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湿,4款代茶饮助你驱除万病之源——湿气

2019-12-04     上医仁家

湿气被称为“万恶之邪”、“万病之源”。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热“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的是湿邪。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为什么说湿邪最难治,因为湿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湿与风结合叫风湿,与寒结合叫寒湿,与热结合叫湿热,与暑结合叫暑湿


且湿性黏腻、重着,犯上则头重如裹;犯肺则痰饮涌窒,呼喘困难;犯心则窍塞神乱,心律失常;犯经络则隧道不通;犯肾则藏精不固,衰竭而亡,百病而生。



湿气自查

想要知道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可以从面色和舌苔的蛛丝马迹、大便成形与否、食欲、精神状态等来自查,我们主要介绍一种判断是否有湿气最为直观的方法——看舌头。


舌头是人体中功能最多的一个器官,不但能控制语调,产生味觉,更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中医认为,正常的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即舌体灵活柔软,颜色淡红,大小适中;舌苔色白,薄薄一层,干湿适中。

当体质出现偏颇时,舌体和舌苔即会发生变化。如湿气入体,舌象上可总结成两个关键词:胖和腻。


胖。指舌体胖大,舌头边缘有明显齿痕,主脾虚和湿盛。

主要是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舌体胖大,边缘受牙齿压迫。


腻。指舌苔颗粒细腻致密,刮揩难以去除,且舌苔表面有一层油腻状黏液,或舌面湿漉漉、滑溜溜的,可有口中发甜的感觉。主湿浊内蕴。



四款代茶饮

  1. 健脾祛湿茶

藿香10g,佩兰10g,通草10g,苏叶10g,云苓20g,白蔻仁10g(后下),麦芽30g,陈皮10g,南杏10g,土茵陈10g。煲水代茶饮。

功效:芳香化浊、健脾和胃、导滞消食。主治内外湿阻,潮湿季节尤其适用

用法:每天1服,连用3~5剂。


2.陈皮茯苓茶

茯苓5g,陈皮2g。沸水冲泡,闷5分钟。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3.枸杞薏米茶

薏米300g,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材料洗净控干。小火干炒烘焙薏米(减轻薏米寒性),炒出薏米香味即可;红枣、枸杞、薏米,沸水冲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养肝明目,利水祛湿。


4.茯苓薏米姜茶

茯苓15~20g,薏米20g,生姜3片。

做法:茯苓、薏米洗净,浸泡30分钟。加入生姜煮沸,转小火煎煮30分钟,趁热喝。

功效:祛湿,健脾胃,暖胃。



祛除湿气有妙招

1.越懒越要运动。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机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可以选择健走、瑜伽、太极等强度不大的运动。


2.饮食清淡适量

湿气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蕴化功能不足,所以应适量、均衡饮食,以调理脾胃。


· 肥甘厚腻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

· 甜食与油炸食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 生冷凉性食物,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


3.避开湿气环境

· 体内产生湿气,除自身代谢问题外,与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 不要直接睡在地板上。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及时擦干身体和头发。

· 多开窗通风,避免房间内湿气过重。


大家一定要重视湿气的危害,及早祛除!


尊敬的各位读者,自12月1日起,我们将整合上医仁家全平台之力,为您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养生知识,决定将本账号迁移至原“上医先生”头条号,本账号会逐渐停止更新,期待您的再次关注,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8UsJW8BMH2_cNUg7Ur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