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性的低保」,以及比較研究和跨學科

2024-05-08     新京報書評周刊

原標題:「法律,人性的低保」,以及比較研究和跨學科

現代社科講述和論證事實,一種有別於自然科學的社會性事實、文化性事實,它不能宣稱「本文講的是科學的,你們都該相信」。還得靠修辭。只不過其修辭有顯性的,也有隱形的。顯性的修辭有名有姓,如比喻、反諷,具有比較高的藝術性;隱形的修辭則藏在文本的字裡行間,是未被命名的策略。

上世紀末,生於1942年、現年82歲的經濟學家迪爾德麗·N. 麥克洛斯基在《經濟學的修辭》中較早揭示了修辭的秘密。書評周刊專題《社會科學的修辭》採訪了她與其他十一位國內外學者,請他們一起回憶那些讓他們喜歡的、說服他們的社科文本。

本篇為第三波學者。他們是王人博、鍾周、胡思捷。

大多數現代知識都由學科生產,社科諸學科更是如此。當我們思考修辭之時,無法逃避學科的框架,是服從於它,還是有所反思?

本文出自新京報·書評周刊2024年4月26日專題《社會科學的修辭》中的B06版。

本期《社會科學的修辭》專題已推送文章:

不發表就出局,沒「筆者」沒被動句就不高級

社科專業有「事實」就能說服人?柯林斯、麥克洛斯基、陳映芳的回答

在社科專業,是什麼樣的句子能打動人?

采寫|新京報記者 羅東

王人博

法律,人性的低保

王人博,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法治論》《法的中國性》《中國的近代性》等專著。2023年,從中國政法大學榮休。法學家王人博,「孤獨的敏感者」,人稱「法學家王大爺」。他不希望受學科邊界的束縛,曾以「業餘者」的名義談論魯迅、江湖,以及表達的藝術。他希望做一個有趣的人。

王人博:在現代專業嚴格分工的語境下,法學作品的書寫成了法學家的專屬。然而,有一個問題不能被忽略:法學家出產的論文或論著可能會影響國家的政策或法律,但未必就能從情感上打動讀者。相反,非法學人士冷不丁冒出的幾句話則可能成為言說法律的經典。

下面的話是出自根據小說《太陽黑子》改編的電影《烈日灼人》的一段台詞:

「法律是人類發明過的最好東西。你知道什麼是人嗎?人是神性和動物性的總和。就是他有你想像不到的好,更有你想像不到的惡。沒有對錯,這就是人。法律特別可愛:它不管你好到哪兒,就限制你不能惡到沒邊兒;它清楚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點髒事兒,想想可以,但做出來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種強制性的修養;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實實地告訴你應該是什麼樣子。」

在這段話里,最精彩的一句是借用現代社會生活最低限度這一修辭,深刻表達了法律之於人性的本質。法律管不了人的想法,它只面對人的行為。這是它與宗教最大的區別:法律知道自己不能把人變好,卻能保證人不能失掉最基本的人性。而宗教總是想把人都變成好人。這讓我想到《聖經》的一個故事:有一天,一群法利賽人押著一個犯了通姦之罪的女人來見耶穌。根據摩西律法,這個女人要被亂石砸死;但此地已被羅馬占領,由羅馬法律管轄,並不能適用上述處置辦法。他們要求耶穌給出答案。其實,這是他們給耶穌設下的陷阱:如果耶穌同意適用摩西律法,他就背負了「煽動恢復舊法」的罪名;如果主張用羅馬法處理,那又會被看作不尊重自己的傳統。面對此種境地,耶穌並沒有立刻表達意見,而是選擇蹲在地上用手指寫字;當法利賽人再次發問時,耶穌回答道:你們中間沒有罪的人,先扔第一塊石頭吧!這些法利賽人聽了耶穌的話,渾身震顫,慢慢地,一個接著一個離開了,最後就全都走了。很顯然,耶穌這裡說的「罪」是宗教意義上的,與上面引用的「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點髒事」意思差不多。

這也說明,無論東西方,對人性都有著近乎一致的認識。法律管不了人的生活,但卻是人的行為低保。耶穌的故事也警示人們:如果某個人犯了耶穌意義上的「罪」,在向他扔出石頭之前,那最好先想想自己。

鍾周

比較研究的身份危機

鍾周,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任Sustainabi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Springer)等叢書主編。是什麼確定了一門學科的「正當性」?在社會科學領域,它或是研究方法,或是研究對象。而學科也被邊界塑造。在關於教育的諸多主題中,跨學科是鍾周的研究方向之一。她做跨學科研究,也在推動和探索跨學科教育。

鍾周: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To know thyself, compare」,中文翻譯的字面意思是「要了解你自己,比較」,我想可以直接為《孫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

這是我20多年前學習比較教育接觸到的幾乎是第一句話,也是近20年我自己教授比較教育課時給學生講的第一句話。

在比較教育史的敘述中,這句話的直接出處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詩人托爾夸托·塔索(TorquatoTasso,1544-1595)的詩句「To know thyself, compare thyself to others」,中文可譯作「要了解你自己,可將自己和他人比較」。

