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walk|京杭大運河,如何塑造了北京城?

2023-07-28     松果生活

原標題:Citywalk|京杭大運河,如何塑造了北京城?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可以說,沒有大運河,就沒有今日的北京城。

跨越千年、綿延千里的京杭大運河,一直是中國古代的南北交通要道。歷史學家全漢昇在其「千古不刊之作」《唐宋帝國與運河》中寫道,大運河其或暢或礙,足以決定唐宋國運盛衰隆替。從隋唐時期開始,它就如同社稷的大動脈,維繫著古老帝國的運轉不休。

在本期Citywalk中,我們行走京杭大運河北京段,從源頭白浮泉,到通州漕運碼頭,重溫一段古老的運河史。這段路途同樣也是記載了一段了不起的水利史。大暑剛過,這場酷暑下的行走,更像是一場致敬之旅,感謝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為我們留下了這筆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

文 | 王婧禕

本期路線圖

白浮泉、都龍王廟

「大都初興覓水源」

開啟本期Citywalk之前,我們先來梳理一下京杭大運河北京段的基本脈絡:元代時,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將今北京西北昌平區境內的白浮泉作為上游水源,引入瓮山泊(今頤和園昆明湖),再經高梁河入積水潭,銜接通惠河,東至通州漕運碼頭,使京杭大運河從通州最終延伸到大都城內。

我們的行走,就從運河源頭白浮泉開始。

驅車沿京藏高速至龍山山麓白浮泉遺址公園,這裡如今是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的一部分。入口處不遠,一塊巨大的太湖石上刻有「龍山」二字。繼續向里走,蔥蘢的綠蔭間,一座亭子內有「白浮泉遺址」石碑,檐下掛著「白浮之泉」藍底白字匾額。亭子下方,九個石雕龍首,口吐清泉,流入池塘中。綠柳低垂,泉水清泠,構成了一幅絕佳的風景。

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內的白浮泉遺址

來源:新京報

時間回到700年前,元建大都後,經濟迅速發展,京城人口短期內增至40多萬,需要大量的物資。元代糧餉供給大部分依靠江南,因此朝廷重視漕運,用了十幾年時間,疏通了京杭運河的大部分河段,使得江南漕糧可以直達通州。但到了通州之後,怎麼運進大都?這「最後20公里」的難題讓忽必烈大傷腦筋。

靠人力車載肩扛,不僅成本過高,且效率難以保障。水路,是兼顧效率和成本的最優解。然而,挖河道容易,水從何來?水利學家郭守敬經過跋山涉水考察,排除了不少錯誤選項後,將目光集中在了昌平東南部——這裡地處燕山、太行支脈結合地帶,河流縱橫,自古就是山雄水盛之地,其中龍山東北麓有一眼泉,水量豐沛且穩定,是引入京城極為理想的水源,這就是郭守敬苦苦尋覓的「白浮泉」。

昌平位於京城北部,引用白浮泉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引水向南進城,但實際操作中卻不可行。從白浮泉南下,朝著京城的方向,有沙河和清河,河道較低洼,若白浮泉路過這些低洼地區,水無疑會「散漫」開,無法向地勢更高的城內輸送。經過測算,郭守敬捨近求遠地設計了一條巧妙的水道,即「西折南返」——以白浮泉為起點,使水先向西流,再沿著西山山麓向南,途中匯聚多路泉水,「囤」在瓮山泊(今昆明湖)中,最終引入大都積水潭。這種引水方式,既多彙集了水源,又保持了儘可能的高度,即便以今天的眼光衡量,郭守敬當年的方案,仍是十分科學而合理的選擇。

白浮泉引水路線圖

水來了。自大運河運抵通州的物資,可經水路直入京城,元大都擁有了千帆並聚的積水潭碼頭。《元史》中記載,一日忽必烈過積水潭,「見舳艫蔽水,大悅」,遂將通州到都城一段賜名為「通惠河」。京杭大運河的北起點,也順理成章的延伸到白浮泉。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曾有這樣的論斷,「與歷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關者,首推白浮泉。」足見其地位之重。

亭中陰涼,我在泉邊坐了一會兒,靜靜聆聽水聲。不過,此時汩汩而流的並不是天然泉水,而是人工抽上來的地下水,每天上午下午各開一段時間。歷經千年,白浮泉早已乾涸,此時的九龍吐水,只是一處供後人憑弔的景點罷了。

