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的春節,你以什麼方式重返家鄉小城?

2022-02-06     松果生活

原標題:就地過年的春節,你以什麼方式重返家鄉小城?

文 | 賈冬婷 崔燦燦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虎年春節有點落寞。根據統計數字,今年春運這場「人口大遷徙」只有疫情爆發前2019年的45.6%。不少人期盼已久的返鄉計劃,在疫情反覆下又一次被迫放棄,就地過年。

即便如此, 如同鐘擺歸零,漂泊在大城市的人們,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總需要一次集中的精神歸鄉,之後重新進入新的循環。通過一場場年俗、一桌桌年夜飯的復刻,每個人都在情感和記憶上返回了故鄉小城。

1995年丹東梁琛老家自己的臥室

(模型照片,供圖:梁琛)

經過了40餘年的高速城市化發展,大城市正變得越來越「大」。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目前我國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超大城市有7個,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特大城市則增加到14個。這21個超大和特大城市也成為了人口流入的集聚點,數據顯示,其中的流動人口達到1億人,占全國流動人口總數的26.7%。 中國的城市化議題也總是集中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它們成為這一歷程中最為濃重和經典的縮影。

大城市永遠激動人心,同時也千城一面,少了故事和性格。這不僅是物理層面的,更深藏於其精神基因之中。 大城市向全世界開放,與全球化接軌,將自己全然沉浸於工業化、資本化的資本主義現代浪潮中,被動放棄或主動剝離了本地化和獨特性,也是它易感的時間色澤。大城市裡,個體也被裹挾於高速流動性中,生活變得碎片,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燕郊通往北京的檢查站堵長龍(攝影:葛宇路)

伴隨城市化進程的,是城市與鄉土的斷裂。自然空間結構的差異,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差異,加之人為的城鄉二元制度設計——戶籍制度、勞動用工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形成了城鄉之間基於自然互惠關係而構成的循環關係的斷裂。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有著悠久農業文明傳統的國家而言,城市和鄉村直到近代之前都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桃花源般的鄉土社會是人們心之所向的。在高速流動的城市社會語境下,那種給人以本體性歸屬感的傳統共同體,成為人們難以回歸的文化鄉愁,這無異於「失樂園」再現。

尋謠計劃在浙江金華(攝影:PonyBoy)

這不只是田園牧歌般的懷舊。「城市」與「文明」具有同一性——拉丁文的civitas(城市)就是文明(civilization)的詞源,兩者是珠聯璧合的,可以說城市就是文明的未來。人類從鄉村到城市,從小城市到大城市,某種意義上是不可逆轉的。城市永遠在流動,如社會學家費孝通指出的,城市其實就是變遷本身。

但在這一流動過程中,從鄉村到大城市,應該是個連續體。 在中國城市的金字塔中,在位於塔尖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以及塔基的鄉村之間,還有層層疊疊的社會形態——在那些聚集了最多資源和目光的大城市周圍,只是相隔幾十公里的若干「衛星城市」,或者並無太多的關係的遙遠小城,未被更多地看見。人們只是偶然聽到關於這些三四線小城市的社會新聞,或是基於故鄉的情感認同。其實,在焦點之外,這些沉默小城的變化也是翻天覆地的,它承載著中國更廣泛的時代變革和城市故事。

遙遠的額爾古納(攝影:孫海霆)

那麼,這些在大城市和鄉村之間的、參差多態的中小城市,是否可以成為一種重新建立城鄉連續體的紐帶和中介?

