其餘細節部分就比較好處理了。
經過為數不多的日子,所有要求全部落在了紙面上,最終雙方對上述條件表示了認可。文件上雙方人員簽字後,標誌著新鄉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1949年5月5日,新鄉和平解放。新鄉的和平解放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表明國民黨盤踞在華北的最後據點得以拔除,全國解放指日可待。
小結: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不戰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這是《孫子兵法》中的名句,意思是說不通過交戰就能降服全體敵人是最高明的,新鄉的和平解放就是高明的兵法展現的實例。
不費一兵一卒,不殃及人民,將損失控制在最低,是人民解放軍面對新鄉問題提出的第一解決方案,體現出來了解放軍的深明大義。
作為處在和平時代的中國人,我們不應忘記歷史,應該記住新鄉和平解放過程中參與其中的每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e614e74271fddeb63353ff500ef0a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