究其原因,先是明朝在附近修建皇陵,陵域引水成為禁忌,白浮泉被棄用,通惠河的漕運功能大大降低,以至於明朝前期百餘年間經大運河運抵通州的貨物,不得不依靠陸路進京,這是京杭大運河引水工程的倒退。建國後修十三陵水庫,加之北京城地下水位下降,白浮泉水漸漸消失,昔日的輝煌在歲月中畫上了句號。

「白浮之泉」碑亭下的九龍吐水

來源:新京報

離開白浮泉遺址南行不遠,山坡上有一座龍王廟,面積不大,坐北朝南,由山門、鐘鼓樓、正殿和東西兩座配殿組成,有元代建築遺風。正殿內供奉著東海龍王像,門口掛有「都龍王祠」的匾額。所謂「都龍王」,意味著這裡的龍王統管天下所有龍王,地位很高。明清兩代,這裡是老百姓重要的祈雨之地。

稍作停留,我告別了白浮泉,這個與通惠河相伴而生、枯榮與共的泉眼。在元代以前,它只是一條靜水深流、默默無聞的水源,遍尋史書而不見身影,與郭守敬的相遇讓它命運反轉。歷史不容假設,但可以稍作想像—— 如果沒有郭守敬,白浮泉的歷史是否將改寫?假如沒有白浮泉,北京城的歷史是否將改寫?

沿河寺院、高粱橋

積水潭、玉河故道

「玉河水上看玉荷」

白浮泉浩蕩而下,穿越山嶺,終於來到了元大都。這一路如玉帶蜿蜒,風光無限,沿途有五塔寺、極樂寺、萬壽寺等著名寺廟。其中,萬壽寺是「外八剎」之一,建於明萬曆年間,有東中西三路,五進院落,享有「京西小故宮」和「小寧壽宮」之稱。乾隆在這裡兩次為母親崇慶皇太后祝壽,每次有數千名僧人誦唱佛經。這一盛大場面被繪製到了《香林千衲》圖中。慈禧從紫禁城去頤和園時,也喜歡在萬壽寺碼頭下船,到寺內休息、拈香、禮佛。

建國後,萬壽寺一度被占用,後來歷經多年騰退和修繕,作為北京藝術博物館開放。過去的皇家寺院,如今向尋常百姓敞開大門。為呼應寺名,寺內專門開闢了一個壽文化展廳,陳設著各式和福壽有關的文物,吸引了不少遊客——尤其是想沾沾福氣、討個彩頭的老年人。

修繕一新的萬壽寺吸引遊客前來賞花遊覽

來源:視覺中國

和修繕一新的萬壽寺相比,隔壁的延慶寺就顯得破敗許多。延慶寺始建於乾隆年間,皇帝在萬壽寺休憩禮佛時,一般官員和服侍人員就在延慶寺內停留。現在的延慶寺已淪為大雜院,僅有山門還能勉強分辨出「延慶寺」的字樣,裡面的佛殿廟宇面目全非,密密麻麻的電線穿梭在參差不齊的小平房之間。

其餘五塔寺、極樂寺等,分別因金剛寶座塔、牡丹花而聞名因位於運河兩岸,風光旖旎,成為舊時老百姓的踏青勝地。我們在 《清明節,用腳步丈量北京的春意》 一文中有詳細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查閱。

五塔寺的金剛寶座塔和銀杏樹金黃燦爛

來源:視覺中國

沿河繼續向東,近西直門之時,就快到高梁橋了。橋不好找,因河流改道,現在高粱橋已經不在水上,而是夾在高梁橋斜街南北兩條車道之間,也不再通行,河水從旁邊一座後來新修的石橋下流過。如果不是刻意尋找,很難在路旁發現它的身影。

高梁橋建於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是郭守敬主持修建的白浮泉引水工程上的一座重要建築物。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浩浩湯湯的運河水過了高梁橋,才最終進入都城內的積水潭。

