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新居住?

2022-06-07     松果生活

原標題:誰的新居住?

在中國乃至世界城市發展中,住宅為何而建,為誰而建,如何來建,如何來用?

在1998年停止福利分房後,我國的住房市場經歷了高速發展的20年。如今,無論是從經濟還是民生的角度,住房市場以及住宅設計都難以繼續保持過去的模式發展。一個全新的保障房時代正在悄然到來。

《三聯生活周刊》在2001年曾推出《居住改變中國》的封面報道,聚焦新世紀之初在中國城市中發生的住房制度改革,以及現代居住模式與觀念在中國人生活中的逐步實現。而20年後的2021年,《三聯生活周刊》則以《中國進入保障房時代》的系列報道,探討了一個新居住時代該如何開啟。

2001年的《居住改變中國》與2021年的《中國進入保障房時代》

這一次,三聯人文城市將與MAD建築事務所在6月9日聯合發起線上論壇「誰的新居住?——保障房時代的公平與效率」。藉此契機,我們將以國內外住宅發展趨勢、國家宏觀政策為背景,聚焦正在發生的新住宅現象,展開不僅包括保障房在內的、更是關於新住宅時代的探究,並進一步影響城市不同群體對於城市更好發展的實踐。

在此次論壇中,我們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學者、建築師與藝術家,從政策發展、建築設計、社會公平、人文精神、影像記錄等不同維度,探討我們正在面對的,究竟是「誰的新居住」。

誰的新居住?

「誰」是一種身份,是政府、各領域專家、建築師,也是運營者和使用者,我們期待能夠以此論壇作為契機向不同身份的人追問。

「誰」也是一種思考,它突破了居住的狹義內涵,將居住的權利放到更廣義的社會公平與效率中,是時代發展中更高層公共意識的追求和人文精神的展現。

「新」代表了我們所期待的,不同領域嘉賓在過去實踐與當下現狀的多元思辨中,去探索和發現未來居住的新可能性,啟發和開闢城市不同主體關於廣義居住的新理想。

論壇嘉賓

01 嚴飛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副系主任,《清華社會學評論》執行主編。著有《穿透: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學問的冒險》《城市的張望》等著作。

懸浮時代下如何安居?

「社會學重要的一點,是看到社會中的人」

從傳統的公租房、廉租房到逐漸擴寬的、面向不同人群的發展型保障房,我們對城市居住的要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這個過程里,城市居民流動與穩定的博弈,在社會轉型期分外突出。不同人群的生存需求與精神需求,共同構成了我們對更好城市的期待與理想。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嚴飛將探討在社會轉型時期,城市多元群體如何於城市的發展之中立足安家,從社會生活的角度尋求新住宅時代變革的多元可能。

在大家都浮在空中的懸浮時代,外來務工者如何成為城市的新市民?鄰里之間的連結又該如何建構?一個滿足物質需求的真實房子或者一個滿足心理需求的安穩的家,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這種「懸浮感」?

MAD建築事務所創始合伙人。代表作有「夢露大廈」、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哈爾濱大劇院、鹿特丹FENIX移民博物館、嘉興火車站等。

02 馬岩松

「最美」公租房可以複製嗎?

「用設計推動中國社會住宅創新,

讓空間和建築服務於人」

從住宅設計延伸到城市居住空間的設計,人的居住需求與生活體驗不斷被豐富,同時也是社會多樣性價值觀的豐富。中國住宅如何在城市發展中成為更人性化的居所,如何合理地處理家與城市,以及人與建築與自然的關係,成為了當下需要思考與探究的問題。

MAD建築事務所創始合伙人馬岩松將聚焦國內外具體的住宅設計實踐,探討建築師作為政府目標和公民需求的實現者,如何通過設計為人們提供豐富、自由、包容的理想居住空間。

由MAD建築事務所設計、被譽為「最美公租房」的燕保·百灣家園,曾讓我們看到一種新的可能性,而這樣的設計是否可以複製?它的大規模推廣又將面臨哪些層面的問題?放眼世界,值得我們借鑑與參考的路徑還有哪些?

