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書單丨中國秘密社會

2024-06-09     商務印書館

1870年,某唐人街場景

秘密社會是中國歷史上一種重要社會現象,也是歷代政權所面臨的一個重要社會問題。秘密社會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均有過重要影響,因而一直受到中外史學家、社會學家及人類學家的關注。近年來,隨著社會學、社會史研究的不斷發展,秘密社會的歷史更為人們所矚目。

在此,小編為大家整理與「中國秘密社會」相關的好書,希望您喜歡。

本期書單

1.《中國秘密社會通史》(全四卷)

2. 中國秘密社會研究文叢/譯叢

3.學衡社會史叢書

4.《中國秘密社會史》(修訂本)

5.《關羽——從人到神》

01|《中國秘密社會通史》(全四卷)

秦寶琦 著

ISBN:978-7-100-22911-1

開本:16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4年4月

定價:628.00元

向上滑動閱覽

本書目錄

總 目

卷一

異端教派時期

第一章 秘密教門的源頭

第二章 隋唐五代時期「末劫說」及其載體

第三章 宋元時期異端教派的流傳與融合

第四章 朱元璋的明帝國:要世俗政權,不要神權統治

秘密教門時期

第五章 羅教

第六章 黃天教

第七章 弘陽教

第八章 聞香教

第九章 明清之際的浙江無為教與姚門教

第十章 清初秘密教門的抗清鬥爭和清廷的治理對策

第十一章 康熙年間秘密教門的發展

第十二章 雍正年間秘密教門的發展和朝廷的治理

第十三章 雍乾年間教門向武力反抗的傾斜

第十四章 雍乾年間的八卦教

第十五章 山東清水教

第十六章 乾隆年間福建的老官齋教

第十七章 清代的紅(弘)陽教

第十八章 混元教與收元教

第十九章 乾嘉之際的五省教門起義

第二十章 甘肅和陝西的悄悄會

第二十一章 天理教與老理會

第二十二章 清茶門與收圓教

第二十三章 青蓮教

第二十四章 清後期的離卦教

第二十五章 同光年間的齋教

第二十六章 同治年間的真空教

第二十七章 光緒年間熱河金丹道、在理教與武聖教

第二十八章 清代諸小秘密教門

結 語

參考文獻

卷二

第一章 民國初年秘密教門向會道門蛻變的社會環境

第二章 民國初年的一貫道

第三章 一貫道內部的權力之爭

第四章 抗日戰爭時期一貫道的惡性發展和政治圖謀

第五章 一貫道的分裂

第六章 一貫道在大陸的覆亡

第七章 同善社

第八章 一心天道龍華聖教會

第九章 紅槍會

第十章 民國年間的其他會道門

結 語

參考文獻

卷三

第一章 清初的異姓結拜組織

第二章 雍正年間的異姓結拜組織及其向秘密會黨的轉化

第三章 乾隆前半期的秘密會黨與清廷的治理

第四章 天地會的起源問題

第五章 天地會的階級結構、 價值觀念與社會功能

第六章 天地會的創立及初期活動

第七章 天地會發動的林爽文起義

第八章 乾隆末年天地會的反抗活動和清廷懲處天地會條款的出台

第九章 嘉道年間天地會的發展和反抗清廷的活動

第十章 嘉道年間天地會在各地的流傳、反抗及清廷的對策

第十一章 道咸年間廣西的天地會武裝集團

第十二章 晚清天地會的傳會活動

第十三章 兩廣天地會起義

第十四章 上海小刀會起義

第十五章 閩南小刀會與閩中紅錢會

第十六章 同治初年的八卦會與戴潮春起義

結 語

參考文獻

卷四

從秘密會黨到幫會

第一章 哥老會

第二章 青幫

第三章 晚清三大幫會之外的秘密會黨

第四章 光緒末年的廣西天地會起義

第五章 晚清時期清廷對幫會的治理

幫會與辛亥革命

第六章 辛亥革命時期的兩廣天地會

第七章 辛亥革命時期的浙江與福建會黨

第八章 辛亥革命時期的江蘇幫會

第九章 辛亥革命時期的陝西哥老會

第十章 辛亥革命時期的兩湖會黨

第十一章 辛亥革命時期的四川哥老會

第十二章 辛亥革命時期的貴州哥老會

第十三章 辛亥革命時期的雲南會黨

第十四章 辛亥革命時期的山西和綏遠會黨

第十五章 辛亥革命時期的河南會黨

第十六章 辛亥革命時期的甘肅會黨

第十七章 辛亥革命時期新疆和西藏哥老會

第十八章 清代海外洪門

第十九章 民國年間的洪門

幫會的蛻變

第二十章 民國初期的幫會

第二十一章 民國年間的四川袍哥

第二十二章 民國年間的青幫

第二十三章 上海青幫的崛起與演變

第二十四章 上海青幫向黑社會的蛻變

結 語

參考文獻

內容簡介

「中國秘密社會」這個概念,最早出現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辛亥革命時期,日本人平山周將對中國華南社會的考察報告出版,名為《中國秘密社會史》,這是最早把兩大秘密團體——秘密教門和會黨置於一起的著作。後來中國學術界引進「秘密社會」這個概念,把教門和會黨合稱為「秘密社會」或「秘密結社」。