1949年以前北京城郊古今水道示意圖

來源:《北京城的生命印記》

元大都時代,積水潭水面異常寬闊,「汪洋如海」,又被稱為「海子」。這裡是大運河北端最大的碼頭,南來的船隻停泊在積水潭,形成了「舳艫蔽水」的勝景,周圍也形成了繁華的商業中心。數百年來,這片水域吸引了無數的高管貴胄與文人墨客,留下了數不清的錦繡文章。現在的荷花市場依然令市民和遊客們趨之若鶩。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讀者糊塗了。荷花市場不是後海的景點嗎,跟積水潭有什麼關係?這就要簡單捋一下積水潭的變遷史了。元朝時,積水潭全部位於大都城內,到了明朝初年,都城北垣南推至後來的安定門-德勝門一線,積水潭的一部分水面就被隔在了城外,即後來的太平湖(後成為地下暗河),老舍投湖之地。德勝門橋建成後,積水潭被分成了積水潭(橋西北水域,又稱西海)和什剎海(橋東水域)兩部分,銀錠橋建成後,什剎海又被分成後海和前海。因此,我們今日所稱的積水潭,早已不及當年的規模與盛況了。

元大都時代,積水潭是大運河北端最大的碼頭

攝影:Thomas Child

再回到運河,我們本想繼續跟隨進入城內的運河水,然而,白浮泉之水到了都城後,分成幾路,有繞城為護城河的,有進城後「分道揚鑣」的,也有和其他水體合流的,共同構成了複雜而巧妙的都城水系。因後世河道與名稱多有變遷,實在難以一一贅述與尋訪,因此我們僅行走什剎海和南鑼鼓巷之間的玉河一段。

這段河道由郭守敬主持修建,位於皇城根下,後來被廢棄不用,於1956年從地面上消失,直到2006年北京市啟動玉河歷史文化恢復工程,才重見天日。站在玉河西端的萬寧橋上,看河水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一支晶瑩的玉如意。

盛夏時分,玉河故道的橋下遍栽荷花

來源:視覺中國

從萬寧橋到南鑼鼓巷附近,如今的玉河故道僅有約500米,如此袖珍,但風景不減。橋下遍栽荷花,盛夏時分,蓮葉田田,在微風中輕晃。因此有人說,這是「玉河水上看玉荷,一個玉立一橫波」。幾個中年人戴著帽子,安靜的在河邊垂釣,河道拐彎處的亭子裡,不少老人帶著孩子納涼。

玉河和什剎海,「一海子一河流」交相輝映,是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處最別致、最美妙的景觀。玉河是漕船行至運河終點碼頭什剎海的最後一段水路,它就是以這樣的玉人之姿,溫柔地迎接江南搖曳的輕舟。

大通閘、慶豐閘、

佛手公主石牌坊

「桅檣煙雨似江南」

步履隨河水繼續東行,出東便門,過大通橋(現已拆除),就進入了通惠河的主水道。

從東便門到通州漕運碼頭,通惠河水一共要經過五道水閘,第一道為大通閘,又稱頭閘,第二道閘為慶豐閘,又稱二閘,後面依次是高碑店閘(平津上閘)、花園閘(平津下閘)、普濟閘。那麼,為什麼要修建這麼多水閘呢?答案是,京城地勢比通州高,水量又不夠充足,漕船進城,需要利用水閘為河道蓄水,控制水流,方便行船。需要蓄水時,閘板落下,漕船通過時,閘板拉起。這裡推薦感興趣的讀者去西海濕地公園裡的郭守敬紀念館,裡面的多媒體將水閘原理展示得直觀而生動。

這五道閘口中,最有名的就屬二閘,即慶豐閘了。「勞您駕,道您乏,明年請您逛二閘。兩岸風光美如畫,向東五里是三閘。」這是清末民初時流傳在京城的一首民謠,如歌謠所唱,二閘是當時老百姓青睞的休閒遊玩之地。

一到夏天,兩岸風光秀麗的二閘就有很多遊船

當時二閘附近綠柳成蔭,酒肆茶棚雲集,《天咫偶聞》中記載,二閘一帶「自五月朔至七月望,青簾畫舫,酒肆歌台,令人疑在秦淮河上。」嘉慶年間竹枝詞詠二閘「桅檣煙雨似江南」。這裡因為水被閘住,落差大,故水流湍急,浪花似雪,聲如洪鐘,翁同龢就曾來二閘看水,記錄其「水聲如雷」。

當年二閘附近還有人表演舞獅子,據說演員原本站在大船上表演,一不小心跌進水裡,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繼續在水中表演,一對獅子在白浪里穿梭、翻飛,精彩至極。故事傳出去,得了個「二閘的獅子會浮水」的俏皮話。據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有人表演水獅子,但現在早已絕跡。

二閘還曾有位傳奇看閘人,據說他能根據天氣情況判斷何時下雨,雨量多大,河水會漲多高,應該落幾塊閘板。一遇汛情,他高呼「老少爺們兒,起閘板兒嘍!」,附近的青壯年就會火速到二閘集合,光著膀子,喊著號子,齊心協力起開閘板,河水瞬間傾瀉而下,壯哉!

