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正由供給端轉向需求端——3月物價數據點評

2020-04-10     王靜文


3月CPI同比上漲4.3%,增速較上月明顯回落0.9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2%,弱於市場預期,表明新冠疫情對通脹的短期向上衝擊逐步消退,對通脹的長期壓制影響逐步顯現。


食品方面,新冠疫情在2月對食品供應鏈的嚴重衝擊開始減弱,疊加延遲的春節因素消退,3月份大部分食品價格開始回落,隨著天氣晴好與供應恢復,鮮菜、蛋類、水產品、奶類、鮮果價格均有下降,其中鮮菜環比下降幅度最大,達到12.2%。豬肉價格逐步回落,環比下降6.9%,牛、羊、雞肉價格也有一定程度下降。僅糧油與煙草價格保持穩定,酒類小幅回升。


非食品方面,新冠疫情對總需求的負面作用逐步顯現,導致除醫療用品與服務類以外的價格均面臨回落壓力。其中,在國際能源價格暴跌、居民出行需求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交通通信類價格環比大幅回落2.5%,燃料回落幅度最大,達9.5%;疫情影響衣著新季上市,季節性漲價因素不再,衣著價格環比下降0.1%;文化、娛樂、教育受疫情停擺影響,價格環比下降0.1%;生活用品與服務在節日因素消退、復工復產恢復以及總需求下降的影響下,價格環比下降0.1%;居住價格在2月份經歷多年來首次環比下跌後,隨著疫情對租房需求的抑制作用,3月繼續環比下降0.3%,且跌幅擴大,其中房租下降0.2%,水電燃料下降0.8%。


去除食品與能源後的核心CPI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1.2%,顯示社會總需求依然偏弱,促內需、穩增長政策仍有較大必要性。


3月PPI環比下降1.0%,同比下降1.5%,均弱於市場預期。3月份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在疫情衝擊下罕見大跌,能源價格回落,原油價格短期內創歷史性跌幅,主要金屬價格全線回落。國內工業品價格也受到疫情影響,雖然少數剛需、應急產品囤積需求增加,價格暫時上升,但多數工業品受需求衝擊出現下降,特別是生產資料環比下降1.2%,降幅較上月擴大。隨著農副食品加工業價格由漲轉降,生活資料出廠價格也由平轉降,環比下降0.2%。


整體看,工業企業面臨的主要矛盾正在由供給端的復工問題轉向需求端的訂單不足。在經歷疫情短期內衝擊後,長期盈利前景堪憂,急需促需求政策支持。


從貨幣政策看,當前通脹預期收縮較快,疫情導致的供給面受損明顯修復,但經濟的整體需求依然較弱,應確保流動性適度寬鬆,助力社會總需求儘快回升。(應習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3zkYnEBnkjnB-0z6f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