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5点22分,我们将迎来今年第一个带 “寒”字的节气——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但就全国平均情况而言,寒露是秋天六个节气中变化节奏最快的:气温下降幅度最大,降水减少幅度最大,所以民间有谚语称“转眼到寒露,翻箱找衣裤”。
最近,还有很多人反应,说穿了长袜长裤,但最近膝盖、脚踝疼,这是因为该部位本有积寒,又感受寒露之气的缘故。在我们的皮肤及时感知温度变化主动增添衣物的情况下,我们身体都有如此反应,那接受了一夏天冰冷炸弹的脾胃呢?
此外,秋主收的大趋势下人体阳气向下向内收,脾胃也由虚变实。所以,胃口会变好,消化能力也变强,寒露之前是国庆7天小长假,难免吃吃喝喝,但吃太饱、吃太好都会损伤脾胃,易生湿、生痰、生热、生燥。《脾胃论》中也记载:“脾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风、寒、暑、湿、燥,皆能损脾伤胃。”
脾胃是五脏之母,气血之海,此时调养脾胃,意义非常重大。
秋季食疗养脾胃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脾胃养护方法,深秋到初冬这段时间,推荐大家食用张锡纯先生的珠玉二宝粥,适合脾肺阴虚、食欲不振、夜咳有痰、虚劳发热等阴虚之证。其中,薏米为珠,山药为玉,一泻一补;柿霜,清心而退热生津,润肺而化痰止咳,咽喉痛、口舌疮最适合吃。作为药食同源食疗方,张先生说它用对证了,疾病自然痊愈,即使不对症,也可以养护脾胃,很安全。
珠玉二宝粥
材料:生山药与生薏米各60克,柿霜饼24克
做法:
1、薏米洗净冷水浸泡2小时后捞出,山药去皮切块;
2、薏米和山药捣碎或打粉,加水共煮成粥;
3、粥熟将柿霜饼切碎加入锅中,搅拌均匀即可。
寒露向天借阳气
民间有谚语称:“九月狗纳日,十月日生翼”。是说农历九月的秋阳难得,连狗狗都知道抓紧时机去晒晒太阳。农历十月,昼短夜长,又难得碰到大晴天,所以太阳像是长了翅膀似的,一不留神就飞走了。
草木凋零,万物蛰伏。寒露与霜降,是全年阳气收敛最快的时候,也是收藏入土的最后阶段,此时最重要的就是收敛充足的阳气来濡养五脏六腑,推荐用寒露后的阳光来大补身体。地面上渐盛的阴气让阳光也比炎夏温柔许多,十分适合向天借阳气来温养身体,尤其是阳虚和偏阴寒体质的人,大太阳下晒一晒,不仅不会中暑邪,还会感觉非常舒服。但不要晒得大汗淋漓,秋季收敛是大原则。当然,目前南方很多地方还不可以用这个方法。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