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新書10種 | 新書早知道

2024-06-17     商務印書館

01

《公民們》

法國大革命編年史

[英]西蒙·沙瑪 著

俞敏 祖國霞 譯

ISBN:978-7-100-21011-9

一部精彩絕倫的名家大戲

一部感人肺腑的革命史詩

以顛覆性視角,立體展示波瀾壯闊的革命進程,以及個體在革命洪流中的命運跌宕與愛恨情仇

西蒙·沙瑪在這部充滿挑戰性、波瀾壯闊的的編年史中寫道:在法國大革命前夕,舊制度遠非奄奄一息,而是充滿了活力和能量的跡象。這顛覆了許多傳統觀點。

沙瑪主張,大革命並沒有產生一種「公民的愛國文化」,相反,在此之前這種文化就已經存在了。他認為,特權等級對新鮮血液持開放態度,「資本主義貴族」深入參與工業企業,支持技術革新。如果沙瑪的觀點是正確的,那麼路易十六政權的財政危機並不必然會導致革命的結果,相反,是一種在浪漫主義支持下的、對暴力的崇拜引發了一個被偏執狂籠罩的國家的歷史巨變。

西蒙·沙瑪,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現任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和歷史學的大學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專長於藝術史、荷蘭史、猶太人史和法國史。代表作有《愛國者和解放者》《富庶的窘境:黃金時代荷蘭文化解析》《猶太人的歷史》等。

02

《政治與行政》

——政府研究

[美]古德諾 著

畢洪海 譯

ISBN:978-7-100-19615-4

美國公共行政學的創始人古德諾的代表作

這本小書旨在表明,法律上的正式政府體制與現實中的政府體制並不總是相同,從美國現有的政治狀況來看更是如此。本書還試著指出,為了讓現實體制比現在更符合正式體制所依據的政治理念,美國的正式體制必須進行哪些方面的改革。

古德諾(1859—1939),美國著名的行政法學者、政治學者,主要代表作是《政治與行政》和《比較行政法》。

03

《新倫理學(第三版)》

王海明 著

ISBN:978-7-100-20950-2

作者歷經22年的嘔心瀝血而完成的原創性專著

本書旨在使相互排斥的元倫理學、規範倫理學和美德倫理學結合起來而成為倫理學體系結構的三部分,使自斯賓諾莎以來倫理學公理化的嘗試和追求變成科學,讓倫理學最終成為一種如同物理學一樣客觀必然、嚴密精確、可以操作的公理化體系,並破解自孔子和蘇格拉底以來一系列至今仍然令人困惑不解的難題。本書對於每個問題的解析,幾乎無不依據中外以往的倫理思想並加上自己的原創性思考,是引文最多的倫理學著作之一。

王海明,現為三亞學院國家治理研究院特聘教授,出版《理想國家》《人性論》《新正義論》等學術專著多部;其中《新倫理學原理》2021年在羅德里奇出版社(Routledge)出版英譯本(全四冊)。

04

《社會結構》

經濟學導論

[英]約翰·希克斯 著

陳明衡 譯

ISBN:978-7-100-23927-1

本書首創了從社會核算角度來觀察社會整體經濟結構、解讀經濟學的方法。

本書從社會核算的角度切入,構建分析社會整體經濟結構的基本框架。它用事實說明原理。只想淺嘗經濟學通識的讀者可以從中得到大量實際知識,理解社會核算體系,讀懂國民經濟公報。想深入鑽研經濟學的學生可以在課業初期就掌握學科框架,接受經濟科學研究所必需的智力訓練。

約翰·希克斯(1904-1989),英國經濟學家,二十世紀重要且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一般均衡理論模式的創建者。197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主要代表作有《價值與資本》《經濟史理論》等。

05

《數位技術、政治與決策》

[瑞士]法布里齊奧·吉拉爾迪 著

富瑜 譯

ISBN:978-7-100-23616-4

高質量、前沿性,探索數字時代的政治生態與決策新路徑

本書重點關注數位技術對民主政治三個方面的影響:政治溝通、政治參與和政治決策。通過討論數位技術如何塑造這些不同的領域,確定了目前達成的研究共識以及未解決的問題,並提出一個關鍵視角——問題定義,即找出問題是數位技術、政治與決策三方互動重要的環節。

法布里齊奧·吉拉爾迪(Fabrizio Gilardi),瑞士蘇黎世大學政治學系政策分析教授,數字民主實驗室聯合創始人兼主任。研究興趣包括政策傳播、性別與政治、數位技術與政治。

06

《文學文化學》

文學研究的終結(外一種)

金惠敏 著

ISBN:978-7-100-23002-5

文學如何區別於文化?文學是否終結於文學?

