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就業必須關注這三類重點人群

2020-04-03     王靜文


​今年以來,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增速明顯回落,就業形勢極為嚴峻。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穩就業,特別是重點人群的就業,已成為一項迫切任務。

與實體經濟一樣,就業受到的衝擊也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各省均提高疫情防控響應級別,不少地方採取了封城、封路等措施,國民經濟進入休克狀態,就業問題開始凸顯。第二階段,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衝擊,不少出口企業的訂單延期甚至取消,也對就業造成影響。

據統計局數據,今年前兩個月城鎮調查失業率達到6.2%的統計最高水平,新增就業人數累計同比下降37.9%,則為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就業形勢之嚴峻可見一斑。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正在加快恢復,但全球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麻煩(如美國3月21日當周初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達到328.3萬,為之前最高紀錄的5倍!),第二階段的衝擊正在加劇。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各項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疫情衝擊之下,中央多次就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作出安排部署。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以深入貫徹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恢復和穩定就業。

企業是就業的源頭,企業在,崗位就在,就業才穩。《意見》在前期政策基礎上,明確了不少支持企業的新舉措,包括減負政策提速、穩崗政策提標、擴就業政策加力等,目的就是要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供氧」「輸血」,全力穩住就業。在此前提之下,《意見》還聚焦三類重點人群,因地因企因人分類幫扶,進一步提高了政策的精準性。

一是確保農民工安全有序轉移就業。由於受到疫情阻滯,不少春節返鄉的農民工尚未返工,而不少沿海企業則面臨著人員短缺問題。《意見》要求,必須強化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農民工「點對點、一站式」返崗復工服務,推廣健康信息互認機制。對組織集中返崗涉及的交通運輸、衛生防疫等給予支持。對於暫時無法返程或不打算返程的農民工,《意見》要求要支持就地就近就業,如組織投入春耕備耕,或從事特色養殖、精深加工、生態旅遊等行業。還可在縣城和中心鎮建設一批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吸納農村貧困勞動力和低收入群體就業。

二是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今年高校畢業生為歷史最高的874萬,就業壓力本來就大,再加上疫情突發,實習求職都受到影響,就業難度陡增。《意見》提出,要擴大企業吸納規模、擴大基層就業規模、擴大招生入伍規模、擴大就業見習規模以及適當延遲錄用接收,以幫助這些年輕人順利渡過難關。

三是加強困難人員兜底保障。今年是三大攻堅戰收官之年,日前的政治局會議特彆強調要「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並要求「加大脫貧攻堅項目開工復工進度,幫助貧困勞動力儘快返崗就業,對因疫情返貧致貧人員及時落實幫扶措施」。《意見》對此也做了細緻安排,如要求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強化困難人員就業援助,以及加大對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就業支持等。

與其他人群相比,這三類人群的脆弱性更高,受疫情衝擊也更大,因此也是《意見》關注的重點。除此之外,《意見》還對相關部委的分工做了進一步明確,強調壓實工作責任、加強督促落實,以發揮政策最大效應。這兩點,是與以往穩就業政策的最大區別。

可以看出,中央對於形勢的嚴峻性已有充分預估,對於穩就業的複雜性已有統籌考慮。克強總理此前在國務院常務會上明確表示,「所有相關部門在考慮全年工作的時候都要把穩就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只要今年就業穩住了,經濟增速高一點低一點都沒什麼了不起的」。在增厚穩就業的安全墊之後,我們才能有信心迎接更大的挑戰和考驗。(王靜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Qx3Q3EBfwtFQPkdUM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