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男子存4840萬,1小時內被女行長轉走,銀行:我們無責任

2022-02-24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2018年,男子存4840萬,1小時內被女行長轉走,銀行:我們無責任

「不好意思先生,您這張存單雖然標屬著我們銀行的名號,但是這張存單是假的,您看看是不是拿錯了?」

聽見銀行櫃檯小姐的這番話任先生腦袋嗡嗡作響,一遍一遍在心中質問著自己:

她說的什麼意思?我的存單是假的?這絕對不可能啊!

想到這裡任先生一陣煩躁對著櫃檯小姐激動的吼道:「怎麼可能是假的,這個存單有你們銀行的鋼印有你們銀行的名字,是你們梁經理單獨給我開的,你趕緊給把她給我找過來,我讓她跟你說!」

其實也不怪任先生激動失了風度,任先生自去年開始在這家銀行陸陸續續存儲了四千八百四十萬元,將近五千萬的大數目現在卻告訴他,存錢的單子是假的取不了錢,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有所起疑的任先生細查後發現,每次在該所銀行找其高管梁經理存儲大額存款後不到一小時,這筆錢就會被轉走,存了七次被轉走了七次,並且每次都沒有手機簡訊提醒,所以這麼長時間任先生一直被瞞在鼓裡,任先生感覺這事離譜至極。

僅憑職務之便悄悄轉走客戶近五千萬,這個梁經理到底有何本事?而任先生的利益又該由誰保障?

超高利息「撿漏」

2018年中旬,家住廣西南寧的任先生得到一個不可多得的內部消息,南寧某分行有關係可以讓其存入的大額存款利息給到三分。

圖2

這三分息是什麼概念就拿任先生陸陸續續往銀行存儲的這4840萬來說,只要放在銀行不動它,一年產生的利息將近就有一千七百多萬。

核算下來每天能拿到近五十萬利息,這是多少普通家庭全家全年無休,不吃不喝一年都掙不到的數目。

放在放貸公司這三分利可就像高利貸一樣的存在,簡直就是妥妥的穩賺不賠。

任先生是個生意人定然知道這其中的利有多大,為此任先生將手頭上所有資產都一一變現後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李某。

李某就是這次為任先生存儲做引薦的牽線人,這個放出內部消息的人正是李某的老同學梁經理。對於這個老朋友李某,梁先生是無條件的相信,兩人不僅沾親帶故還是生意場上的好夥伴,而且正是因為李某已經往該銀行存儲了一千六百多萬,才放心將這個「好事」告訴了好朋友梁先生。

圖3

在梁先生看來李某自己都往裡存錢了,為自己辦理業務的梁經理還是銀行高管,有銀行做保障自己自然是放心。

拿著自己變現的幾千萬在李某的引薦下,任先生順利見到這位梁經理。第一次接觸任先生就已經極度信任了這個梁經理,因為這個梁經理的的確確是該所銀行個人金融業務部的總經理,甚至還兼職行長助理,儘管梁經理位處分行但是其位高權重,基本上其他網點和總部都是認識這個人的。

再加上第一次見面所有銀行職員都稱呼其為一聲「梁行」,這讓任先生又一次穩穩的將心放到了肚子裡。

第一次見面這個梁經理顯得彬彬有禮舉手投足間儘是專業,她將任先生請到自己的辦公室為任先生沏茶添水讓任先生靜坐,隨後一人忙前忙後為其辦理存儲,全程任先生只是簡簡單單簽了幾個字,便順順利利的拿到了存儲單。

圖4

存儲單由信封整整齊齊的封好交到任先生手中,上面不僅有該銀行的鋼印還有梁經理的簽名,所以所有流程的規整全面,讓任先生從頭到尾都沒有產生過一絲懷疑。第一次辦完存儲後任先生就對這個梁經理產生了極度的信任。

