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央媽表態:暫時沒戲

2020-03-29     王靜文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一季度(總第88次)例會於3月26日在北京召開。例會按慣例分析了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並對下一步貨幣政策進行了部署。與2019年第四季度例會相比,會議通稿措辭有諸多變化,釋放出下一階段貨幣政策走向的最新信號。


在經濟形勢判斷方面,會議認為,一方面,國內疫情衝擊可控,經濟增長保持韌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另一方面,我國也同時面臨境外疫情擴散的風險,需要積極應對。會議充分肯定了過去一段時間貨幣政策的成效,認為不僅體現了前瞻性和針對性,也對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實體經濟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作出以上經濟金融形勢判斷的基礎上,央行指明了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的方向:


一是繼續「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提法措辭未變,但國際背景的變化賦予了這一提法新的內涵。由於當前國際宏觀形勢、金融市場與貨幣政策走向在疫情擴散下發生了新變化,這一表述意味著我國將在此背景下堅定「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立場,主要依據國內疫情變化、經濟金融和通脹形勢調整貨幣政策操作,不會因主要經濟體紛紛推出刺激措施而採取大規模寬鬆手段,將預留充足的貨幣政策空間。


二是貨幣政策將更靈活適度,並更加突出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會議對貨幣政策基調的描述由四季度例會的「要靈活適度」變為「更加注重靈活適度」,並強調「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貨幣政策重心將逐漸轉到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上來。下一步,貨幣政策將靈活選擇再貸款、再貼現、定向降准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抗疫保供、復工復產、脫貧攻堅、春耕備耕、畜禽養殖、外貿行業特別是國際供應鏈的產品生產等給予大力度信貸支持,並積極引導銀行體系適當讓利實體經濟。


三是繼續用市場化方法促進降低實體經濟貸款利率。LPR改革已見成效,未來將進一步通過LPR報價的小步下行和利率傳導機制的完善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潛力」,著力緩解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讓穩經濟和穩金融實現共贏。


四是逆周期調節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以推進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發展。關於逆周期調節的措辭由四季度例會的「科學穩健把握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調整為「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態度出現細微變化。疫情「黑天鵝」導致經濟下行壓力雪上加霜,貨幣政策需推出更多定向寬鬆措施,但步伐將是漸進的。


五是對經濟增速下滑的容忍度或將提高。會議刪除「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表述,而由「對沖疫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所替代。原因是疫情衝擊下1-2月經濟數據全面大幅下滑,一季度經濟增速不容樂觀,將跌出過往的「合理區間」。


六是「控通脹」重回貨幣政策目標。結構性因素拉動疊加疫情對供給的影響,致使當前CPI仍處高位,且短期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會議強調要「平衡好穩增長、防風險、控通脹的關係」,表明央行在貨幣政策制定和執行中依然高度重視物價走勢影響,需以處理好穩增長、防風險、控通脹的綜合平衡關係為出發點,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基本匹配。(袁雅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2_dJXEBrZ4kL1Vi4Dj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