慶豐公園沿河而建,不少市民來此休閒遊玩

來源:視覺中國

歷史上的勝景已化作煙雲消散,但現在的二閘,又煥發出新的生機。2009年,這裡建成慶豐公園,修建了通惠河濱水文化景觀帶,公園沿河而建,休閒設施齊全,不少市民晚飯後來散步納涼。步道邊刻著「慶豐閘遺址」五個大字,還有不少和運河文化相關的浮雕和壁畫。河道旁,兩隻鎮水神獸匍匐在地,它們同永不停歇的水流一起,見證著歷史的風雲變幻。

值得一提的是,沿慶豐閘向東一公里處的通惠河北岸,有一處石牌坊,屬於乾隆皇帝的第四女,和碩和嘉公主,是「紫薇格格」的歷史原型。這位公主生來手指之間有蹼相連,這要擱到現在,是妥妥的發育畸形,需要手術矯正,但在當時卻得了「佛手公主」的美譽,深得乾隆皇帝喜愛。

通惠河畔,佛手公主墓的碑亭、神道

公主15歲那年,嫁給了大學士、一等忠勇公傅恆的次子福隆安,7年後因肺病去世,葬於通惠河畔的墓地。老北京有句順口溜:「一出便門往東看,石人石馬六把罐」,說的就是這裡。據記載,當時公主墓地規制很高,「墓前石獸、翁仲甚宏麗」,有石獅、石人、石馬、石獬、擎天柱各一對,還有一座三間四柱的石牌坊,正面橫額刻有「銀漢分光」四字。但墓地在民國時期遭到盜劫,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被砸毀,再後來,這一帶因地勢低洼被不斷填土墊地,石人石馬們就都埋到了地底下。

清末民初,這裡因風景優美,成了北京東郊的一處「網紅打卡點」。民俗學家金受申先生曾撰文大讚此處風光,「疏密相間也生了許多楓樹,秋來老紅,下臨碧水,遙望蘆花,令人神往。」當時不少外國人都喜歡來此春遊,他們在石供桌上野餐,在墓園裡做遊戲,我們能在諸多老照片中,覓得佛手公主墓的影子。

如今,和碩和嘉公主石牌坊被包圍在小商鋪和違建之間

攝影:王婧禕

如今,「佛手公主墳」留在地面上的遺蹟僅有一座石牌坊,被包圍在通惠河沿岸許多小商鋪和違建之間。我借來梯子,爬上旁邊一座高牆,才能窺得牌坊的一角,隱約可見牌坊上一些精美的石雕紋飾。

幾年前,《北京日報》的記者也來探訪過,當時曾致電朝陽區文委,詢問這座石牌坊的保護狀況,工作人員表示,由於石牌坊上蓋有房屋,整體無法移動,所以現在還在原處。

通州漕運碼頭

「一支塔影認通州」

通惠河水逶迤東流,到通州城北,匯入京杭大運河。本期行走的最後一站,就是通州漕運碼頭。

今時今日的通州,更廣為人知的是城市副中心的身份,但在歷史上,通州曾是赫赫有名的漕運重鎮。曾有詩云:「廣拓水驛萬艘屯,漫捲舟帆桅檣存。東裝西卸轉輸緊,南納北收漕務紛。終日無休人語喧,徹夜不絕糧幫臨。夕陽小艇能沽酒,三江風景到通門。」當年海陵王完顏亮把此地命名為通州,就是取「漕運通濟」之意——如果說大運河是貫通南北的社稷大動脈,那麼通州則是上拱京師、下控遼魯的咽喉之地,水陸交通之要衝。

有種說法叫「運河漂來紫禁城」,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要在短時間內建成規模浩大的北京宮闕。一時間,大運河上千帆競過,百舸爭流。無數的建築材料、能工巧匠順著大運河來到北京,為紫禁城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物力人力支持;大量的糧食果蔬、絲毛棉麻北上,豐富了宮廷內外和沿途百姓的日常生活;各地才俊、各色文化,在運河兩岸和國都中心擁有了廣闊的舞台……河水湯湯,宮城巍巍,大運河源源不斷地供給著新都城,而這一切抵達北京的第一站,就是通州碼頭。