小城,首先在於尺度的小。城市作為一種聚居形態,在其歷史的第一個5000年中,所展現出來的主體形式就是體量較小的,能滿足步行者方便地生活工作的小城。另外,它的流動速度更慢,社會關係更封閉。在一個小尺度的、靜止態的地方,個人更容易擁有一個足夠小的圈子,與他人建立起親密的私人關係。柴米油鹽、飲食人生,其中的生活更加具體,也更有溫度。

浙江湖州市城鄉結合部自建民居(攝影:李青)

儘管不是每個人都出生於小城,但內心裡都有一座小城。在那個記憶里小而熟悉的世界裡,我們爬上它的樹,在它裂縫的人行道上騎自行車,在它的小河裡游泳,不在意它的粗糙和醜陋。在那裡,飲食依循傳統,方言經久不變,保留下更加差異化、多樣性的城市景觀。如法國人類學家克洛德·列維-史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所說,獨特性孕育於相對的封閉。 我們認為,這種故鄉感、地方性,不是基於某個小城的獨特體驗,而是一種普世價值觀。

「小城之春」,便是三聯人文城市聯合策展人崔燦燦,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展開的城市項目。 亦如《小城之春》電影的名字和它所寄託的情感,小城中「城春草木深」和動人的愛情故事,激發了我們更多的想像和希望。

「小城之春」將目光聚焦於中國眾多小城市的變遷。我們邀請了十幾位生活在北上廣深或是小城中的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作家、導演、科學家、學者重返故鄉,或是進入那些不為我們所知的小城變遷之中,呈現對於小城故事的全新理解和敘述。從記憶里的建築、城中的標誌物、街邊的廣告牌的變化,小城中的聲音、歌謠、人物和故事,城市中的綠植、動物園、一草一木等等,從街巷的角落,到小城和大城的對比。

這些小城故事發生於北京邊緣處的平谷縣城、幾十公里外的燕郊、廣東的湛江、山東的煙台、四川的內江、遼寧的丹東、湖南的永州、浙江的湖州……彼此相距遙遠,它們的故事裡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這些故事匯聚在一起,又將呈現出怎樣參差多態的城市圖景呢?

廣州街頭老字號食廝菜牌(攝影:劉釗)

「小城之春」在中國最重要節日的春節之時發起,它既是舊年結束,新年開始的時間刻度,又是中國人精神里歸鄉團聚、家庭聯繫的情感依託,人們在這個特殊時間點,返回各自的小城記憶。

「小城之春」在春天開始,並在這樣一個希望的季節持續生長。 春節期間,將於三聯生活周刊視頻號及三聯中讀平台發布第一季,從大年初五到十五,陸續推出音樂人陳鴻宇、藝術家文那、攝影藝術家張曉、建築師與藝術家梁琛、音樂人小河五位共創人的創作,敬請關注。

此後的第二季和第三季,還將陸續推出藝術家葛宇路、考古學者耿朔、平面設計師黃揚、建築師李涵、藝術家李青、藝術家厲檳源、平面設計師劉釗、導演陸慶屹、建築師吳林壽等共創人的作品。短視頻發布之外,還將推出「小城之春」主題展覽。

我們也期待更多的人參與到「小城之春」中來,用不同的視角和故事,再識鄉音,再識城市,再識我們每天正在發生在各處的變化。

聯合發起人

崔燦燦

策展人,寫作者。作為當今藝術領域最有代表性的策展人,主要展覽和活動從2012年開始有上百場,涵蓋藝術、建築、設計和電影等。

三聯人文城市&三聯中讀執行總編輯。2005年加入三聯生活周刊,專注建築&城市報道,2020年策劃第一屆三聯人文城市獎。

賈冬婷

共創人 (點擊頭像查看更多內容)

名單持續更新中,敬請期待

陳鴻宇

獨立音樂人,眾樂紀、眾方紀、做夢廠牌創始人。

出生於內蒙邊境小城額爾古納、如今生活在北京的獨立音樂人陳鴻宇,一直在嘗試探尋自己與故鄉額爾古納更深層的情感聯結。從「重拾故鄉」到「眾方紀」,通過音樂在都市與小城之間牽起了一條紐帶,並在家鄉草原上建起了一處精神自留地。他還將目光投射到更多小城,讓更多人找回關於家鄉孤獨的安全感。

