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今年炒股,有這兩招足矣

2020-04-03     王靜文



今年3月之前,股神巴菲特先生只見過一次美股熔斷。今年3月,美股當著巴老和全世界人民的面,噼里啪啦接連熔斷了四次。


3月美股跌幅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月度最大,這是1987年以來的最差季度表現,也是有史以來最差的一季度表現。


這個3月,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見證歷史。


這段時間網上流行的段子:


聽說股票收益很高,張三蠢蠢欲動,可是又怕有風險,於是就找了炒股高手諮詢。

「快買美股吧,坐等升值,買到就是賺到。」

「要是跌了可怎麼辦。」

「放心吧,美股現在可是正在大牛市,不會跌的。」

「如果跌了呢?」

「放心吧,就算會跌,美聯儲也會救市的。」

「要是美聯儲不救呢?」

「不可能,美國政府會逼著他救的。」

「要是美國政府崩潰了呢?」

「先生,只花這點小錢就能看到這麼好的事,有什麼不滿意的嗎?」

美股崩盤後,張三總結道:

雖然我虧錢了,但是我見證了歷史,學到了知識,這就是知識付費。很有意義。


美股暴跌的原因,跟疫情擴散引起的心理恐慌有關,跟美股十一年長牛造成的估值過高有關,也跟2008年以來的高槓桿、高被動交易有關。連續暴跌之後,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資金從美國國債、黃金以及A股回撤救險。


市場起初以為中國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市場已經消化了疫情衝擊,A股將成為全世界資金的避風港,沒想到的是,北向資金連續凈流出,硬生生把大A拉了下來。


據說這是今年以來A股分析師的表現:


過完年之後:牛市!牛市!科技興國!

二月底:技術性回調,一定可以牛回頭!

三月中旬:回調到位了,馬上開始拉升,降息就在眼前!

三月底:忙著寫《為什麼在市場下跌時你應該堅持長期價值投資》…


我的表現呢,3月5日當天,創下本輪炒股以來的盈利巔峰,然後就眼睜睜地看著盈利一點點縮水,直到侵蝕本金。趕緊跑出來避了避風頭,然後又忍不住殺進去,然後被套——目前結果,僅僅是保住了本金,盈利只夠買兩杯咖啡——還是打折瑞幸那種(這兩天聽說瑞幸出事了,我這兒還有一堆打折券沒用呢,hoho)。


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當然,今年炒股最大的進步是心態。特別是在讀了斯多葛學派和幾本心理學的書籍之後,能夠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得失。


斯多葛教育我們:我們在股市裡的盈利,都是市場先生暫時寄放在我們這兒的,我們要像虔誠的、神聖的保管者那樣好好保管它們。但如果市場先生有一天要把它們收回了,我們也絕不會抗命不從,而是滿心歡喜、不帶怨言地說:謝謝您讓我擁有並保管了這一切。我已悉心保管,現在如數奉還。


心理學告訴我們:當面對盈利時,我們是風險厭惡者,討厭不確定性,希望趕緊落袋為安;當面對虧損時,我們則是風險偏好者,總安慰自己:再等等,說不定還會漲回來呢(李永樂老師有個視頻講的很不錯)。但就這麼一等再等,結果就是一套再套。如果你虧損50%,那就要等到上漲100%才能回本,這該有多難?


《散戶的最後一課》對散戶發出了靈魂之問:我們有什麼理由在股市裡過度自信呢?我們只是散戶,要關係沒關係,要資金沒資金,就算我們下點苦功學了些證券知識,業餘愛好者能比得過科班正規軍嗎?簡而言之,我們在股市上真的找不到什麼相對優勢,那我們又憑什麼獲得超額收益呢?


因此,投資目標應該是平均收益而不是超額收益,持有期限應該是長期投資而不是短線買賣,投資品種應該是證券基金而不是個股。


結合我自己的心得:一是看北向資金。3月北向資金累計流出678.73億元,單月凈流出額創歷史新高。如果跟著他們減倉,就能夠躲過這輪大跌;二是買ETF基金。2008年以來,這種被動投資策略已經成為市場主流。所以,小散就別指望超額收益了,賺個板塊的平均收益即可。


當前這種行情下,要麼空倉,要麼就學兔子:膽子小,跑得快 —— 千萬不要把過去靠運氣賺的錢,憑本事給虧沒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g15RXEBfwtFQPkdor1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