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的最新指示

2020-03-11     王靜文


對新冠肺炎這一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部署,連續出台政策,帶領全國上下積極抗擊疫情。經過近兩個月來的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工作重心逐漸疫情防控轉向復工復產。

這一過程中,金融系統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時,圍繞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出台30條金融支持政策措施,支持金融市場如期正常開市,確保金融服務不間斷,穩定市場預期,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工作重心的轉移和經濟社會秩序的恢復,金融系統的支持作用有望進一步得到發揮。

金融積極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


2月21日政治局會議指出,要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具體到政策方面,會議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發揮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

實際上,2月以來,面對特殊時期的經濟運行和市場狀況,金融監管層已迅速行動起來。2月1日,央行牽頭五部委聯合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2月7日,央行又配合財政部等發布了《關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強化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資金支持的緊急通知》。為配合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央行2月26日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工作,3月2日,又配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具體而言,金融支持政策重點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2月3日以來,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MLF)等方式,累計向市場投放3萬億資金(2.8萬億逆回購+2000億MLF),保證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目前央行已將2.8萬億逆回購回收完畢,但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仍較為充裕。

二是引導整體利率下行。央行通過下調7天、14天逆回購和1年期MLF利率10個基點,引導1年期LPR下調10個基點、5年期LPR下調5個基點,帶動市場整體利率下行。目前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下移,銀行間7天回購利率運行在2.2%左右,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落至2.8%左右。

三是加大定向調控力度。在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央行還推出了一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其一是3000億元防疫專項再貸款,支持銀行向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的重點企業包括小微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由財政再給予一半貼息,確保企業貸款利率低於1.6%;其二是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重點用於中小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同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5%;其三是政策性銀行增加3500億元專項信貸額度,以優惠利率向民營、中小微企業發放。

四是做好相關金融服務工作。要求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行業和企業提供差異化優惠的金融服務,對受疫情影響的社會民生領域的金融服務加以完善,支持開發性、政策性銀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等。對於因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等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以及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金融部門應將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細


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當前已初步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在這一形勢下,金融部門的工作重心也應相應調整。3月3日,央行會同財政部、銀保監會召開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暨電視電話會,部署下一階段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工作要求。會議指出,金融部門要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在堅持法制化、市場化的原則下,切實採取措施,深挖潛力,讓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下一階段,預計央行將遵循「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要求,繼續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為抗擊疫情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貨幣政策支持,儘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對金融部門而言,則應根據監管層的統一要求,按照「穩預期、擴總量、分類抓、重展期、創工具、抓落實」的工作思路,把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抓實抓細。

首先,要繼續完善疫情防控相關領域的金融服務。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遇到困難的小微企業,不應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通過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對因受疫情影響的個人客戶,可延長其信用卡的還款安排。此外,還應積極滿足衛生防疫、醫藥產品製造及採購、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融資需求。

其次,要加大對復工復產的金融支持。金融機構可充分運用專項再貸款的低成本資金,加強民營和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幫助企業儘快復工復產。同時,還應根據中央要求,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積極支持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積極支持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支持先進位造業、脫貧攻堅、民生就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再次,要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在當前這一特殊時期,金融機構可簡化貸款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同時適度下放審批權限,做到應貸盡貸快貸,提高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比例及首貸率。與此同時,還應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金融便利快捷的優勢,進一步推動線上金融業務發展。

最後,要牢牢守住風險底線。當前環境下,需重點關注兩方面的風險:在金融服務方面,要遵循風險管控標準和監管要求不放鬆,對於在疫情之前本身經營就不正常的企業,要堅決防範「搭便車」行為,防範出現道德風險;在資金投向方面,應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王靜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wt4zXAB3uTiws8KrLs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