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0日,在第30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重建中國社會學》英文版新書發布會暨《文化自覺與社會科學的中國化》英文版簽約儀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商務印書館執行董事顧青,施普林格·自然全球圖書業務總裁湯恩平博士,南京大學當代中國研究院院長、文科資深教授周曉虹教授,浙江工商大學外語學院錢毓芳教授先後致辭。儀式由商務印書館副總編輯李霞主持。
商務印書館執行董事顧青在開場辭中表示,商務印書館一直致力於精選出版現當代中國學者有代表性的優秀人文社科學術成果,並主持翻譯成多種外語,在海外依靠合作夥伴出版和傳播。本次推出英譯本的《重建中國社會學》,以及即將簽約的英文版《文化自覺與社會科學的中國化》,是商務印書館與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當代中國研究院和周曉虹教授密切合作的成果,並都被列入「中華學術外譯項目」。《重建中國社會學》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領域學者的口述作品,其英譯本的出版將有助於外國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社會學學科的重建過程。他強調,商務印書館的「走出去」工作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與十年來我國對出版「走出去」的政策扶持密不可分,正是通過「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等平台的資助,商務印書館的優秀學術圖書才能走出國門。中國學術「走出去」仍然任重道遠,希望能繼續在海外推出更多的好書佳作,打造能與世界對話的社會科學學術平台。
湯恩平博士稱,《重建中國社會學》英文版是施普林格與商務印書館戰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他高度評價《重建中國社會學》的學術價值和意義,施普林格很榮幸能將這部書帶給全世界的讀者。他還對《文化自覺與社會科學的中國化》的英文版出版表達了熱切的期待。十年來,雙方在學術出版各學科領域開展了合作,產生了一批重要成果,希望未來持續地向全球傳遞當代中國學者的實踐經驗與理論思想,通過學術出版把握和記錄飛速變革中的中國社會。
該書主編周曉虹教授首先感謝了商務印書館和施普林格為《重建中國社會學》的出版和讓中國社會學家的思想走向世界所付出的努力。周教授介紹了該書所屬的「新中國人物群像口述史」叢書以及同系列的「社會學理論與中國研究」「新中國工業建設口述史」的研究緣起,分享了做口述史研究中的趣事與困難,也展望了口述史研究的藍圖。周曉虹教授表示,《重建中國社會學》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學及整個社會科學快速發展、整體提高的忠實記錄。不僅改革開放賦予了中國社會學重建的歷史機遇,中國社會學的重建也推動了中國社會的改革開放,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不同的社會學家也用各自的學科話語建構並推動了人類歷史上這一偉大的進步與變革運動。因此,記載中國社會學的重建歷史,即是記載中國社會的當代變革與進步歷史。
《重建中國社會學》英文版譯者錢毓芳教授分享了她翻譯這本書的心得體會,也談到了她關於「文化自覺與社會科學的中國化」這一主題的思考,她認為中國學術話語不僅要準確傳達中國的社會現象和理論,更要在全球學術交流中占據一席之地。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將中國的學術成果傳遞給國際社會,更是要通過這種交流,促進中西方學術界的互相理解和共同進步。通過中西學術的對話與交流,我們不僅能更好地推進中國社會科學的發展,也能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種對話與交流有助於消除文化誤解,增進相互理解,推動全球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在翻譯《重建中國社會學》的過程中,譯者不僅僅是語言的橋樑,更是文化的使者。通過這種翻譯工作,我們也希望能夠引發國際學術界對中國社會學研究的關注和興趣,促進更多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隨後,與會嘉賓共同為《重建中國社會學》英文版首發揭幕。顧青先生和湯恩平博士分別代表各自出版社簽署了《文化自覺與社會科學的中國化》英文版出版意向協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ac3bd2881220623dae8eac712686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