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突然失去意識丨讀片會

2020-03-17     醫脈通神經科

52歲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突然失去意識,究竟為何?又該如何診斷治療?一起學習一下最新一期(3月13日)美國神經放射學雜誌(AJNR)的臨床推理吧!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病例簡介

52歲男性,患有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藥;發燒、嘔吐、3-4天食欲不振,就診當天早晨突然失去意識;無癲癇病史。影像學如下:

答案解析

影像分析

軸向DWI示蹤圖像(A-C)提示彌散受限,皮質脊髓束在大腦腳、內囊後肢和放射冠層彌散受限(箭頭)。雙側海馬和胼胝體壓部也可見彌散受限(箭頭所示)。軸向FLAIR(D)和冠狀FLAIR(E)提示胼胝體左側海馬和胼胝體壓部呈高信號(箭頭所示)。在右尾葉頭部(D,黃色箭頭)也可觀察到FLAIR序列提示輕微的高強度。ADC(彌散係數)圖像(F)呈現出內囊(箭頭)後肢相應的低信號,證實存在細胞毒性水腫。

診斷低血糖腦病。

背景

低血糖和嚴重低血糖分別定義為70 mg/dL(3.9 mmol/L)和40 mg/dL(2.2 mmol/L)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更常見,通常是胰島素或長效磺脲類藥物治療的併發症。其他原因包括分泌胰島素的腫瘤、敗血症和肝腎功能衰竭。該患者因使用長效口服降糖藥而反覆出現低血糖發作。

臨床表現

自主神經症狀:出汗、顫抖、心悸和焦慮

神經低糖症狀:虛弱、意識錯亂、人格改變、癲癇發作和短暫失憶

一般來說,自主神經症狀通常在神經糖原減少症狀之前出現。嚴重低血糖可出現精神狀態改變或昏迷。患者出現輕偏癱或四肢輕癱,類似於卒中。

主要診斷依據

MRI是早期診斷低血糖腦病的最佳手段,尤其是DWI。有三種不同的成像模式:1)主要灰質累及皮質、新紋狀體和海馬;2)主要白質累及胼胝體、腦室周圍白質、內囊和胼胝體壓部;3)混合模式:同時累及灰質和白質。

這種彌散改變取決於低血糖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表現為細胞毒性損傷,迅速糾正低血糖可以逆轉。

DWI通常為雙側改變,但也有不對稱和單側的改變。

低血糖的非對稱DWI變化與能量供需的區域失衡、抑鬱的蔓延或興奮毒性機制有關。

丘腦、腦幹和小腦通常不受損傷。

鑑別診斷

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在發生缺氧或缺血事件之前;對稱性蒼白球或丘腦受累可能有助於區分;

亞急性海綿狀腦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臨床表現不同;特徵性皮質帶狀物或曲棍球棒征;

缺血性梗死:沿動脈供血區;

癲癇相關改變:可能有相似的成像模式;病史和實驗室檢查可能有助於區分。

治療

糖尿病患者應以預防低血糖為目標,適當選擇藥物方案和飲食調整,輕度低血糖通常通過口服葡萄糖來控制;中重度低血糖症可通過立即靜脈注射25%葡萄糖或肌肉注射胰高血糖素來治療。

醫脈通編譯自:Sapna R,Juan PC. Case of Week,AJNR. Mar 13,202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DIE6HABnkjnB-0z0S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