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破百,人民幣匯率暴跌,但市場卻毫不恐慌

2020-03-22     王靜文



3月16日至20日當周,美元指數大幅飆升,周五小幅回落收於102.3871,累計升值3.96%,創12年來最大周漲幅。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持續擴散,對市場造成嚴重衝擊。美聯儲15日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1個百分點到0%至0.25%之間,並啟動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從效果看,此次降息非但未能平衡市場所受衝擊,反而加劇市場恐慌情緒。由於資本市場繼續暴跌,更多機構需要資金補倉,導致市場對美元需求急劇升溫,快速推升美元指數。3月18日,美元指數收於100.8817,自2017年4月18日以來首次衝破100關口。為防美元流動性枯竭引發全球經濟衰退,上周五,美聯儲與九家央行建立互換額度,美元指數有所回落。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承壓繼續下行。3月16日至3月2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由7.0033貶值至7.1052,創2008年以來新低,累計貶值1019bp;在岸即期匯率由6.9926貶值至7.0661,累計貶值735bp;離岸市場即期匯率由7.0215貶值至7.1278,累計貶值1063bp。

由於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蔓延態勢已基本得到控制,人民幣本輪走弱主要是美元指數快速走高導致的被動貶值。繼此前一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在岸即期、離岸即期周內下行1%、0.76%、1.32%後,上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在岸即期、離岸即期周內再度分別下行1.46%、1.05%、1.51%。

此外,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產業鏈的影響不可避免,恐慌情緒影響下,海外資本市場劇烈波動,美元流動性緊張導致投資者爭相持有美元,其他資產被拋售。人民幣資產雖相對堅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上周,北向資金凈流出337億元,使人民幣匯率承壓。

值得注意的是,受全球資本市場劇烈波動影響,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性明顯加大。3月19日,美元指數突破101關口,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收於7.1575,日內貶值超700bp,為2019年9月以來最低點。為防止離岸人民幣市場異常波動,3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於3月26日招標發行2020年第三期中央銀行票據,期限6個月(182天),發行量為人民幣100億元。

此外,由於中國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復工復產正全面展開,以及中美之間利差仍然巨大,人民幣並不具備進一步貶值空間。境內結售匯市場平穩運行,也是人民幣匯率的有力支撐。3月2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最新的數據顯示,2月結售匯順差142億元,其中衡量結匯意願的結匯率為59%,較2019年同期上升5個百分點;衡量購匯意願的售匯率為62%,較2019年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此外,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延續凈流入態勢,2月中國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順差96億美元,較1月增長5%。

總的看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美元流動性緊張引發全球匯市波動,人民幣匯率短期內仍將以寬幅波動為主。隨著中國國內疫情發展形勢向好和企業復工復產率不斷提高,市場對於中國經濟前景也將逐漸轉為樂觀,人民幣匯率將向均衡水平回歸。(孔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ZGgA3EBiuFnsJQVl2U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