從組織形式和活動內容來看,中國秘密社會可分為秘密教門和秘密會黨兩大系統。秘密教門是帶有宗教性的秘密結社,以師徒傳承的方式結成,以「彌勒救世」、「末劫說」和「無生老母」崇拜融合而成的「天盤三副」信仰,作為精神支柱和維繫內部團結的紐帶。以入教可以消災獲福或避劫免厄來吸引信眾,要求徒眾茹素食齋,誦經禮佛,但不要求信眾脫離家庭,服飾同常人無異,故自稱為「在家出家」。秘密會黨是由歷史上的異姓結拜弟兄組織演化而來。這類組織最初僅僅是為了抱團取暖而結拜弟兄,並沒有名稱,雍正年間才開始「立有會名」,如父母會、鐵尺會、天地會、三合會、三點會、邊錢會、兄弟會、忠義會、哥老會、江湖會等。清朝廷將其界定為「結會樹黨」的違法行為而加以打擊,後來被簡稱為「會黨」。會黨是以歃血結盟、焚表結拜弟兄的方式結成,以江湖義氣和其他封建倫理道德作為維繫內部團結的紐帶。要求會眾服從首領,忠於誓言,恪守規約,嚴守會內機密,以互濟互助和自衛抗暴吸引會眾。晚清時期,青幫、丐幫等出現後,人們便習慣性地把幫與會統稱為「幫會」。

本套書共四卷。卷一、卷二從秘密教門的源頭開始講述,對秘密教門的發展、演化、蛻變的歷史變化過程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對秘密教門的性質進行了客觀分析。作者尤其注意儘量全面講述東漢、南北朝、宋、元、明、清時期不同教派建立的情形,為當今讀者充分了解中國古代下層社會提供了一個窗口。卷三、卷四剖析會黨的產生、發展和覆亡的過程,詳細講述晚清時期三大幫會——哥老會、青幫、天地會雄踞江湖的歷史,同時講述了清末,天地會和哥老會在革命黨人引導下,參與了推翻清政權的革命活動,在特殊歷史階段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是一部全面、詳盡的中國幫會發展史。

本套書以翔實的文獻和檔案史料、縝密的分析,展示了中國地下社會兩大體系的產生、發展和覆亡的過程,對年輕學者了解、研究中國秘密社會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可以幫助讀者客觀了解神秘的中國古代地下社會。

作者簡介

秦寶琦,1937年生。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在校內為研究生講授「清代通史」、「中國秘密社會史」等課程。在校外應邀在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暨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貴州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澳門大學及日本學習院大學做學術演講和學術交流。著有《清前期天地會研究》、《洪門真史》、《中國地下社會》(全三冊)、《江湖三百年》、《幫會與革命》、《中國洪門史》、《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杜月笙》等十餘部專著和近百篇學術論文,編輯《清代前期天地會史料集成》(全八卷),承擔國家《清史·典志·會黨篇》的撰寫任務。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02|中國秘密社會研究文叢/譯叢

所謂「秘密」,這個群體當是被主流社會和官方力量所排擠、打壓的,也是「正史」所淡漠的書寫對象。自然,書寫歷史並非遵循從一而終的規律,這樣一個被貼上「叛亂」標籤的群體,也有被納入「農民起義」行列中的輝煌時刻,一些無法登上大雅之堂的行為可能也用溢美之辭渲染呈現給後世學人和讀者。

《被遺忘的戰爭——

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

大械鬥研究》(修訂本)

劉平著

ISBN:978-7-100-20190-2

開本:16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3年3月

定價:98.00元

向上滑動閱覽

本書目錄

序一蔡少卿/ 1

序二孔飛力/ 4

前 言/ 7

題 記/ 12

上編斗禍的遠因與近因/ 13

第一章客家概說/ 15

一、客家源流/ 15

二、客家民俗特徵/ 22

三、客家人的性格特徵/ 44

第二章清代廣東境內客家南遷概況/ 53

一、遷移動因/ 53

二、遷移之苦,定居之難/ 58

三、土民不是省油的燈/ 63

四、客民與土著的矛盾/ 69

第三章斗禍的導火線:廣東洪兵起義/ 78

一、天地會概說/ 78

二、廣東洪兵起義/ 83

三、「客勇討賊」 / 87

中編斗禍的基本情形/ 93

第四章斗禍的時間跨度與空間分布/ 95

一、血雨腥風十三年/ 95

二、烽火狼煙十七縣/ 97

第五章斗禍中的主戰場(一)/ 102

一、鶴山/ 102

二、開平/ 120

三、恩平/ 132

第六章斗禍中的主戰場(二)/ 153

一、斗禍前的新寧客民概況/ 153

二、兩年的忍耐與斗禍的最終爆發/ 155

三、新寧西路斗禍概況/ 158

四、新寧東路斗禍概況/ 164

五、曹沖、赤溪成為東路客民的據點/ 168

六、西路客民的慘敗/ 174

七、蔣益澧進兵曹沖與土客聯和/ 180

第七章斗禍中的主戰場(三)/ 186

一、新興/ 186

二、陽春、陽江/ 190

三、高要、高明/ 211

下編清政府的對策與斗禍的基本平息/ 225

第八章內外交困的清政府/ 227

一、「內亂日亟」 / 227

二、「亞羅」號掀起的風波/ 232

三、吏治不良、餉項匱乏對辦理土客械鬥的影響/ 239

第九章督撫、皇帝對斗禍的反應/ 256

一、清朝對付械鬥的法律/ 256

二、督撫、皇帝對斗禍的初步反應/ 270

三、剿撫兩難/ 279

第十章斗禍的基本解決/ 288

一、土紳的控告/ 288

二、矛頭指向客民/ 299

三、廣東官吏與斗禍/ 305

四、蔣益澧與斗禍的基本解決/ 324

五、客民的安插/ 345

六、不平靜的尾聲:光緒初年的儋州土客械鬥/ 364

結 語/ 385

附錄藍厚理(Harry J. Lamley)教授致劉平論械鬥問題的信函/ 387

參考文獻/ 390

後 記/ 397

修訂本後記/ 400

內容簡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dbdc4a8897ea509b22898d5475252e3.html







閱讀非洲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