如今,林水相依的通州漕運碼頭

來源:視覺中國

如今,走在北運河和通惠河的交叉口,所有人的目光都會被一座卓然高聳的寶塔吸引,即通州燃燈塔。燃燈塔是大運河千年漕運的航標,當年古人坐漕運船隻北上,靠近北京地界看到的第一座高大建築,就是燃燈塔,它像一座定心塔——通州到了,京城就不遠了。清代詩人王維珍在詩中寫道,「雲光水色潞河秋,滿徑槐花感舊遊。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支塔影認通州。」

該塔始建於北周年間,歷代多次重修,是北京地區建造年代最早、最高大的佛塔之一,現存為遼代形制,高56米,八角十三級密檐式實心磚塔。繞塔緩步,每面都有精美的雕刻,歷經風雨滄桑,灰色的磚石斑駁,轉角處一些力士雕塑已經損毀。塔身南面的券洞內供燃燈佛,第13層有磚刻「萬古流芳」四個大字。據說,塔頂曾經長有一棵數米高的榆樹,濃蔭華蓋,蓊蓊鬱郁,後來為了保護古塔,移至塔下。

燃燈塔附近有一片蘆葦環繞、波瀾不驚的小湖,名曰「葫蘆湖」,當年是北運河和通惠河的轉運樞紐,南來的漕運船隻需要在此處轉運,由大船換成小船,再沿通惠河逆流而上運往北京城內,歷史上作為碼頭也有「葫蘆頭」之稱。

大運河森林公園的滿園春意映襯著燃燈塔

來源:視覺中國

湖邊還有兩座建築頗為顯眼,分別是「驗糧亭」和「驗糧樓(大光樓)」,顧名思義,明清兩代,戶部官員在此驗收漕糧。大光樓之名源自《周易·益卦》中的「自上下下,其道大光」,意在告誡官員要清正廉潔,國家前途才能光明。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燒毀大光樓,隨著漕糧改由陸路運輸,漕運逐漸荒廢,大光樓也不復存在。如今的大光樓為近年重建,高聳秀麗,和燃燈塔遙相呼應。

史書中首次官方記載漕運是在《史記·平淮書》中,「又興十萬餘人築衛朔方,轉漕甚遼遠。」但我國利用船和水運糧食的歷史卻更早,真正意義上的漕運在秦朝就已開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定都咸陽,當時全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但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在關中和河南、山東、河北等黃河中下游地帶,漕糧多半取自這些地方,通過黃河與渭水運往咸陽,漕運制度逐漸形成。

此後的幾千年里,漕運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像全漢昇先生在《唐宋帝國與運河》中所述,運河在一千多年前與「帝國運勢的盛衰消長自然要發生不可分離的關係。」當運河能夠充分發揮聯繫南北的作用時,唐宋帝國便「勢力雄厚,國運興隆」,反之,唐宋帝國便「勢力薄弱,國運衰微」。大運河如此之關鍵,難怪當年海陵王要讓通州討個「漕運通濟」的好口彩了。

夜色下,高聳秀麗的大光樓

來源:視覺中國

夏日炎炎,順水而行。走完了大運河北京段,仿佛穿越了忽必烈建元大都、朱棣遷都北京城的建城史,重溫了郭守敬覓白浮泉、修通惠河的水利史,還回顧了舳艫蔽水、百舸爭流的漕運史。通過這次行走,我們用步履,在北京城中梳理丈量了大運河的坐標系,會發現,和運河相關的點滴,早已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我們可以再次毫不猶豫地說,沒有大運河,就沒有北京城。

參考資料:

1.《運河與唐宋帝國》,全漢昇,《重慶出版社》

2.《走讀北京大運河》,楊良志、楊家毅,《北京出版社》

3.《北京大運河的浪花》,彭俐,《北京出版社》

4.《慶豐閘畔探尋皇家古墓》,李娟娟,《北京晚報》

5.《什麼?北京東邊還有另一座公主墳!曾是旅遊勝地》,《北京日報》

6.《通州運河文化·運河民間藝術》,孟憲良,《文化藝術出版社》

排版|俞冰如 吳佩珊

審核|王菲宇

點擊進入三聯人文城市官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48bbf59a9262131cccf8ceb340ab518.html





















百老匯在紐約

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