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和鐵鍬,會比滑梯更快樂嗎?

2023-06-01     松果生活

原標題:泥巴和鐵鍬,會比滑梯更快樂嗎?

木板、漁網、廢棄的輪胎……沒錯,這些材料也能組成一個遊樂場。

「垃圾遊樂場」(Junk Playground)的概念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倡導教育學改革的激進派質疑將知識強加給兒童的教育過程。他們主張,應該讓兒童在包括遊戲在內的過程中自由發展。這些想法可以追溯到18世紀法國哲學家盧梭的「自然人」概念。

丹麥景觀設計師Carl Theodor Sørensen首先提出了「垃圾遊樂場」的概念,他認為孩子們不需要攀登架或滑梯,泥土、木塊、磚頭和鐵鍬就能讓他們獲得快樂。他的目標是創造一個讓城市和鄉村的兒童能夠充分發揮創造力和遊戲的地方。

1943年,世界上第一個垃圾遊樂場在哥本哈根Emdrupvænge住宅區落地。廢棄的建築材料、土堆、臨時的棚屋,都是孩子們可以自由建造、玩耍、學習的材料。

二戰後,垃圾遊樂場在歐洲興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消弭戰爭對於兒童的內心影響。1948年,阿姆斯特丹東部的一座小島上,只能通過划船抵達的Jongensland建成。沒有大人的監督,孩子們在這裡自由玩耍創造,這是現實中的永無鄉。

1957年,Triangle Adventure Playground的創始人Lady Allen參觀了哥本哈根的垃圾遊樂場,將這一形式引入英國。作為一座長盛不衰的戶外冒險遊樂園,Triangle Adventure Playground一直踐行「自由玩耍」的概念,免費向6-17歲的青少年開放,深刻地影響了幾代英國人的教育和成長。

2016年,The Yard在紐約建成,這是幾十年里美國第一座垃圾遊樂場。遊樂場由非營利組織運營,工作人員如同游泳池邊的救生員,在不干涉活動的情況下保證兒童的安全。創始人Eve Mosher表示,The Yard為兒童設立,讓兒童脫離父母的過度保護,承擔一定的風險。一位家長表示,孩子們常常被父母安排的活動和課程填滿,但在垃圾遊樂場這樣的地方,孩子的想像力自由馳騁。「我認為孩子們有這樣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這位家長說,「發展他們的想像力,發展他們的遊戲意識——是所有創造力的源泉。」

編輯|俞冰如、王菲宇

圖片排版|吳佩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a8336a8299c9cdd9220bf81dac13345.html





















百老匯在紐約

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