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七大精品教材系列|適合於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經濟學專業的教材

2023-11-06     商務印書館

原標題:復旦大學七大精品教材系列|適合於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經濟學專業的教材

近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與研究正在成為一門被高度關注的重要學科,湧現出了一大批高質量研究成果。本書作者一直致力於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也堅持在復旦大學研究生中講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這門課程。

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程

周文 著

作者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產物,本質上是一門研究「富國裕民」的學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立足中國實踐,不僅努力揭示當代中國「富起來」的偉大成功經驗,形成系統化、規律化的經濟學學說,更要成為當代中國「強起來」的理論指引。

全書涵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理論體系與內容,分為七個專題,每個專題又與整體的體系相互支撐,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七個專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

·所有制問題研究

·分配問題研究

·政府與市場關係問題研究

·對外開放問題研究

·現代化經濟體系研究

·新發展格局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

該書已列入復旦大學七大精品教材系列,具有鮮明的理論性與現實性相融合特點:

一是注重理論歷史的梳理與當下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的有機密切結合,有歷史和知識信息量,注重理論來源與理論現實結合,同時又將理論問題與理論未來結合。

二是本書通過「拋問題」、專題研究等形式將理論學習與理論研究、理論內化與理論傳播發展相統一。圍繞專題進行深入講解,然後在最後一部分就目前學界存在爭議的重大問題「拋問題再思考再提煉,與此同時對問題進行理論剖析和回答,具有理論前沿性和創新性。每章開始先將國內學界爭議分歧進行梳理分析,最後是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科視角來對這些問題做出理論回應。

例如在第一個專題中,作者首先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這一專題進行了深入講解,分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爭論、成效與深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理論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界定與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鮮明特徵幾個部分,最後一部分則提出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並針對該問題做了分析與回答。

本書的另一個特點是教材與專著屬性融合,適用於研究生及理論工作者。本書既有教材的特點,又具有專著性質,同時也兼顧到理論性與通俗性。

作者簡介

周文

重慶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兩大工程首席專家,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及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首席專家。主要學術兼職為中國政治經濟學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經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

近五年出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歷史與現實》《國家何以興衰:歷史與世界視野中的中國道路》《中國道路:現代化與世界意義》《繁榮與富強:大國治理的政治經濟學》《趕超:產業政策與強國之路》等10多部專著,其中多部著作進入絲路書香等國家外譯工程以及被英國麥克米倫出版公司、土耳其卡努特國際出版公司、韓國國際出版社翻譯成英文、德文、西班牙文和韓語在70多個國家發行,學術成果和學術觀點受到德國、韓國、俄羅斯、日本、美國學者的關注和引用。

目錄一覽

向上滑動閱覽

目錄

第一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爭論、成效與深化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理論解讀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界定與意義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鮮明特徵

五、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亟待解決的幾個重要問題

第二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有制問題

一、馬克思關於「生產資料所有制」論述及所有制認識深化

二、所有制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所有制理論發展演進歷程

四、我國所有制結構的演變過程與現實思考

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有制理論的建構與深化

第三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問題

一、馬克思按勞分配理論

二、按勞分配理論中的幾種錯誤觀點

三、馬克思按勞分配理論在我國的發展創新

四、在高質量發展中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第四講 政府與市場關係問題

一、馬克思對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論述

二、政府與市場關係的理論演進

三、不同經濟體制下的政府與市場關係

四、我國對政府與市場關係的實踐探索和改革深化

五、全面準確理解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第五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外開放問題

一、馬克思關於世界市場與經濟全球化的論述

二、全球化與我國對外開放發展的演進歷程

三、順應經濟全球化大趨勢,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四、經濟全球化與「一帶一路」倡議

第六講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理論與實踐問題

一、馬克思的現代化思想

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時代內涵

三、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生產力、生產關係良性互動的經濟體系

四、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創新發展

第七講 新發展格局的理論與實踐問題

一、馬克思資本循環理論

二、準確把握和理解新發展格局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內涵

三、新發展格局創造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四、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注意的問題

