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已開發國家正在享受低失業率和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就業增長,一些炙手可熱的工作崗位的競爭依然非常激烈。據報道,像谷歌和微軟這樣的科技公司每年都會收到兩百萬個簡歷,而高盛這樣的投資銀行更是千里挑一。
這些僱主以及越來越多和它們理念相近的公司都在一致強調情商、逆商和學習能力等關鍵性軟技能在決定工作表現中的重要性,最為搶手的工作則要求應聘者有碩士學歷,這一需求超出了目前研究生人才供應的水平。以IT 產業為例,每年五萬的研究生畢業人數對應的是五十萬個工作崗位的需求。
與此同時,隨著進入大學學習的人數不斷增長,本科生學位的「含金量」實際上是被降低了。四十年代,美國僅有4.6%的成年人能夠擁有學士學位;現在,美國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都是大學畢業生。從全球的角度來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稱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獲得大學本科學位的學生數量翻了一倍。
鑒於這些數據,越來越多打算工作的人選擇讀研究生的現象變得容易理解。在美國,研究生畢業的學生人數自1970年以來翻了三倍。估計有27%的僱主會對一些傳統上大學本科畢業生可以勝任的工作崗位要求碩士學位的資質。
那麼如果你正在思考是否要報讀研究生,有哪些重要驅動因素需要關注?該如何判斷攻讀研究生所需付出的時間和學費是否會得到相應回報?以下是一些值得考量的要素:
應該去讀研究生的的理由
1.提升潛在收入水平。碩士畢業生普遍比其他較低學歷的人得到更豐厚的薪資已經不是秘密。獲取碩士文憑平均會幫助提升25%的薪酬,而對於頂尖排名的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生這個數字則可高達60%至150%(相對照,公共服務和博物館學這兩門學科的研究生,他們的薪水增幅大約只是10%至15%)。
2.開啟職業轉換。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正在取代很多現有工作崗位,同時創造新機會。這要求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提升或學習新技能來保持自身價值。毫無疑問對於我們中的大部分人來說,在某個時間點都需要這樣重塑自己的能力與價值。如果你發現自己正面臨這種情況,那麼報讀研究生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選擇專業將會是一個更大的挑戰。如果你為了提升自己針對某些熱門工作的競爭力而報讀該專業,你可能要承擔畢業時已錯失先機的風險。打個比方,如果每個人都因為目前數據科學行業的缺口而報讀這個專業,幾年之後這個專業的人才就會出現供過於求。多做一些調查,儘量預見未來工作市場的需要會是一個更好的策略。校園學習是可以幫到你的。越來越多正規學歷資質要求將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或軟技能納入指標。這意味著更多的研究生課程在傳授知識以外開始培養軟技能來應對不確定的勞動市場需要,而不是就具體工作崗位的定向培養。
3.追隨你的激情。由於職業指導不力或年輕時缺乏自我意識而陷入錯誤工作的情況並不少見,這些人在開始工作時沒能足夠了解自己的興趣和潛力。這會引發工作投入度、表現和產出效率低下,並導致疲憊、壓力和疏遠感。因此,追求激情並不是決定去讀研究生的一個壞標準。畢竟多數人在學習與他們的價值觀保持一致時會表現更好並學到更多。如果你可以在嚴格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培養自己的好奇心和興趣,那麼你的專長則很有可能使你在一群應聘者中勝出,並增加贏取自己喜歡的工作的機會。要知道甚至在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編程過程中都要模擬人類好奇心這種自由浮動特徵,以匹配人類自動與自主學習的能力。