任先生知道存得越多賺的就越多,所以接下來的幾年裡任先生將陸陸續續賺取的資金和向親戚朋友借的資金,全部一股腦都投入到了該所銀行里。

巨額存款不翼而飛

2019年5月底任先生忽然接到了老朋友李某的電話,李某在電話中火急火燎地對任先生說:

「不好了任兄,那個幫咱辦業務的銀行高管梁經理被抓到局子裡了,聽說好像是涉及金融詐騙,我這邊已經聯繫不上她了。」

「不可能呢啊,昨天我還見過她一面,我跟她說我過幾天要用錢,讓她幫我取出來,就這個存單的事我們兩人就在她辦公室談了好久,這怎麼這麼突然。」

任先生正感慨著事發突然時,心中還並未反應過來跟自己的存儲的資金有關,只是在擔心以後想存儲那利息三分的業務恐怕就再也沒這麼方便了。

但事已至此任先生也無能為力,但取錢一事他仍沒忘,如今梁經理被抓任先生取錢便直接前往了銀行櫃檯,但是拿出存單時任先生卻得知一個更讓他震驚的消息——手中的存單是假的!好傢夥以為梁經理進去了是她自己的作風問題,沒想到竟牽連了自己。

整整四千多萬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原來每次辦理完存儲之後,這個梁經理便不動聲色地將錢轉到自己的帳戶,然後馬不停蹄的進行銷戶,得知真相任先生頓時氣的一口氣沒上來。

這四千多萬不僅包括了梁先生全部身家,更有一小部分是借的親戚朋友的,到了期限自己也是要還的,任先生急的立即報了警。隨著案件發展,任先生這才發現這個梁經理不僅為自己和好友李某兩人辦理業務,還有不少和他一樣的受害者也衝著這三分利的誘惑,一股腦朝著梁經理的騙局自投羅網,這群「冤大頭」都被這梁經理用同樣的操作手法將他們的錢轉的一乾二淨。

騙局揭開

這場緊鑼密鼓的騙局光靠這個所謂的高管梁經理很難實現,隨著案件深入警方調查到,這個梁經理還有一個干汽車銷售公司的財務主管好友,這個好友就是另一個輔佐梁經理作案的同夥時某。

圖6

從2018年年初,身為銀行高管的梁經理便想出了這個天衣無縫的計劃。首先她聯合一個人脈廣的好友莫某,放出一個關於公司內部大額存儲高利息的假消息。

為了拉攏這個莫某一直為自己拉來「優質客戶」,梁經理承諾莫某隻要給自己拉來客戶,自己就給他支付給他每月4.5分的高額存款收益。

有了三分利如此吸引人的條件,沒多久莫某真的拉來了任先生和任先生的好友李某等人,來到梁經理這裡辦業務。但辦業務簡單,真正難的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轉移客戶的錢,這時便發揮了梁經理另一個好友時某的作用,時某利用財務主管的職位之便事先偽造好了銀行存單和銀行票證。

隨後在辦理業務之前梁經理便煞有其事地告訴客戶,辦理這個大額存儲單需要設置成企業方制定的密碼,然後這個存單要在辦理人梁經理,企業方時某,以及客戶本人三方的見證下共同封存在信封,誰都不能打開,就算到期時也要在三方見證下才能開啟。

然後這還不算完,這個梁經理又提出為了使客人的資金更加安全,辦完這一切業務要拿著客人的身份證去核驗客人的身份,以防他人冒領。

大家都知道取錢就需要帶三樣東西,一存單、二身份證、三密碼。只要帶了這三個東西不管是不是本人,銀行都會將錢交予來取錢之人。而這個梁經理一系列流程下來就已經騙來了取錢所需要的證件。

圖7

就在之前任先生還覺得梁經理辦事周到,辦理全部流程不需要自己跑東跑西,只用坐在辦公室一盞茶的功夫便辦理好全部的業務。那時候任先生還在感慨銀行的人性化,殊不知這也是梁經理騙局的一環。