03 何志森

Mapping Workshop發起人、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師、扉美術館館長。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邊界、參與式社區營造、跨領域合作設計、城市非正規性、微觀都市主義等。

椅子,拖鞋,尿壺和三口鍋

「邊界,共情和公正」

社會是巨大的,城市也是巨大的。相比於聯結,在今天的世界裡,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一種分隔和疏離。Mapping最終以關注城市生活空間裡個體「隱秘而被忽視的需求」,捕捉真實空間中大眾的日常生活行跡,進而探究人與空間、與社會的關係。

Mapping Workshop發起人何志森將帶領我們回歸到具體的居住環境,以社區空間的真實實驗為例,探討可以通過怎樣的社區營造,帶來更好的人際關係與社會氛圍。

居住環境中,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是否可以被重塑?居住者的需求又該如何被發現?家的空間正義,體現在怎樣的細節之中?

上海交通大學住房與城鄉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治理、城市發展、住房政策、房地產經濟和城市經濟。

04 陳傑

住房權如何保障?

「保障性租賃住房從哪裡來,該向哪裡去」

保障房稱謂背後,其實是國家與社會觀點的流變——中國的「保障房」實際上一直與國際住房文獻中的「公共住房」的內涵與外延都一致,同時國際上還盛行「社會住房」的概念。而保障房至今早已從「兜底型」保障變化為「發展型」保障,與人居住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結合。

上海交通大學住房與城鄉建設研究中心主任陳傑將從國內外住房相關政策發展及國際居住趨勢展開話題,通過對政策的解讀,揭示保障房背後的住房權利。

「保障房」的概念經歷了怎樣的變化?世界公共住房方面同樣存在的「命名困境」背後是什麼?誰是保障房的供應對象?對於住房權的保障,又該做到怎樣的程度?

05 孫海霆

攝影師、建築師、文物保護工程責任設計師。攝影代表作有「城中村建築立面」、「空房間」及「北京大板樓」等系列,近些年廣泛參展於在機構群展中。

居住表情:大板樓與城中村

「他們雖然都是匿名的,

但曾庇護過很多人的日常生活」

從北京的城中村到「集體主義」式的大板樓,人的真實需求促使城市居住空間中各種豐富場景的產生。而影像所能記錄的當時當刻,使得任何身份的人都可以以一種觀察者的身份去看未經雕琢和修飾的生活片段,從而更好地體會和感受不同的個體生活。

建築攝影師孫海霆將從影像記錄的視角,分享對不同群體的記錄與觀察,從更細微的角度引起人們對於現有城市生存環境的關注,進而產生對未來新住宅時代的更多想像。

城市居住空間該被如何記錄?這些影像又在如何幫助我們認知城市的不同面貌?而影像與現實間,又留給我們多少想像空間?

論壇主持

三聯中讀+人文城市執行總編輯。2020年策劃第一屆三聯人文城市獎。

賈冬婷

論壇信息

論壇主題

誰的新居住?

——保障房時代的公平與效率

直播時間

6月9日19:00-21:30

直播平台

三聯生活周刊視頻號

論壇主辦

三聯人文城市

三聯人文城市由《三聯生活周刊》創立,以2020年首次發起主辦的三聯人文城市獎評選為起點,在中國城市化處在從量變到質變的節點上,探索城市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聯。

MAD建築事務所由中國建築師馬岩松於2004年創立,馬岩松、黨群、早野洋介共同領導。它致力於探尋建築的未來之路,將東方思想帶入建築實踐,創造一種人與自然、天地對話的氛圍與意境,探索建築文化實踐。

MAD建築事務所

點擊進入三聯人文城市官網

文字:高一丁 / 排版:俞冰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985f1940386d580165599ee833836e9.html





















百老匯在紐約

2023-01-19