不需要讀研究生的理由
1.你可以免費學習(或花更少的錢)。現在有大量免費內容——書籍、視頻、播客等提供給公眾。可以說這其中的許多內容反映了或者實際上就是研究生學習的材料。因此,如果你只是想通過讀研究生獲取更多的知識,你就必須認識到無需花費數千美元的學費就可以獲得類似的學習體驗,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有足夠的專注力和自制力,你可以通過Youtube來學習編碼、數位繪圖、用戶體驗設計、視頻剪輯等等。像Udemy和Coursera這樣的平台,他們會教給你新的技能,並且學費比研究生項目要少很多。事實上,如果你的目標就是學習新技能,而這種技能是可以被教授的,那些有專家眾包、授課和內容共享的網絡平台是極具競爭力的。
2.可能會浪費時間。從過去經驗來看人們大多是在實踐中學習成長——對某種事物的理論交流與具體實踐之間存在很大差異。這是研究生(或本科)教育無法改變的事實。實際上,大多數財富500強公司最終都對新員工進行了大量新技能或技能升級培訓,無論他們具有什麼樣的文憑和資歷。谷歌、微軟、亞馬遜等公司紛紛指出學習能力強(渴望新知,快速學習,熱情驅動)比在學校學習掌握某個特定領域技能更重要。同樣道理,很多僱主抱怨即使是表現非常好的的研究生在開始工作後也要繼續學習像是領導能力、自我管理等關鍵技能。雖然如此,擁有畢業文憑包括碩士文憑的人仍然會受到各個公司更多的青睞。
3.可能需要負債。雖然學院的研究生項目大多數有著比較明確的投資回報率,但這不能改變市場要求的變化莫測。找到一個肯定會在短期內增加收入的專業可能是一項挑戰,特別是如果你同時希望這個專業也是你自己喜歡的就更不容易了。舉例來講,工商管理碩士---全美最流行的研究生科目,比起氣候變化碩士專業更有可能提升一個人的投資回報率。雖然你會面臨短期的經濟壓力,但是如果你的興趣和熱情都在氣候變化,選擇氣候變化並在這一領域做到出類拔萃的長期回報也可能會更加可觀。所有這些都表明,如果你沒有致力於你正在學習的課題,以至於幾年內陷入債務之中,這種風險可能不值得你去攻讀這個學位。
如果以下情況存在,那麼這個兩難選擇根本不成問題:
招聘的人開始把重心從專業畢業文憑轉移到其他的一些因素上
大學開始用更多時間培養軟技能並且在這方面做得越來越好
大學開始注重培養個人的好奇心和好學精神。這個品質很大程度決定了一個人長期職業生涯的走向,不管他參與的工作是什麼
大多數人傾向於重視研究生學位這個稱號,而不是獲得這個學位的經歷和學習過程,實際經驗和接受教育本身則未能得到相應重視。真正有價值的是獲得學位這一結果而不是學位本身。如果選擇讀研究生的人越來越多,擁有研究生學位或許會失去它原有的競爭價值。就像現在的碩士學歷與三十年前的本科學歷價值基本相當,如果三十年後大部分人都有了碩士或者博士學歷,或許僱主們最終會被迫在招聘的過程中更加重視天賦和潛質。
這樣看報讀研究生有利有弊,讀與不讀是一個複雜而帶有不確定性的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這裡羅列的因素可以幫助你更好的衡量自己的情況並做出更好的決定,但是讀研究生的投入回報率是很難預測的。人生的重大決策都需要勇氣和承擔一定的風險,要不要讀研究生也是如此。丹尼爾•卡尼曼(Danial Kahneman)是曾獲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他開創了不確定性決策現代研究的先河,他說過:「當你清楚風險後堅持承擔,這叫做勇氣;當你不知道風險時仍大步向前,這叫做盲目樂觀。兩者有很大的區別。」
Tomas Chamorro-Premuzic|文
Tomas Chamorro-Premuzic是萬寶盛華(ManpowerGroup)首席人才科學家,倫敦大學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商業心理學教授,以及哈佛大學創新金融實驗室研究員。
他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合格的人成為領導者》一書的作者,並以此創作了他的TEDx演講。
實習生常書楊|譯 周強|校
尋求報道請添加微信:mmzzmm
商務合作請添加微信:j159010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