文那

藝術家。創作以壁畫為主,借用中國繪畫中的神仙造型,虛構出各種新的神仙。

文那和泉州晉江梧林合作的文那藝術空間將在梧林古村落的德莫厝完成。長達兩年甚至更久的創作,將她與這裡的人、事、物緊密聯繫在一起。既是泉州古老歷史與城市脈絡的呈現,也是《文那經》的自然生髮。在一種蓬勃和原生態的氛圍中,自然而然產生的、具有強大想像力的創作,是對歷史與未來、空間與時間、理想與現實的轉譯,同時也是在地文化和生活的另一種表述。

張曉

攝影藝術家。主要作品有《海岸線》、《他們》、《關於故鄉》。

經歷了《他們》和《海岸線》這樣的宏觀敘事之後,張曉回到故鄉——山東煙台的台上村。這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節點,不僅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回歸,更是精神上的一種解放。在經濟浪潮衝擊之下,個人和城市都在變化著,疏離感越來越強烈,缺乏歸屬感成為一種集體困擾。回到故鄉的創作,更多是關於自身的體驗,,記錄下更多關於自身的體驗,也是一個從自我向外看的過程,這樣或許才能更真切、更真誠地去看到現實。

梁琛

建築師,藝術家。2017年開始獨立建築與藝術實踐,成立工作室阿萊夫時空研究所。

建築師梁琛通過對兒時家庭空間三次裝修的模型還原,連接起對於故鄉丹東的記憶。在長達五年的家鄉研究中,梁琛將東北城市的起源及變革,家鄉小城的空間史,濃縮到家庭空間的變化中。地板、牆、門、窗及家具等物質重新喚醒成簇的記憶。這樣的回溯重建了他的童年及童年空間,讓他的家鄉經驗不再只是經驗化、記憶化的碎片,而是建構了一種連帶著個體敘事的大歷史時空。

小河

何萍所與田巧雲的第三個兒子,美好藥店樂隊主唱,「音樂肖像」、「迴響行動」、「尋謠計劃」 發起人。

小河出生長大在邯鄲。2021年,他和他的尋謠團隊從邯鄲開始,經晉城、洛陽、三門峽、西安、延安、最後抵達銀川,完成了歷時一個多月的「陸上尋謠」。在地理環境的流變中,許多老人唱出了深藏在記憶中的童謠,裡面蘊含著一座城市背後的鄉土、生活與人情。小河將音樂比作一條通道,在這條通道中,可以看見城市中那些被忽視的角落,那些被淡忘的記憶,可以遇見舊友與新朋。

葛宇路

藝術家。現工作、生活於環京地帶。興趣集中於城市公共空間中的趣味表達,試圖通過作品調侃生活中隱藏的矛盾。

燕郊,是初到北京的葛宇路為生活所迫的選擇,也是他創造生涯的起點。邊界地帶的野蠻與自由,跨城生活的不確定與疫情下的荒誕,形成這片獨特飛地中的自然生態。燕郊承載的不僅是葛宇路最初的北京生活,也是這個時代下大城市發展與小城市未來的碰撞與對話。

耿朔

北京大學考古學博士,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中國考古學會三國至隋唐考古專委會委員。

三國無疑是國人最感興趣的一段歷史,如何正確打開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方式。在書本之外,耿朔想去考察那些當下仍在生長的三國故地小城,觀察當地人們試圖重振榮光的努力,在現實中如何復建「古蹟」,如何介入對往昔的重構。通過重返歷史現場,尋訪存在於殘垣斷壁之中的鮮活過往,解讀今朝。

黃揚

平面設計師。haungyangdesign創辦人,seeyoutomorrow藝術組合成員。

城中村就像深圳這個國際都市的一片小城,是深圳人主要的居住地之一,混雜著各色人等、方言、習俗和美食,充滿著雜糅共生的能量和眾聲喧譁的活力。黃揚久居深圳,以深圳「城村共生」的土壤作為靈感源泉,嘗試因地制宜的創作,並探索著小城人文環境下的獨特視覺印記。