這個梁經理借著為客戶辦業務的由頭,將客戶的大額存單先要過來,再拿需要核驗身份的說法將身份證騙過來,最後交予一旁的「企業方」時某。

接過全部證據的時某馬不停蹄地前往另一個銀行網點,將身份證存單送上再輸入早就和客戶規定好的指定密碼,不出一刻鐘就將錢全部轉入自己和梁經理的個人帳戶。

最後一環就是將事先準備好的假存單用信封封好交給客戶,一套流程下來一氣呵成天衣無縫。而此時辦理業務的受害者還在梁經理辦公室里喝著茶,優哉游哉地盤算著這些利息能給自己帶來多少收益。

因為辦理此業務的客戶全部都是衝著這高利息來的,存得越久收益越高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所以一年半載內沒有受害者想著去取錢,因此也就沒有受害者發現手中的存單其實是假的,這也是自2018年開始梁經理辦理了這麼多「業務」沒有太早「翻車」的原因。

銀行推卸責任

對於任先生來說知道這些騙術流程對於他來說並無太大意義,事已至此任先生只想早點追回這筆錢,這是他凝結了大半輩子的心血,短短一年內就被一卷而空,這任誰都接受不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在這個看起來天衣無縫的計劃,卻依舊在2019年時被查出,最終法院判梁某無期徒刑,罰款320萬元。判處同夥時某有期徒刑十五年,罰款28萬元。兩人的罰款加起來不過348萬在任先生被騙的近五千萬存款面前顯的杯水車薪。

任先生和其他受害者覺得,這個梁經理利用自己在銀行的職位之便轉移他人財產,銀行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該銀行的行長卻表示,這是她梁某一人品性不端以一己私慾謀取他人財產,他們銀行就算為梁某操作了轉錢流程也只是公事公辦,沒有一絲逾鉅,如果任先生要追究這筆欠款那就找她梁某要。

這樣的解釋讓這場事件的受害者們都覺得難以接受,銀行方的說話看似有理有據,但是細扒起來卻根本不是這回事。

圖9

首先先拋開梁某作風問題不說,梁某能多次得手成功,從根本來說還是在於銀行賦予梁某「經理」的身份。正是因為這個職位梁某可以利用職位之便和自身金融知識,用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將客戶的財產順利轉走,再者如果沒有此高管光環做加身,又有那位受害者願意相信這位「梁經理」呢?

銀行建立之初的本心就是為客人保存資金,當資金出了問題就立即將責任如數推到員工身上,這不就是典型的不負責任嗎?

其次,客人選擇來本銀行辦理業務,肯定不是因為信任這位「梁經理」的緣故,說到底還是對該家銀行實力無限的信任。

最後這位梁經理的計劃看似「天衣無縫」,其實還在於該銀行有不可忽視的漏洞一直未能妥善解決,這才讓如此心懷不軌之人鑽了空子。這一例的論述列下來,該銀行又怎麼舔著臉說跟自己沒有責任?

結語:

儘管大眾都認為應該判決該銀行負責一部分責任,補償任先生等人損失。但法院沒有同意任先生等人的訴求,依舊將這起案件判別為職務侵占案。

圖·10

近幾年來這種銀行內部人員利用自己職位之便,將客戶的資金轉出的事件是屢見不鮮,類似於監守自盜的銀行行為也從來沒有得到過正式的規範。

在這起案件中雖然該銀行被判定跟此案件沒有任何關係,卻在人民群眾心中永遠失去了最基礎的信任。

最嚴重的是人民群眾們不光光是對該家銀行產生安全質疑,更是讓群眾們對銀行這一整個行業產生不信任,但中國普通群眾最基礎的儲蓄方式還是銀行。

所以如今的形式讓依舊選擇在銀行存錢的普通群眾們,如何存的安心存的放心?平民大眾們的財產權益又該依靠誰保障?這是中國整個銀行企業該深究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10a1f6b87f6640183b7c086f7f87e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