從西方文化源流看,這句話的來源可追溯到蘇格拉底的名言「Know thyself」,中文譯作「認識你自己」。這是古希臘哲學中的一個關鍵概念,不僅意指要「知道自己的無知」,更倡導通過知識和思考來完善自我。由此,自知與知人、知事、知理緊密關聯,具有認知、教育、社會、倫理等多方面意義。

在中國文化中,在比較中「認識你自己」正是中國傳統哲學與教育中的一個核心理念,正如「學」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覺」,即「以覺悟所不知也」。孫子在智謀的意義上倡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老子在智慧的意義倡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孔子在修身自持意義上倡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主觀臆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為是)。拓展開來,中文語境中的「知己知彼」引導人們去認識人與我、止與行、短與長、共與別、有與無等對立又相依的關係。這不僅是「格物致知」的基本方法,也構成了自立立人、自達達人的目標本身。

當然,回到比較教育教學和研究本身,「知己知彼」既可以是反映各類比較研究共識的一個座右銘,同時也是這個領域所特有的「危機」意識。

比較研究的「身份危機」一直存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比較」(以及相關的分類和鑑別)這種確定事物同異關係的思維方式是常識性的,甚至是本能性的,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探索未知事物的方法。例如,認知心理學認為決策都是基於比較而做出的。其次,大部分學科都是主題性的,例如高等教育學、教學論等。比較研究則是方法性的,以科學的方式研究和應用這種方法本身構成了一種「學術領域」。而這個領域又是「跨界」的,跨越學科領域和文化時空。第三,比較研究需要廣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經歷,強調對經驗的發現和反思,以此推動理論的建構或驗證。

於是,比較研究有了「萬金油」、「多稜鏡」貨品「路路通」一般的身份特徵。那麼,比較研究所依託的「知己知彼」是否需要專門學?以及是否專門構成一個獨特領域?恐怕在「比較研究」專業內外,對這類問題的回答是很不一樣的。

所以比較研究者,特別是在我的比較教育課上,我在開課之時就會倡導學習者們對這一「危機」的內外和往來「知己知彼」,更會倡導比較研究者在這種「危機」意識下,鍛鍊學會以「知己知彼」為生存和發展,積極主動地學習其他學科領域的理論和方法,積極主動地尊重、理解不同的「他者」,並與他們開展基於比較研究的交流與合作。

胡思捷

跨學科文本相輔相成

胡思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講師。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Economic History Review等經濟史期刊匿名審稿人。譯有《增長的文化:現代經濟的起源》。胡思捷是一位剛進入高校執教不久的90後學者。她做長期人口變遷、社會流動與人力資本形成方面的研究,論文「Survival of the Confucians: Marital fertility and social status in China, 1400-1900」獲第七屆量化歷史研究國際年會最佳論文獎一等獎。

胡思捷:

爐子上架著一個玻璃壺,很快水開始加熱。從表面上很難看出什麼變化。壺裡的水平靜如初,溫度的逐漸提升在視覺上沒有表現。但這種平靜是假象。隨著水分子吸收熱能,分子之間的吸引力減弱,它們的運行速度越來越快,直至在越過關鍵臨界點後,水的形態開始發生劇烈改變:從液態轉化為氣態。水經歷的是突然的相變……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人類經歷了類似的相變過程。與壺裡的水從液態轉化為氣態一樣,這是在數十萬年的經濟停滯中,在表面之下默默加劇的變化過程的最終結果。

——奧戴德·蓋勒:《人類之旅:財富與不平等的起源》(譯文來自中文版:中信出版社,2022年,第41頁)

這段話源自奧戴德·蓋勒教授的著作《人類之旅:財富與不平等的起源》第三章的開篇。蓋勒教授在這裡運用了水從液態變為氣態的相變來比喻人類社會從傳統馬爾薩斯型經濟向現代經濟轉型的過程。就像加熱水之後,溫度的逐漸上升肉眼很難觀測到一樣,在漫長的馬爾薩斯停滯時期,人均生活水平也並沒有顯著變化。但是,溫度的持續變化使得水變為蒸汽,人類社會在過去兩個世紀中經歷的質變也要以之前已經積累的量變為基礎。在未觀測到變化的平靜表面之下,人口規模和人口結構這兩大變革之輪一直在持續轉動,最終帶來了人類社會的相變。

達爾文提出自然選擇理論就受到了馬爾薩斯《人口原理》中觀點的啟發,蓋勒教授提出的「統一增長理論」也受到了數學研究中「分岔理論」的啟發。在當代的學術研究中,跨學科研究越來越常見,打破傳統學科之間的壁壘也將是未來突破的重點。這段論述的修辭手法完美地體現了跨學科研究的特性,展現了自然界的科學規律與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相似之處。正如自然辯證法所揭示的那樣,科學學科之間只存在普遍理性程度上的差異,而不存在普遍理性有無的區別。跨學科研究讓我們能夠利用不同的視角思考問題,對於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不斷探索相輔相成,最終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

本文內容系獨家原創。采寫:羅東;編輯:宮子 西西;校對:薛京寧。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報·書評周刊》2023合訂本廣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3e13854e04408f48a49eb00e615df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