本書作者以當前西方文學理論界之相關成果為進一步探討的基礎,力圖深化和刷新我們關於文學與文化關係的既有認識,開顯和擘畫「文學文化學」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原理。此外,本書「外一種」部分揭櫫並論證了中國西學研究所必然賦有的四種性質,即中國性、比較性、世界性和對話性……

金惠敏,現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二級研究員。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13部。

07

《思辨讀寫十講》

餘黨緒著

ISBN:978-7-100-23908-0

一本書告訴你:何為思辨,思辨為何重要,如何把思辨作為語文教學改進的突破口

本書共十講,釐清「批判性思維」的概念,並運用「批判性思維」的原理、策略與方法改進讀寫教學,講透思辨性閱讀與寫作的內涵和路徑。每一講後附有教學案例、評論、隨筆等,可看作對各講內容的補充和呼應。培養學生的思辨性閱讀與表達能力,要從改善教育者的思維方式開始。

餘黨緒,上海市特級教師。多年來致力於將「批判性思維」引入語文教學,倡導和探索「思辨讀寫」及「公共說理」。主要著作有《祛魅與祛蔽--批判性思維與中學語文思辨讀寫》《說理與思辨--高考議論文寫作指津》等。

08

《金雀花帝國》

中世紀史名著譯叢

[法]馬丁·奧萊爾 著

黃艷紅 譯

ISBN:978-7-100-23383-5

金雀花帝國:一部跨民族的「交錯的歷史」

七十年的歷史預示了三百年的結局

深度描繪金雀花家族的權力盛衰與歷史命運

1154年,當來自安茹的亨利成為英格蘭國王時,他的家族已經在英吉利海峽兩岸占有廣闊領地,這個政治體被稱為「金雀花帝國」或「安茹帝國」。在帝國存在的約七十年中,發生了入侵愛爾蘭、托馬斯·貝克特遇刺、第三次十字軍、布汶之戰、大憲章等重大事件。

本書中,作者將政治事件融入中世紀盛期的時代格局之中,並還原了重大歷史場景中的細緻畫面。從帝國家族內部父子之間的相互詛咒,到坎特伯雷大教堂中殺手和受害者的每一個動作,再到宮廷的旅途奔波和君主廷臣們的玩笑,奧萊爾為我們再現了那個遙遠世界中激盪的情感與活力。

馬丁·奧萊爾(Martin Aurell),現任法國普瓦提埃大學中世紀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有文化的騎士:十二世紀和十三世紀的知識與貴族行為》《中世紀普羅旺斯貴族家族》等。

09

《政治的視野》

第一卷:論方法

第二卷:文藝復興德性

[英]昆廷·斯金納 著

羅宇維孔新峰等譯

《政治的視野》為當今享譽世界的英國思想家和歷史學家昆廷•斯金納新近出版的三卷本學術巨著。

在第一卷中,斯金納在反思和批評傳統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利用以奧斯汀為代表的言語行為理論,圍繞如何理解和解釋文本這個核心問題展開細緻的研究,為思想史研究奠定了紮實的方法論基礎。

在第二卷《文藝復興德性》中,斯金納集中討論了作為自由和政府理論的共和主義遺產,考察了13—16世紀,共和主義的德性理論和觀念在歐洲的復興與發展狀況……

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 ,1940—),是享譽世界的思想史家、歷史學家,政治思想史「劍橋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礎》《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

10

《瓜飯樓藏印》

馮其庸 藏錄

ISBN:978-7-100-23456-6

方寸間的藝術史,藏印里的金石緣

本書為《瓜飯樓外集》第3卷,主要收錄了馮其庸先生所收集的古璽古印。包括原始陶印、秦漢印、宋元遼金印、西夏印、西域印、明清印及現當代名家印等,反映出先生寬闊的文化視野,其學術價值不可低估。本書還收錄了當代三十餘位文人篆刻家為先生精心刻制的印作。

《瓜飯樓藏墓誌》

馮其庸藏錄

ISBN:978-7-100-23077-3

本書為《瓜飯樓外集》第4卷,收錄了馮其庸先生收藏的29種墓誌。有12種為墓誌原石,8種墓誌拓本,還有朱書磚刻墓誌和陶瓷器物墓誌等9種,種類豐富,其中不乏著名歷史人物為墓主的墓誌或其撰寫的墓誌,具有一定的書法研究和文史研究價值。

《瓜飯樓外集》共15卷,主要收錄馮其庸先生為研究學術問題所搜集的有關歷史文物、文獻和作實地調查時所拍攝的歷史遺蹟和史料照片,及馮先生所收藏的珍貴文物、名家翰墨、師友信札、近現代名家篆刻,以及作者幾十年創作的書畫作品等,是馮先生在文章以外的另一類學術與藝術的綜合,有著珍貴的史料價值和認識價值。

馮其庸(1924—2017),名遲,字其庸,號寬堂。江蘇人。著名紅學家、史學家、書畫家。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紅樓夢學刊》主編等職。

肯尼斯·克拉克:生活、藝術和《文明》

每日一書

《中國人的心靈:三千年理智與情感》

每日一詞

《新華成語大詞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389b0f48706dbd0da70959987d6e561.html







閱讀非洲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