李涵

建築師,繪造社創始人。以獨特的方式探索繪畫、建築和城市研究的可能性。

李涵是北京人,並沒有在小城市生活過,但他想以一種訪客的身份來體驗小城市。他隨機選了北京周邊的平谷,並不是因為它有多特殊,而正是因為它非常普通。他想用外來者新鮮的、銳利的眼光去看待那些普通的事物,那些日常的角落,從中來體驗發掘平常中的閃光點,然後再用建築師特有的方式——模型——來記錄。他覺得,越是普通的風景、日常的點滴,反而是更能觸動人心靈的、更持久的美好,讓人緩慢而堅定地重新體味生活。這恰恰是小城市最令人嚮往的地方。

李青

藝術家,任教於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裝置和影像作品往往在相似性和矛盾中尋找理性的裂隙,通過迂迴重疊的結構作用於觀者的感覺和認知。

李青的「湖州房子」聚焦家鄉浙江湖州郊區的民居住宅。進入21世紀,住在城市外圍的郊區農民,開始根據他們對現代化建築的理解建造獨立住宅,從傳統和國際建築中自由地汲取元素進行設計。這些奇異房屋體現了中國民間在一個經濟發展和消費主義時期對想像中富足生活的美學判斷,雜糅而山寨的風格體現了全球化在中國的知識傳播和信息分享的在地狀態。如今隨著城市更新和擴張,原來的郊區村落被割裂成碎片,這些民宅也已日漸稀少。李青的記錄希望重新審視這一野生的現代主義建築實踐和民間審美的價值。

厲檳源

藝術家。作品曾在美國、歐洲和亞洲各地展出,並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作為「返鄉藝術家」,厲檳源近年來深耕於故鄉永州,通過行動、錄像和行為藝術表演深入小城日常的不同領域,探索故鄉小城的社會和人文環境。他用身體經驗勾勒自身的生活軌跡,也以小城永州為起點,丈量著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劉釗

國際平⾯設計聯盟AGI會員,深圳平⾯設計協會副主席,another design聯合創始人&創意總監。2021三聯人文城市季主視覺設計師。

設計師劉釗以廣東本土方言粵語為背景,觀察並梳理廣州周邊小城市的語言風格及語言特色,例如梅州話、客家話或者湛江話等等,並將之轉換為視覺形式的探索。通過聚焦廣州本土語言文化的溯源,帶領公眾沉浸到廣東本土方言的鮮活魅力以及小城市井的生活氛圍之中,以小城方言見小城掠影。

陸慶屹

出⽣於貴州獨⼭縣麻尾鎮,16歲離開家鄉到北京⽣活。⽬前致⼒於攝影及影像⽅⾯的⾃由創作,2018年完成⾸部紀錄長⽚《四個春天》。

當年《四個春天》記錄下的家庭日常點滴,以及黔南地區風土人情,令無數人動容。此次導演陸慶屹的鏡頭由個人小家庭轉向宗族大家庭,透過自然環境、民族文化、家族生活等細節的講述,將令人嚮往的小城生活圖景娓娓道來。以人的故事描繪地方的故事,挖掘小城平靜生活中的審美與價值。

吳林壽

WAU建築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房子,是關於家的重要象徵,尤其在小城。中國小城的自建房,一直生長在「風水」及「習俗」的規範約束下。建築師吳林壽在故鄉小城湛江幫父母設計了住房,在這過程中,他不斷探究著湛江民居「規範」形成和變遷,同時試圖尋找該建築類型的當代性。

項目團隊

出品方:三聯人文城市

發起人:崔燦燦/賈冬婷

共創人:陳鴻宇、葛宇路、耿朔、黃揚、李涵、李青、厲檳源、梁琛、劉釗、陸慶屹、文那、吳林壽、小河、張曉(名單持續更新中)

項目統籌:宋洋

項目執行:袁瀟雪、俞冰如、何雯晴

內容傳播:丘濂、吳思、高一丁

視頻製作:謝永潔、王琛、黎如雪

視覺設計:another design

點擊進入三聯人文城市官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4ffe6d865599906f7f7fbc157fc8925.html




















百老匯在紐約

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