五、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啟示

試讀章節

向上滑動閱覽

第一,優化產業體系評價標準,全面認識實體經濟的重要性。現有的產業體系評價標準是以西方經典產業結構理論作為「現代化」模板。然而世界各國,不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已開發國家發展的典型事實足以否定這一理論的科學性。一方面,對後發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儘管這一理論前期可以帶來短暫的經濟繁榮,但長期發展的結果是使其失去經濟增長的動力,陷入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另一方面,從已開發國家長期發展結果上看,也印證了經典產業結構理論會帶來產業空心化的後果,而脫離實體的虛擬資本的發展事實上加劇了經濟的泡沫化和風險化。因此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要避免西方經典產業結構理論的誤導,要將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建立一個「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第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注重產業結構的比例關係。以製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是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其重要性遠非對GDP的貢獻率所能反映出來的。儘管中國已成為世界性製造業大國,但製造業整體呈現大而不強的特點,製造業高端化水平和現代化水平亟待提高。所以,現代化產業發展要求提高科技創新對實體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努力突破依靠科技創新掌握核心技術來攻破技術隔絕這一難點,增加製造業產品附加值。同時,現代金融發展要以實體經濟為基礎,支撐和服務於實體經濟。此外,服務業和製造業發展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量」比和優化的結構,而不是僅以第三產業統計意義上占比的提升作為高質量產業結構的重要指標。

第三,強化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將數字經濟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數字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已經開始滲入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各個環節。數字經濟強調的是,數據信息及其傳送是一種決定生產率的技術手段,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數字經濟能為企業實現規模經濟提供技術支持,還能通過大數據定位人民的偏好,更精準判斷出人民生活需要。儘管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已從跟跑、並跑向領跑逐步轉變,但仍存在發展不均衡,企業數字化改造面臨壁壘較高,數字化轉型服務支撐能力不足等問題。所以,高質量發展還要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不斷完善電子商務基礎建設,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物質基礎,並加快在各行各業推進「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的建設布局,促進平台經濟、共享經濟健康成長;加快「提速降費」工程改造,提升人民幸福感和獲得感。同時,加快數字經濟助推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任務的開展。

第四,辨證看到虛擬經濟的發展及其影響。實體經濟是相對虛擬經濟而言的。在傳統的三次產業劃分中,虛擬經濟所在的產業均被劃入第三產業,部分被置於高端服務業的位置。過去,在產業經濟學裡流行過一種錯誤的說法,認為現代經濟重要的特徵就是服務業產值占據GDP的大多數,而要發展現代服務業就必須大力支持高端服務業的擴張與發展。然而,占據高端服務業產值大頭的就是虛擬經濟所在的產業。常被引用的已開發國家案例就是美國,美國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超過八成,其中屬於虛擬經濟的現代金融和房地產業增加值之和超過美國整個第二產業產值。由美國的產業增加值構成可以看到,發展虛擬經濟雖然可以帶來豐厚的利潤,但問題的關鍵是利潤並不直接等同於物質財富。虛擬經濟無法生產物質財富,過度發展虛擬經濟也無法帶來社會生產力水平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進而無法實現現代化,只能加劇和助推經濟泡沫化。

第五,核心問題是實體經濟內部結構的不平衡。當前,我國面臨著實體經濟「大而不強」和經濟中存在「脫實向虛」傾向的兩大問題。歸結起來的核心問題在於實體經濟內部結構不平衡,這種不平衡主要體現在:一是實體經濟核心的製造業供給結構失衡呈現「高端不足低端過剩」,使實體經濟整體收益趨於低水平;二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製造業增加值和平均利潤增長率長期低於金融業,產業結構呈現脫實向虛傾向。可以,理順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的關係,充分發揮現代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防範經濟脫實向虛,推動我國製造業實現轉型升級和結構性調整,是當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

新書推薦|人類可否迎來享有巨大自由和無限可能的新時代?

范景中教授主編,帶你系統理解世界藝術!

四本書重溫中國經典

新書推薦|首部全面調查和考究《日知錄》版本的專著

如何「超越」當下美學的「困境」?

《論語本原》|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論語》

《莊子本原》|《莊子》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53個故事,53種風格,共話當代文學與藝術之美!

歷史學家孫江隨筆集:讀書要講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58938d78404a39d7739cdb02c8083ad.html








閱讀非洲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